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宛如一颗镶嵌在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这座青春之岛,身处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拥有汇聚开放发展要素的天然优势,承载着多重叠加的国家开放战略。大势正起,风头正劲,青岛秉持不凡韧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向“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多元定位迈进。
近年来,青岛借助科技创新激发产业潜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跃迁。
家电产业,是青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海尔、海信、澳柯玛三个家电品牌便占据中国家电的“半壁江山”。从传统家电进阶为智能家电,青岛加速产业转型跨越,集聚创新生态。
走进澳柯玛集团,这家成长在本土的国有高科技企业集团,以一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广告词被大众熟知。三十多年来深耕制冷领域,在制冷“主赛道”不断做深、做精、做专,成为“互联网+全冷链”领域的创领者。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澳柯玛在变中求新,在变中求进,始终有底气矗立前沿,其自信源于几十年如一日对“制冷”主业的钻研,对科技创新的坚持。凭借尖端制冷科技,澳柯玛在医用冷链领域已经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超低温领域与华大基因合作建设了中国首座-80℃自动化超低温生物样本库,打破了国外在该项技术上的垄断;公司医用冷链产品通过WHO的PQS认证,是盖茨基金会冷链合作伙伴;生物样本低温存储技术行业领先。
青岛东方影都,屹立于西海岸灵山湾畔。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和荒地,而现在矗立起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诞生了《流浪地球》《封神三部曲》《独行月球》等一系列热门大片。作为国内最大的影视工业化制作基地,东方影都抢抓机遇,进一步整合资源,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影视产业集聚高地,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电影之都”称号。
走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5号棚,宏大的场景和炫酷的装备让人赞叹不已。这里有国内最具前瞻性和市场开拓性的数字科技影棚项目——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工作人员许红昌介绍:“这个虚拟数字影棚,通过高科技手段采集现实世界的高精度三维数据,即时渲染生成虚拟的预演画面,做到‘剧本可视化’,从而大幅降低后期制作成本和时间周期。”
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青岛来说,这也是正是其永葆高质量发展活力和动力的密钥。
产业兴城,文旅活城。
在青岛,山、海、城交相辉映。如何把历史变成时尚,把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与吸引力,让旅游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是这座城市需要深度思考与大胆探索的议题。
诚然,这个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业态、产品、市场的深度交互,是资源利用效率的“乘数效应”。近年来,青岛丰富旅游业态,拓展海洋旅游产业链条,以文化的逻辑重塑文旅场景和产品形态。
啤酒之于青岛,已不是一种简单的饮品,而是这座城市特有的生活味道与文化符号。在时光海岸精酿啤酒花园,把啤酒厂搬到餐桌旁,融合产、饮、餐、演等多元化沉浸式互动体验,“圈粉”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而因一瓶啤酒引领的旅游向新潮流,不止于此。每年夏天举办的青岛啤酒节驰名海内外,青岛啤酒博物馆、1903青岛酒馆MIX·淘醉里院,打造了特有的啤酒主题文旅生态圈,重构了啤酒产业的定义。
在奥帆中心上演的中国首部沉浸式航海史诗音乐剧《寻梦沧海》,将青岛的海洋文化与中国航海史有机结合,通过创新的演艺手法,将文化内涵与观演体验融为一体。自今年2月24日正式首演以来,已完成400场次演出。
海风徐徐吹来,“深蓝之光”栈桥在阳光下尽显柔和之美。浪漫的蓝色桥身、栩栩如生的海洋主题彩绘,醉人的海滨风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打卡。而桥头正对着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大门。作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高端海洋研学平台,青岛中科海印象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海洋生物标本馆、“科学”号科考船以及4500米级“发现号”深海机器人等科研资源,以场景思维不断拓展研学旅游的边界,累计服务研学团队人数已超10万+。
做强特色、做深内涵,深度挖掘旅游特色资源,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文旅业态,这座城市,用心回馈好每一份远道而来的热情。
在铁橛山、睡牛山、越界山的环抱下,小河流淌串起了黄泥巷、上沟、墩上、大下庄等8个自然村,当地人把这儿称为“杨家山里”。
深秋的杨家山里,青山叠翠,满目旖旎。近年来,杨家山里按照“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文旅全域化”的理念,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在墩上村的田园会客厅,展厅中各种当季水果、粉条、草编,均为本地优选。这里集零售、餐饮、工作坊和主题活动于一体,既能展示和售卖本地优选农产品与特色文创,又能提供乡村研学休闲和当地特色餐饮。
清幽古朴的村落也曾风云激荡。抗日战争时期,杨家山里是红色堡垒、山东省滨海胶东两大战略区的交通枢纽,被誉为当地的“陕甘宁”“小延安”。如今,高标准建成中共青岛工委旧址、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2023年,杨家山里一村更是入选中组部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获评省级红色文化特色村。
杨家山里片区保存有全省最完整的齐长城遗址,2023年建成的国内首个齐长城文化馆,打造“游长城古迹、赏山里风光、品齐鲁文化”的研学旅游新目的地,让齐长城文化“被看见、被读懂、活起来”,游人纷至沓来,感受悠悠齐鲁文脉。
在石沟乡村影视基地,《温暖的味道》《警察荣誉》《南来北往》等27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成为山东乡村振兴题材拍摄首选地,村集体经济由负债36万元发展到年收入60万元,真正实现“引进一部剧、搞活一个村”。
共富交流,杨家山里将目光由国内转向国际。2023年9月,黄泥巷与格林纳达红泥村签署乡村结好意向书,这是山东首次以乡村振兴为主体开展的国际合作,也是国内首个与美洲“一带一路”国家建立的国际友好村居。2024年春节期间,格林纳达8位留学生在片区过中国年,“国际牌”成了一张温暖的名片。
杨家山里发生的这些翻天覆地变化,充分证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以务实之风,杨家山里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打通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
开放的风,从海上来,吹向“一带一路”去。
青岛位于“一带一路”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双节点位置,是国内经济腹地和海外市场交汇处,具备国内外两大市场循环优势。
放眼全球格局,青岛的平台意义在于“国际客厅”,在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通过对接国际市场,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这里聚集、配置,以更开放创新的姿态拥抱世界。
发挥区位和战略叠加优势,青岛积极打造开放发展的战略平台,经济动能持续澎湃。上合示范区依托“海陆空铁”交通枢纽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区域合作打造“出海口”。青岛自贸片区作为国家首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打造黄河流域“9+2”区域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供应链产业集群。
作为“会展之都”,青岛积极组织开办会展活动,已成功举办五届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这是跨国公司以最高效的方式读懂当下中国开放发展新理念、新格局的高层次对话平台,也是青岛撬动全球资源、接入全球网络的重要支点。
青岛西海岸新区,坐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两个亿吨级深水大港,连通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个港口。依托强大的港口运营能力,西海岸新区对外开放的能级不断提升:获批首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产业进出口总额增速超过40%,对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额增长19%。赶海踏浪,青岛正加快步伐,把港口“流量”变成发展“增量”,奋力书写经略海洋这篇文章。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千万朵浪花奔涌,汇聚起惊涛拍岸的伟力。一点一滴的努力,创造出跨越辽阔山海的奇迹。
祝福青岛,长青!
编辑|佟秋月
本文由指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