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摄图网
01
针对专家的强监管时代来临
根据《通报》,科技发展中心于2024年6月18日至7月25日组织开展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评审,共组织728名专家使用多场景视频系统完成评审工作。
其中,6位专家存在长时间迟到且编造不实理由,多次长时间离线、离席、关闭摄像头或未在独立封闭空间评审等行为构成严重不良行为,给予“3年内不再邀请参与科技发展中心承担的项目(课题)管理活动”的处理;13位专家存在长时间迟到、拍摄会议材料等行为构成一般不良行为,给予“一定范围内通报”的处理。
医疗专业门槛较高,领域内专家对相关科研项目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医用耗材、设备评标同样如此,且由于涉及金额更大、覆盖面更广,相对更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关于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已重点提到,紧盯项目招采、目录编制、价格确定、项目申请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医药领域风险。
现阶段,针对评标专家的监管措施正在加速完善。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将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文件中明确规定,评标专家对评标行为终身负责,不因退休或者与评标专家库组建单位解除聘任关系等免予追责。且明确了评标专家12大禁令,具体如下:
中纪委6月发布的《深度关注丨规范招标投标 打击违法乱纪活动》中明确提到,拟开展全国评标专家大清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对在库专家有关信息进行核实,通过开展项目抽查、征集问题线索等方式发现并打击评标专家违法行为,清退一批不能履职或履职不当的专家。
具体到医疗领域,相关行动已正式启动。贵州省此前披露,六位专家参与了贵州茅台医院耳鼻喉科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的评标工作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不当行为。其中五位将被暂时停止参与评标工作六个月,另一位则需要暂停九个月。
此外,福建、安徽、山东等地也公布过评标专家被清退的案例。随着项目抽查、线索征集的频次提高,更多评标专家干涉采购的问题将陆续曝光。
02
设备更新需求爆发
招采公平整治提速
以评标专家为突破口,针对设备招采腐败监管效率倍增。但医疗领域利益链错综复杂,关键人物插手干涉招采同为招投标乱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9年至2023年,郭华峰利用职务便利,在市妇幼保健院采购医疗设备过程中,接受张某某请托,提前告知其医疗设备采购型号信息,帮助张某某实际控制的投标公司中标,并收受其巨额财物。2024年9月,郭华峰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中纪委近期发文提到,在医药领域,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要工作、重要环节,紧盯重点人、重点事,深化拓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成果。
新一轮大型医院巡查于去年12月启动,将于2026年10月底前完成本轮巡查。“是否加强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的监督”以及“是否建立大型医疗设备等关键节点监测预警体系和监管机制”均被列为巡查重点。
针对评判专家和院内关键人物的严管,除了获得医疗反腐纠风成果外,也对现有医疗设备市场环境进行重塑,驱动企业间竞争回归公平。
目前医疗设备大规模更新已步入落地阶段,此前被相对延后的采购需求开始陆续爆发。据众成医械统计,从40周(自设备更新启动计算)开始设备更新的招标项目出现了明显的上扬趋势,并在44周出现了招标总金额的暴涨。
截至11月10日各省医疗设备更新采购意向情况: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
从近期各家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可见,在设备采购需求短暂积压下,业绩或多或少都受到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来的直接影响。随着采购需求开始爆发,招投标公平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也唯有竞争择优的机制发挥作用,才能驱动行业迈入良性循环。
- END -
责编:秦酒(nrzx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