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假期里,你是否接到过电话“问候”或“骚扰”?图源:giphy
尽管每天都离不开手机,甚至到了成瘾的地步,但当铃声响起,很多人却会感到莫名的烦躁与焦虑。犹豫着接还是不接,手指却不由自主地移向了“挂断”。害怕接电话,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常态。为什么会在同一个设备上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电话恐惧症(telephone phobia)”。![]()
“电话恐惧症”是什么?
先来做个测试,看看以下的症状,你中了几条:
- 偶尔错过了电话,反而会松一口气,却又没有勇气打回去。
其实,“电话恐惧症”并没有被纳入心理疾病的范畴。如果一定要归类,它勉强算是“社交恐惧症”的“近亲”。由于没有明确的诊断条目,我们只能通过类比社交恐惧症来描述它的表现:当接电话时会出现显著的害怕和焦虑;回避电话沟通;担心打电话时的表现会导致负面评价。这种害怕与实际威胁并不相称,却会影响到工作和日常生活。然而,即使讨厌接电话,大多数人还是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此外,虽然“社交恐惧症”患者遇到打电话的场景可能会诱发焦虑与回避,但害怕打电话的人却不一定都是“社交恐惧症”患者。![]()
“电话恐惧症”其实很普遍
针对英国上班族的一项调查就发现,1981-1996年出生的人群最容易产生“电话恐惧症”。即使是我们眼中的“社交老手”,1946-1964年出生的长辈,也有40%的人群对接听电话感到焦虑[1]。而美国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22岁至37岁人群中,81%对打电话存在心理障碍[2]。虽然国内暂时没有官方的数据统计,但相比过去,电话通信减少已逐渐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取而代之的则是微信、QQ、钉钉等具有更多表达方式的社交媒体。图源:摄图网
![]()
接电话时,我们在害怕什么?
想象一下,在安静的办公室/地铁上,电话突然响起,到底接还是不接?我真的不想成为焦点!
但坏消息是,一项研究发现:只听“一半不完整的对话”(类似偷听),人们会更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从而比面对面地与他人交谈时更关注你在说什么[3]。 随着各种社交软件的深入人心,大家更倾向于“精雕细琢”的沟通。不同于发微信、QQ,我们在按下“发送”键之前有时间编辑文案、整理语气,接电话时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此外,打电话会毫无边界地直接侵入我们的生活。突如其来的电话可能会出现在惬意的晚上,打断人们原先的计划,也扰乱了心情。心理学教授艾伯特·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认为沟通中55%是非语言的,38%是声音,文字仅占了7%[4]。虽然这种说法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交关系中的大量信息是通过非语言成分传达的。电话只提供了声音,剩下的肢体语言、表情等都被忽略了。而这些成分恰好在文字信息(如:微信)中,能够通过表情符号得以补充。如果打电话时只能听到对方的沉默,而无法观察对方来获取其他线索,这种“真空期”比面对面的冷场更加令人抓狂!
![]()
我该怎样克服电话恐惧?
从低难度的电话开始,比如与快递员或司机小哥通话,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慢慢增加通话时间和难度,直到能轻松自如地聊上几句。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如果担心通话会遗漏一些关键点,不妨在通话前写下大致的脚本或者一些重要信息。这样也可以适时提醒自己,保证条理清晰,让通话更高效。你是否常在打电话前告诉自己先“冷静下来”?恰恰相反,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是欺骗你的大脑,让它觉得你很兴奋。在美国一项研究中,那些将焦虑描述为兴奋的人比那些试图冷静下来的人表现更好[5]。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大声说:“我很兴奋!”如果你在打电话时听起来很紧张,可能会将紧张的情绪传染给接电话的人。保持微笑,接电话的人们也可以“听到”你的微笑。微笑不仅能让我们听上去更加自信,还能让我们感到更加快乐。早期研究也发现,即使是借助注射肉毒素抑制皱眉,使受试者无法做出焦虑的表情,也能让受试者心情变好。所以下次手心冒汗时,试着舒展眉头,保持微笑吧。图源:摄图网
你没自己想象得那么糟糕,也不需要那么优秀。我们总是高估了自己那些“尴尬时刻”在他人眼中的程度,也低估了我们谈话对象有多喜欢、包容我们。电话焦虑的背后,是我们对自我认知的偏差。
换个角度,也许对方根本没有注意到你那些“失误”,反而更喜欢听到你的真实声音。想想你多久没有听到朋友或者家人的声音了?沟通的温暖从不需要完美,相信每一次的接听与倾诉,都会让我们更靠近彼此。![]()
![]()
[1] Phone Anxiety Affects Over Half of UK Office Workers. Face for business . https://ffb.co.uk/blog/630-phone-anxiety-affects-over-half-of-uk-office-workers
[2] Helen Russell,(May 17, 2023). Phone call anxiety: Simple ways to overcome your telephobia, according to psychology. https://www.sciencefocus.com/the-human-body/telephobia
[3] Emberson LL, Lupyan G, Goldstein MH, et al. Overheard cell-phone conversations: when less speech is more distracting. Psychol Sci. 2010 Oct;21(10):1383-8. doi: 10.1177/0956797610382126.
[4] Mehrabian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ldine-Atherton; 1972
[5] Brooks AW. Get excited: reappraising pre-performance anxiety as excitement. J Exp Psychol Gen. 2014 Jun;143(3):1144-58. doi: 10.1037/a0035325.
作者:王怡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医师,上海交大医学院硕士鸣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上海交大医学院博士 李伟 为本文提供科学指导。
![]()
— END —
你的文章也可以登上科技馆官微和官网啦
投稿请戳 tougao@sst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