创新活力“期”新篇,强国建设“刊”未来。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于长沙盛大召开。论坛以“激发创新活力,服务强国建设”为主题,汇聚了中国期刊界的精英智慧,探讨如何推动期刊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的伟大征程。
迎接新变革,汇聚期刊力量;担负新使命,续写发展新篇。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风”从哪里来?
“双重使命”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期刊作为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长期以来在学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形成以现实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研究,用哲学方式引领时代发展的办刊风格。”
主论坛上,《哲学研究》杂志主编张志强对于学术期刊在新时代如何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等方面发表了深刻见解。
始终坚守学术阵地,是期刊保持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哲学研究》以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为己任,通过开设相关专栏,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等,积极组织学界力量,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学理化、体系化阐释,同时发挥哲学研究的根本性、整体性特点,力求展现理论的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坚守学术深度与纯粹性固然是重要根基,但在知识普及日益重要的今天,如何将高深的理论成果以通俗易懂且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拓宽受众群体,实现理论与大众的双向滋养,是期刊走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思考的平衡艺术。
这一点上,湖南省委党刊《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贺弘联,围绕党刊如何“做优主题宣传、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如何“迎接新变革”作了主题分享。
“主题宣传的‘能量’,是媒体策划力、引导力的重要标识,关乎媒体的生命力。主题宣传的‘流量’,是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关乎媒体的生存力。”
“能量和流量都是有生命的。”
怎样做到提升理论阐释力的同时,又能适应Z世代、网生代们的“新鲜”话语体系?
以深耕,以创新,与时俱进。
作为全国唯一以“评论”命名的党刊,近年来,《新湘评论》积极探索融合创新与多元表达。在坚持“观点为王”的基础上,以提升主题宣传的“能量”与“流量”为目标,提出了“新”与“鲜”、“大”与“活”、“理”与“情”这六个字的能量要诀。
通过鲜活的理论阐释、“轻量化”叙事风格、“差异化”表达和“共情化”传播等方式,前置技术思维,借助互联网云技术等开发新媒体产品,让“亲和力”成为适应时代需求、吸引年轻群体的流量密码,将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核心竞争力”
纸张上的学与思、践与悟,必将在端与媒、数与智中深融致远,走向未来。
传统媒体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互联网”,另一条是“互联网+”。《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提出的期刊转型之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
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在公域流量里面能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在互联网大潮里面能不能创造创建自己的私域流量?
这是两条腿,这是根本。
一是要实现杂志整体互联网化,将内容在微信、微博等公域流量平台上进行转换和推广,同时变革广告和发行模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变化。
二是基于自身调性,以互联网方式生产内容,实现从知识内容到人文知识聚合的飞跃,改变生产机制和读者关系。
尽管传播渠道发生了变化,但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始终是期刊立足的根本。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使期刊的传播范围突破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多媒体元素的融入让内容呈现更加丰富多样;另一方面,期刊所承载的思想深度、文化底蕴以及严谨的办刊精神不能被丢弃。
相较于新兴媒体的快速、碎片化与娱乐化,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深度、系统性与专业性。在保持这一核心优势的基础上,期刊还需借鉴新兴媒体的传播策略与技术手段,实现差异化发展,才能在多元媒体格局中坚守并拓展自己的一席之地。
新媒体时代,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期刊如何顺势而为,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提升发展质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科普期刊《知识就是力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内容方面,加强编委会建设,邀请院士、顶尖科学家等坐镇,聚焦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融入中国精神,以跨学科方式和结合青少年兴趣点的策略进行内容创作,并将优质内容转化为科学课程,提升了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传播渠道上,《知识就是力量》再造机制体制,搭建融媒体出版平台,覆盖全网主流客户端,形成了多元化传播矩阵,实现了从单一纸刊到融媒体平台的转变。
“连接桥梁”
期刊高质量,落脚于人才高质量,编辑“匠心”与读者“需求”怎样精准对接?
对于期刊从业者而言,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提升与创新的时代。
文学期刊是文学作品发表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主论坛上,《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分享了文学期刊和国家民族同步进入了新时代的光辉历程、巨大变革与创新实践。着重介绍了“人民阅卷”行动,通过在刊物封二开设“人民阅卷”专栏,举办征文、走进直播间、与读者互动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创、编、读、评、推”一体的系统模式,将读者心声纳入办刊过程,让读者参与到作品评价中,从而更好地把握读者需求,并根据读者反馈推出一系列回应时代之变、人民之呼的精品力作,部分作品荣获茅盾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实现编辑与读者的良性互动,推动文学期刊高质量发展。
读者的需求与反馈能否有效满足,反映的是编辑的专业能力与思维反应。
作为期刊内容审校的“第一关”,他们是文字的“把关人”,筛选优质内容,引领文化风尚;也是文化的“传播者”,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期刊内容以多元形式传递给广大受众。
专业上“匠心独运”,学术上“格物穷理”,这样的期刊编辑,如何培养?怎样成长?
对此,《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主编叶祝弟发表了“活跃学术空气,服务青年学人成长”的主题演讲。提出注重挖掘青年学者的潜力,通过举办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等活动,为青年学人提供发表平台,鼓励他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服务和引导青年成长。同时活跃学术气氛,推进健康雅正的学术批评,举办圆桌会议促进跨学科交流,增强学术传播,让学术走进大众。
鼓励编辑和研究人员双向流动,学者型编辑和编辑型学者融合发展,是推动学术期刊在新时代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期刊事业,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创新活力。
纸墨为疆,思想为马,期刊何往?
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全新人类文明形态的征程中,期刊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学术的记录者,更是文化创新的推动者、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
坚守初心,拥抱变革。对于整个期刊行业而言,只有在学术与市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之间寻找平衡与创新,以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共同推动期刊事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才能为人类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繁荣与交流贡献更为卓越的力量。
编辑|张米
本文由指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