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气温跌破零下!这些“黑科技”保暖服是神器还是智商税?

旅行   2025-02-07 16:11   上海  
春节已过,但魔都寒意依旧,触达零下的气温冷得人瑟瑟发抖。如果你正为“倒春寒”发愁,或是对那些宣称“黑科技”加持的保暖服感到好奇,不妨一起来看看。

最近,“NASA同款气凝胶防寒服”“石墨烯智能发热衣”等“黑科技”保暖服层出不穷,配上“秒暖”、“恒温”等诱人关键词,确实让人心动。但这些价格不菲的产品究竟是御寒神器,还是智商税?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图源:某电商平台

气凝胶防寒服
气凝胶是一种特殊的固态材料,它是通过特定的工艺加工特定的材料(如二氧化硅、碳或金属氧化物等制备而成。它既轻又透明(或半透明),摸上去像泡沫一样脆弱。它的内部结构就像海绵,布满了数不清的小孔,这些小孔里装满了静止的空气。正是这种独特的“蜂窝状结构,使得气凝胶变得异常轻盈——它的密度甚至比水还小(低于1 g/cm³),而且90%以上的体积都是空隙。
图源:solarcore.tech
气凝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优秀的保温性能。为了形象地解释,我们可以用导热率这个指标来比较:铜的导热率很高,大约是400 W/(m·K),所以铜能很快把热量传递出去;而气凝胶的导热率只有0.01到0.018 W/(m·K)之间,比空气(0.025 W/(m·K))还要低。这意味着热量很难通过气凝胶传递,也就是说它的保温效果特别好。当然,其中隔热效果最好的,是二氧化硅制备的气凝胶,它也最适合用作保温材料。如果我们把气凝胶和常见的保温材料比较,比如聚苯乙烯(俗称泡沫塑料)或玻璃棉,在相同厚度下,气凝胶的保温效果要远远好于这些材料,因此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保温材料之一。

气凝胶可以阻隔高温 | 图源:corrdata.org.cn

气凝胶因其低密度、高孔隙率和极低导热系数,在隔热保温领域表现卓越。它已经应用于航天、消防服中,提升热防护和舒适性。例如,NASA使用的聚酰亚胺气凝胶,可以应对极端温差,能够为航天员在月球和火星等恶劣环境中的生存提供坚实保障。气凝胶制成的航天服隔热层仅2-3mm厚,保暖效果相当于30-45mm的传统羽绒服。消防服中使用SiO2气凝胶,其导热系数为传统服装的1/4,重量减轻1/3,大幅提升热防护性能。

图源:摄图网

近年来,随着气凝胶制备技术的发展,气凝胶材料逐渐向民用领域推广,可用于户外服装及其他户外用品。但日常服饰中的应用仍面临挑战:主要在于其生产成本高,气凝胶的制造工艺复杂且材料昂贵,导致成品价格较高;工艺上,纯的气凝胶比较脆弱,需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增加了设计和制造难度;同时,虽然气凝胶保暖性优越,但其透气性和柔软度不及天然纤维或羽绒,影响了穿着的舒适性。
此外,我国并没有气凝胶服装的国家标准,市场上气凝胶服装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气凝胶防寒服适合极端环境下的登山或户外探险,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考虑到高昂的价格和日常需求,还需要谨慎选择。

石墨烯防寒服
石墨烯又称单层石墨、碳单层,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当我们用铅笔写字,铅笔尖留下的痕迹中,可能就含有石墨烯。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和气凝胶相反,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这使得它有着优异的热传导性能

图源:sohu.com

石墨烯能够迅速均匀地将热量传递到人体表面,从而提升体感温度。例如,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运动员和礼仪人员就穿着采用石墨烯温控技术(依赖电源)的服装,这种服装可以在短时间内升温至40℃左右,达到显著的保暖效果。石墨烯纤维可以与棉、羊毛、锦纶等天然或合成纤维混纺,制成各种功能性面料,如内衣、袜子、运动装等。这些面料不仅保暖,还具有轻质柔软、透气舒适的特点。

图源:baike.sogou.com

尽管石墨烯在保暖服装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市面上许多标榜“石墨烯”的产品宣传可能会夸大其词。比如一些商家强调其卓越的导热性和远红外线辐射,声称能提供温暖和促进血液循环。然而,实际效果远不如宣传所言。
首先,虽然石墨烯的导热性确实很强,但这也意味着热量会迅速散失,从而无法保持持续的温暖。其次,石墨烯释放的远红外线虽然理论上可以有助于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热量微不足道,实际效果类似“心理安慰”,并不足以显著增加穿着者的温暖感。此外,一些声称石墨烯服装的石墨烯含量极低,可能并未真正使用高质量的石墨烯材料,这使得所谓的“黑科技”更像是营销噱头,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谨慎对待宣传,买前多查看成分,避免踩坑!

其他保暖材料

羽绒


鹅绒、鸭绒,谁用谁知道!看羽绒服好不好,记住一句话:看蓬松度!其保暖效果取决于蓬松度和填充量,800蓬松度以上的羽绒服适用于极寒环境,是目前最普遍且成熟的保暖材料。

羊毛羊绒


羊毛和羊绒既保暖又透气。但羊绒价格较高,适合有预算且追求舒适保暖体验的人群。

吸湿发热纤维



一些合成纤维如聚丙烯腈(PAN)纤维、发热纱线等,具备快速吸湿发热的功能,价格适中。优点是使用方便、节能环保,但效果较弱,依赖环境湿度,并且热量释放时间有限。

图源:摄图网

总之,在预算范围内,根据实际需求挑选合适的保暖材料才是明智之举。不必盲目追逐新潮与高价,毕竟服装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
那么,这一季的保暖“战袍”,你心仪哪一件呢?

参考文献

[1] 杨冬晖, 李猛, 尚坤. 航天服隔热材料技术研究进展[J]. 航空材料学报, 2016, 36(2): 87-96.

[2] 杨帆, 鲁义, 施式亮, 等. 气凝胶消防服隔热层研制的可行性分析[J]. 安全, 2020, 1: 68-70.

[3] 张兴娟, 吴洪飞, 孔祥明. 新型组合式消防服热防护性能分析[J].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3 (6): 20-24.

[4] 蒋璐璐, 邓梦, 王云仪, 等. 气凝胶材料在消防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纺织学报, 2021, 42(09): 187-194.

[5] 气凝胶,发轫于航天应用的最轻固体 (corrdata.org.cn)

[6] 丁波, 张昊, 张辉. 基于气凝胶材料的保暖服装设计与评价[J]. Wool Textile Journal, 2023, 51(11).

[7] 首都科学讲堂 | 冬奥保暖:石墨烯“织”就柔性新材料 (kexuejia.net.cn)

[8] 李金茗, 吴穗生, 杨梅, 等. 功能性石墨烯纺织品的应用研究[J].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7, 46(1): 11-15.

[9] 杜凯, 刘正芹. 吸湿发热纤维的研究进展[J]. 上海毛麻科技, 2014 (2): 41-43.



作者纪明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博士
策划&编辑:Tiara
封面图源:AI生成


— END —


你的文章也可以登上科技馆官微和官网啦

投稿请戳 tougao@sstm.org.cn


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为上海科技馆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于2023年3月31日起闭馆实施升级改造工程,计划于2025年完成建设,重新向公众开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