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三明市审计局发现公立医院医用设备采购不规范等问题,向市卫健部门发出《审计整改建议函》。
当地卫健部门已组织全面排查,对该院近5年所有采购项目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和识别供应商及其代表资格。目前审计及排查发现的9个问题已全部整改。此外,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处理,已提醒谈话8人,推动轮岗5人次,开展廉政教育1285人次;建立供应商“黑黄名单”,将被确定为串标行为的供应商纳入黑名单管理,严禁参与该医院采购工作;对疑似为串标行为的供应商纳入黄名单管理,需在院纪委及内部审计监督下,从严控制参与医用设备采购工作,已有23家供应商被纳入黄名单管理。开展全系统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各公立医院制定完善设备采购管理、医药代表接待管理、评标小组管理等制度16项,对采购金额50万元以上医用设备采购项目,严格落实政府采购网分级审批机制,强化重点岗位管理,巩固审计整改成效。作为全国医改的重要样本,三明地区的动向在业内始终备受关注。此次三明医疗设备采购审计工作中有多项亮点,例如针对相关医院的排查倒追5年,且将监管触手由院内延伸至供应商,并明确了相应的禁入名单惩戒举措,围绕医药代表、评标小组也建立起规范制度,推动多链条医疗反腐精准性进一步提高。同时点出50万以上设备采购落实分级审批的机制,通过监管前置防范腐败风险,同时便于聚焦追责的具体对象。审计持续发力
今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医疗反腐是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关于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也提出,要开展公立医院专项审计,重点关注药械流通以及商业贿赂等问题。以审计为突破口,能够对医疗设备、高值耗材的招采应用实现精准监控。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审计局在2024年开展的2个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中,对8家公立医院HIS系统数据、财务系统数据、采购系统数据及医疗收费数据进行采集汇总,构建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医院同类药品、耗材使用、销售等情况,对医药领域中药品和耗材加价、异常采购、违规收费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领域、全链条监督。
此外,通过审计发现的行为或线索能高效移送相应主管部门,形成医疗反腐从监察到处理的闭环。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披露,2022年以来,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审计移交问题线索1753件,立案608人,党纪政务处分436人,留置32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31人。从各地实践情况来看,审计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能细化到单个设备或采购项目,各类违规或者疑似违规的行为在大数据加持的审计中无所遁形。在深圳市盐田区医疗设备购置和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结果公告中,部分医院在设备采购中,未认真审核供应商关联关系、未按招标文件约定签订合同等问题均被揪出,部分设备使用效率低、遗失、甚至报废长期挂账等情况都被一一公布。相较其他监管手段,审计在医疗反腐中穿透性检查的特点相对突出。通过对医疗机构实行“经济体检”,以往难以察觉的灰色角落得以曝光。安徽省淮南市审计局此前发文介绍医药审计思路,其中医疗器械占据相当高的比重,包括植入性高值医用耗材核验、低值医用耗材批量采购、“明招暗定”医疗设备采购、盲目采购,医疗设备长期闲置、“假借设备投放”捆绑销售等情况。
伴随审计等监管手段齐出,当下反腐大网已越织越密,医疗领域正在迎来彻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