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忘情,“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编者:王正兴,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非战争因素及战场形势变化有独到见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将略》,对历代经典战争作了深入、客观的辨析,是了解中国历史进程,理解战争规律的必读之作。对中国历史和战争史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下面链接购买,深表感谢。您的支持,我的感动,我们的收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昨天讲了“粮草”,今天接着讲“兵马”。
先看一个故事——
1979年2月中旬,我41军123师侦察大队33名指战员化装成越军,大摇大摆地深入敌境侦察。走着走着,我侦察小分队带队干部、副连长刘显祖突然发现,队伍后面跟上来3名手持武器的越军。为避免被这3个家伙识破,刘显祖迅速和二排长邹宁军交流了一下眼神,待队伍走到一片开阔地上时,他们二人突然转身,用一款当年罕见的长枪开火,一举击毙3名敌军。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枪声并未惊动周边来来往往的越南军民。刘显祖等人迅速处理敌尸后,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带队执行化装侦察任务。
注意,这个神奇的故事绝非笔者杜撰,也不是神剧,而是写进我军战例资料里的真事!
还没完,比这还神奇的事发生在五年半之后的两山轮战期间。
1984年9月11日夜,我160师侦察连奉命组织侦察分队,摸黑渗入844高地越军阵地前沿的哨棚前潜伏。凌晨5时,侦察连连长孙建国趁天降大雨之机,同样是手握那款罕见的长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越军哨棚,打出3个短点射击毙3名越军。其他侦察兵也击毙敌军1人,击伤俘虏1人,整个战斗历时不到1分钟。
就在我侦察兵收拾缴获的文件和武器弹药准备撤离时,孙建国发现蚊帐中竟然还有1名越军仍在酣睡,刚才的近距离射击居然没有惊动他!孙建国二话不说拔出匕首,一刀结果了这个“瞌睡虫”的性命。
直到此时,驻守844高地的越军主力仍未察觉到异常。直到我侦察分队押解俘虏撤离良久,越军换哨时才惊觉不妙,遂出动约2个排的兵力追击,结果触发了我侦察分队埋设的诡雷。而我军侦察兵们则改变撤退路线,最终全体安全返回了出发阵地,无一伤亡。
事后,我军电子技侦分队监听到越军在向上级汇报时惊呼:“遭到中国高级别动队的无声袭击!”
我军首长盛赞此次行动,称其为“我军自抗美援朝以来侦察兵最成功的奇袭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上述两个战例中,那款当年罕见的长枪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它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64式微声冲锋枪。
从人民军队诞生之初到上世纪60年代前期,虽然我军装备不断得到改善,但作为“军中骄子”的侦察兵执行捕俘任务时,靠的基本是“一根绳子一把刀,拳打脚踢把功立”。因为执行侦察任务时,枪响意味着暴露己方意图及行踪,极易导致任务失败。
此前历次战争中,我军缴获的“万国牌”枪械中,所谓的“无声手枪”凤毛麟角,更适宜情报人员使用。上世纪50年代苏联对华转让的各型装备中,也没有适宜侦察兵使用的微声枪械。因此在我国强调“以我为主”后,军械部门着眼于未来战争捕俘及敌后渗透作战的需要,向军工部门下达了自行研发国产微声自动枪械的任务。
这种特定的需求,决定了国产微声自动枪械装备数量不会太多,实际使用频率也不会太高,对有效射程要求不远,对威力要求不大,对火力持续性也没有太多要求,但却要求枪械的可靠性极高,射击时尽可能微声、微光、微烟,而且要有一定的火力密度,以确保瞬间压制对手。
上述微声、微光、微烟这“三微”要求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微声。研究表明,枪械射击时产生的声音,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弹丸出膛后,高温高压的发射药燃气紧随其后冲出来,因体积迅速膨胀而发出爆鸣噪音。其次是弹丸出膛后,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所产生的音爆噪音。第三是枪械射击时,枪机运动产生的机械撞击噪音。
三种音源中,以第一种强度最大,第二种次之,第三种音源强度要小得多,且无法避免。因此微声枪械设计,主要围绕如何消弭爆鸣噪音和音爆噪音进行。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军正在换装56系列枪械,其使用的56式7.62步枪弹虽说只是中等威力枪弹,但其初速超过音速太多,以我国当年的工业基础,很难围绕这种枪弹设计出微声自动枪械。因此军工部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设计一款使用手枪弹的微声冲锋枪来满足军队需求,并专门为此研发了一款64式微声手枪弹。
64式7.62×25毫米微声手枪弹是由51式手枪弹演化而来。为达到“三微”要求,它在国产弹药史上首次采用了速燃双基发射药。这种发射药燃烧速度快,膛压曲线的高峰值靠近膛底,枪管口部压力较低,不仅降低枪口焰的效果十分明显,而且药量也降至0.23克,从而令其枪口初速降至音速以下,大大降低了弹丸飞行时产生的音爆噪音强度。
与此同时,为令其威力不至于降低太多,64式微声手枪弹的弹丸改为尖头、锥底、钢芯结构,而且弹丸圆柱部加工出一道滚沟。
这种微声手枪弹的射击密集度优于51式手枪弹,而且有一定穿甲威力,能有效对付上世纪60年代的轻防护目标。
我国军工部门基于64式微声手枪弹,最终成功设计出64式微声冲锋枪。
当然,仅靠亚音速的微声手枪弹消弭音爆噪音是远远不够的。为降低发射药燃气出膛后产生的爆鸣噪音强度,结合64式微声冲锋枪主要使用方式,军工部门在该枪前端设计了固定式消音器,并在枪管前部开了9排共36个泄压孔。
上述36个泄压孔令枪管前部呈现出4条螺旋形的孔线,发射药燃气在冲出枪口前即有一部分提前泄入固定式消音器中,早早地开始膨胀降压。
该枪配备的固定式消音器为典型的膨胀式多腔结构,由消音碗、消音筒、提环、联杆和消音筒盖组成。其中,消音碗总数为13个,分为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均由橡胶制成。从枪口向消音器筒盖方向,这13个消音碗按2个中号、10个小号、1个大号的顺序依次排列,并由两根联杆将这些消音碗串联起来。两根联杆的前端有一个可以压倒的提环,以便于拆装消音碗。每个消音碗正中均开有供弹丸通过、直径略大于弹丸外径的孔洞。这些消音碗将消音器内部隔成了一个个“隔间”。发射药燃气从消音碗中间的孔洞进入每个“隔间”后,在形成回旋涡流同时,体积也会发生膨胀,从而将温度和压力降下来。
就这样,经过一个个“隔间”的层层消耗,待发射药燃气最终冲出消音器端口时,其蕴含的能量已远不如前,产生的爆鸣噪音强度自然大大降低。
试验结果表明,64式微声冲锋枪的枪口噪声为84分贝,仅仅比普通人说话的声音大那么一点点,而且枪口噪声较为低沉,哪怕是被人听见了响动,第一时间也不会往“那是枪声”这方面想。甚至在150米外,就连这点响动也很难听见。
非但如此,该枪白天射击时,50米外看不见硝烟。夜间单发射击时,50米外看不见枪口焰。
64式微声冲锋枪完全达到军方的要求,是一个成功的设计,而且在其问世的60年代中期,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不过,受限于上世纪60年代国内基础工业水平,64式微声冲锋枪固定式消音器内的那13个橡胶消音碗,在高温的发射药燃气反复冲刷下寿命有限,而且消音碗较为复杂的形状也容易积聚发射药残渣,加速橡胶制品老化速度,从而降低消音效果。因此,64式微声冲锋枪对维护保养的要求较高。需要在发射规定弹数后完全分解消音器,用汽油或煤油浸泡、清洗、擦拭消音碗,或干脆更换崭新的消音碗,再将消音器重新组装起来。
有人认为在战场上不可能具备这样的勤务条件。实际上,64式微声冲锋枪并不是配发一线步兵的普通装备,而是侦察兵的专属武器,且使用频率、强度均很低。侦察兵的“精英”性质,也决定了这个群体对专属特种装备的保养水平绝非普通步兵能比。
也有人觉得64式微声冲锋枪每次拆解、组装固定式消音器时,会令安装在消音器上的准星和照门产生精度偏差,从而降低射击精度。此外,连发射击时产生的震动,也会令射击精度下降。这种认知未免太过偏颇。众所周知,冲锋枪这个枪种本就不是精确射击武器,而是一种泼撒弹雨的近战利器。作为摸哨、捕俘及敌后渗透作战专用的微声冲锋枪,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是实施单发射击,射击精度只要满足需要即可,不可能也没必要苛求其能拥有专业狙击步枪般的精度。
64式微声冲锋枪为确保一定的射击精度,机械式瞄准具的瞄准基线必须尽可能长,因此只能将准星和照门固定安装在消音筒前、后端。拆卸、组装消音筒时并不涉及准星和照门,这种固定安装方式恰恰将拆装消音筒可能对机械瞄准具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
64式微声冲锋枪采用典型的自由枪机原理,简化了枪械结构。其采用折叠枪托设计,打开折叠托时全枪长850毫米;将金属枪托折叠收拢到枪身下方时,全枪长缩短到630毫米。
该枪空枪重3.4千克,发射64式微声枪弹时枪口初速290-305米/秒,理论射速1000-1300发/分,有效射程200米。必要时也可发射51式手枪弹,但消音效果要大打折扣。
有人认为64式微声冲锋枪理论射速比以火力猛烈著称于世的50冲锋枪还要高,连发射击时会很难控制。但这要根据其准备对象、结合特定使用环境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军中精锐的侦察兵,控制64式微声冲锋枪打出2-3发的短点射并非难事。该枪的高理论射速反而有利于提高短点射时的射击精度。若侦察兵需要实施长点射甚至扫射,多半是遇到了意外情况,这种情况下该枪的高理论射速非常有利于瞬间压制对手,确立己方的优势地位,并为下一步行动创造战机。
在设计方面,笔者认为64式微声冲锋枪有两个设计细节匠心独具,甚至可以说是理念超前。
首先,该枪在国内首开先河,一款自动枪械同时配备长、短两种弹匣,以适应不同使用场合。而且设计师颇为贴心地在该枪配备的20发、30发弧形弹匣后部开了余弹数观察孔。这在透明塑料弹匣技术成熟前,是做到对枪上弹匣余弹“心中有数”的唯一办法。将其应用到弹匣外露的国产枪械上,这也是首次。
其次,因为这款微声冲锋枪对携行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很高,而自由枪机原理枪械在这方面又先天不足,所以我国军工部门除了为64式微声冲锋枪设计了扳机保险外,还在机匣右侧设计了一个防尘盖。该防尘盖除防止灰尘进入机匣外,还兼作行军保险。将这个防尘盖关闭时,其前部正好顶住枪机,令枪机无法后退。这就等于为该枪设置了“双保险”。
此外,从该枪的分解步骤不难看出,设计师在该枪结构设计及一物多用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
分解该枪时,首先卸下弹匣并将锁住枪机的防尘盖向下打开,向后拉动拉机柄,令枪机停在空仓挂机位置,检查弹膛内是否存有枪弹。再将复进簧导杆尾部的凸起逆时针转到机匣盖缺口处,并将其推入机匣盖。解脱机匣盖后,将其尾部上抬,并向后拉,可令机匣前部与机匣卡槽脱离。然后依次取出复进簧及其导杆和缓冲垫。将枪机拉到最后方位置,并将其后端上抬,然后再稍拉枪机向后,待枪机前端的导突笋对准机匣中部的导棱缺口时,可卸下枪机。将位于照门后方的连接套卡销向前卡,使其下部卡齿与连接套的卡槽脱离。将连接套转动90︒,令连接套内的断隔螺纹与消音筒的断隔螺纹彼此脱离,就可向前取下消音筒。沿顺时针方向取下消音筒盖后,竖起提环并向外抽出消音碗组件,可依次将13个消音碗从联杆上卸下。
整套分解动作就此大功告成。各零件擦拭完毕后,只需反向操作即可将枪重新组装起来。
从64式微声冲锋枪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表现来看,其设计是成功的,而且无法被其他类型枪械取代。
进入八十年代后,我军侦察兵在深入敌后实施特种作战时,有了更大的装备选择余地。不少老侦察兵在携行56-1型冲锋枪(实际上是突击步枪)时,还会携行1支64式微声冲锋枪、1支手枪及1柄侦察匕首,从而形成能有效应对远、中、近不同距离目标的完整火力打击体系,并在面对不同情况时,拥有了更大的战术选择余地。虽说为此至少要携带3种不同规格的弹药,明显增大了负重量,但不少老侦察兵仍坚持认为,付出这些代价是值得的。
非但如此,在执行一些需要化装成边民的作战任务时,有些侦察兵还会将拆除了消音筒并折叠起枪托的64式微声冲锋枪藏于当地常见的背篓中。经过处理后的64式微声冲锋枪,长度比以短小著称、同样也折叠枪托的79式轻型冲锋枪还要短。而且前者的故障率明显低于后者。二者理论射速均很高,但前者拥有30发弹匣,火力持续性也优于只配有20发弹匣的后者。
不过,64式微声冲锋枪虽然堪称我军经典装备,但毕竟是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我国工业基础研发的。随着时代的推移及技术的发展,它终归要被性能更佳的“后浪”所取代,只能被老侦察兵们珍藏于记忆深处,永志不忘。
(本文作者:忘情,“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