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咨询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投稿邮箱jhss11@foxmail.com)
Ⅰ.引 言
政治文献翻译近年来引起翻译界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毫无疑问,政治文本更加客观全面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下文简称第三卷)中引用的英译语料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展现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维度 。在当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发现期待能为修辞英译研究和时政文献翻译提供启示。
Ⅱ.国家形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家形象作为学术命题,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已持续了近 30 年时间(张毓强 & 于运全,2022),经过近 30 多年的学术探索,国家形象在多学科中开疆扩土。 中国的国家形象是复杂和多元的。我国学者葛岩(2022)认为,国家形象的实质是个“认知问题” 。遵从这一观点,不难看出国家形象可以定义为公众对于一个国家的看法和态度,因此研究国家形象的路径之一就是态度研究,比如通过调查来搜集实证数据来了解公众的态度或总体印象。韦路 (2022)指出国家形象的问题实质是“国家综合实力问题”,因此国家形象可以看作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学者胡范铸(2017)的专著《国家与机构形象修辞学:理论、方法、案例》是较早关注国家形象的专著之一。樊小玲、翁晓玲、王蕊、周萍(2010-2014)等学者发表论文,阐述修辞学视角下开展国家形象建构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我国翻译界,诸多学者发表论述,阐述新时期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性,比如我国学者胡开宝、李鑫(2017)结合语料库的语料,提出国家形象研究的五种学术视角,政治文献翻译中的国家形象研究是其中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吴赟(2019)指出国家形象的四种规划,即:内容规划、语种规划、人才规划和传播规划,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谭载喜(2018)针对“文化回译”中采取的策略,并阐发在“翻译/回译”与“形象建构/重构”问题上的主张。王宁(2018)指出国家形象的建构“是一种跨文化的再现和重构”。朱伊革(2018)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本塑造了“亲仁善邻”“民主法治”和“和平发展”的中国国家形象。雷璇、张威(2023)通过横纵向译文比较的方法,探讨了中国国家形象在科技翻译领域中的建构。近年来,基于不同视角的国家形象研究蓬勃发展,我国学者王宁、胡开宝、任文、张威、蓝红军、陈小慰、杨明星等学者开展了多视角的国家形象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时政文献翻译研究的跨学科交融发展。
在国外,Irene R.R. Lu 等人 (2016) 运用文献法梳理了超过 35 年的国家形象的 554 篇文章,提出国家形象的研究呈现出“少美国中心化”(less US-centric), 理论支撑性更强,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Peter Magnusson 等人 (2018)通过实验和田野调查,摸索品牌定位与国家形象、国家性格的关系,并指出文化真实性(cultural authenticity)是调和这一关系的有力工具。Suja Chaulagain 和 Bulent Aydin 等人 (2019, 2020,2021)通过调查的方法调查了美国民众去古巴旅游的意愿, 探究了国家形象与旅游意愿的关系。
概括而言,国内学者对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多从国际关系角度出发,阐述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国外学者更倾向于从相关领域多集中在商业领域,涵盖管理学、市场经济学、旅游学等学科对国家形象做相对应领域的阐释,并且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Ⅲ.第三卷中的引用英译研究梳理
引用,是一种“引述前人或者他人较有哲理或者较为权威、较为经典的话来表情达意”的修辞手法(王希杰,1983)。第三卷中多次使用引用辞格,体现了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教育引导了国人崇尚国学的风尚,也让外国读者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弘深。
本文通过自建引用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方法,统计数据和分类编码,总结第三卷中的六类引用形式,其中古诗词引用和典故引用为主,超过百余次。在引用形式上,明引多于暗引,正引多于反引。值得一提的是,在意义上,古诗词和典故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语境意义,拓展了原来意义的范围。因此,本文以古诗词和典故的英译语料为例,探究其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维度。目前,学界对于第三卷中的用典研究多从翻译策略和方法层面展开,比如祝朝伟(2020)总结了用典翻译的技巧及其对外宣翻译的启示,顾世民、肖成笑(2023)从对外传播视角探讨了翻译策略的使用,李晶(2017)认为政治文献中的典籍英译须从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等多维思考,但是有关引用英译语料中的国家形象研究寥寥无几,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缘起。
Ⅳ.典故英译中的国家形象:历史中国、文明中国
“刮骨疗毒”是第三卷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典故之一,出现5次,分别使用了意译法和省译法的翻译方法,采用意译法的三个译文如下:
译文1:be braced for pain (Xi,2020:17)
译文2:remove all irregularities despite pains(Xi,2020:412)
译文3:bracing for the pain of removing the poison(Xi,2020:267)
此外,在原文“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习近平,2020:535)和“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中,译文则采用了省译的翻译方法,将其涵义与所在语境融为一体,没有将其直接译出,避免直译让读者产生误解。
众所周知,“刮骨疗毒”出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比喻意志坚定或者意志坚定的人。这一修辞在汉语中采用运用历史典故的方式,多用来勉励共产党人要敢于面对挑战,不惧险阻,鼓舞人心和士气。译文1、2和3中的“刮骨疗毒”采用了意译法,这种保留意义而舍弃形式的翻译方法,有助于消除英语读者的理解障碍,理解其隐含的涵义。
通过上述对“刮骨疗毒”的译文解析,可以看出同一典故采用了不同的译法。体现出了“文贵适体,语贵适境”的主张。既做到了忠实原文的意义,也较好地塑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赓续发展。典故历史悠久,意蕴深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继承了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典故的灵活英译体现出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刮骨疗毒”用在不同的语境中,但勇于面对困境的深邃涵义并未改变。在国际传播中,更是较好地向外界传递出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决心和勇气,澄清其内涵意义,塑造了历史悠久、文明进步的国家形象。
另外,第三卷在谈及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习近平,2020:119-120;Xi,2020:144-145),使用了“六合同风”、“四海一家”“法不阿贵”“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共20个典故,言简意赅地传递了中国智慧,英译本带领英语读者领略了深邃凝练的论述,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历史中国”的理念一脉相承,“文明中国”的智慧更是通古博今,深刻地阐释了“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卷中的引用中,采用了“文后加注+上角标数字”的方式或给出出处,包括著作、年代等信息,或给出人物简介,或给出解释。本卷中200多处的注释既展示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注释法的使用拓宽了英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激发了英语读者阅读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 再次印证了“历史中国”和“文明中国”的国家形象。
Ⅴ.古诗词英译中的国家形象:包容中国、和平中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古诗词的英译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中国文化、中国价值的理解。经过语料库的梳理,含有“道”的古诗词在第三卷中出现频率10余次以上,因此,透过“道”这一词语在古诗词中的英译来解读中国形象建构具有研究意义。请看下面的释例: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2020:55,481,119)在第三卷中多次出现,具体英译语料如下:
译文1:A just world should be pursued for the common good. (Xi,2020:76)
译文2:A Chinese adage has it that “a just world should be pursued for the common good”. (Xi,2020:557)
译文3:the ideal of great harmony believing that “When the Great Way rules, the land under Heaven belongs to the people”…(Xi,2020:76)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选自《礼记》,是第三卷本出现频率较高的引文,意在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打造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襟和视野,其蕴含的内容比孔子的“大同世界”更深邃宽广。
译文1和译文2均舍弃了汉语的句式结构对称,使用了意译法将其意义翻译出来。译文2 还增译了词语“A Chinese adage has it that”,让英语读者知悉古诗词的来源,让外国读者理解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译文3倾向于直译法,将原文的“大道”译为“the Great Way”,“天下”译为“the land under Heaven”,“为公”译为“belongs to the people”,从形式上和意义上都实现了对等,加深英语读者对这一古诗词的理解,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三种译文都能够让英语读者准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包容和平的胸怀,显示出中华民族胸怀天下的理想。
除此之外,“道”还出现在以下诗句中,比如“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习近平,2020:127,491)在第三卷中出现两次,一则用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另一则用来说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要求发展,其英译文均为An ancient Chinese scholar observed, “Plants with strong roots grow well, and efforts with the right focus endure success.”(Xi,2020:152),其中的“with the right focus”体现出“道”的涵义。再如“备预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2020:73),译文“道”译为a basic principle。在“取之有道,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习近平,2020:375)其中的“取之有道” 采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 译为Well-measured exploitation。
通过语料库的梳理,上文中的四次提到“道”显示出中国古人对于“道”的青睐,多次在不同场景下使用“道”,既可以指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也可以是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潮流,还可以具体事物发展的原则等。在第三卷中,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了解中国,不同的“道”在英译中多采用直译法、释义法、意译法和省译法等不同方法,在锤词炼句上采用多样化的表达,体现出译者向外界传达中国理解和中国智慧的意愿,帮助英语读者有效理解不同语境下的“道”的真谛;此外,也展示出了中华文化中对“道”涵义的保留坚守和推陈出新。不同场合中的“道”映射出中华文化的包容发展,融合出新。中国人自古就明白事物顺其自然发展的道理,不强行干预,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坚守没有改变,和平共赢的发展主张和理念没有改变,展现了中华文化包容万物、和平进步的气度,塑造出了包容中国、和平中国的国家形象。
在第三卷中,“包容中国”“和平中国”的古诗词引用还有其他的释例,比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习近平,2020:434)以及英译文As an ancient Chinese saying goes, “All living things grow side by side without harming one another; the sun, the moon and seasons rotat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laws without hindering each other. ”(Xi,2020:504)
文中的译法增译了词语As an ancient Chinese saying goes,关照英语读者的认知水平,知晓本句源自中国古语,尝试唤起读者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对“道”这一词语的解读和翻译,此处的“道”并没有译为西方读者认知世界的中的“Way”或者“Heaven”等词语,而是根据中文的理解,通过释义法译为“the sun, the moon and seasons”, 后面的译文让英语读者明确“并行而不相悖”的涵义,译文较好地传达出原文的核心含义和精神内涵,展示了中国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胸襟和愿景,也彰显了和而不同、携手共进的气度,进而建构出中国开放包容、热爱和平的国家形象。
再者,在谈及创新包容的开放型经济时,中文论述为: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共退”的规律(习近平,2020:201)。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estifies the fact that “economies make progress through the exchange and interconnectivity and fall behind because of isolation and seclusion”(Xi,2020:237).
本段的引用“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是对严复提出“相通则治进,相闭则治退”的化用,意指国家之间要相互交通沟通才能进步,封闭隔绝则会共同后退,用来强调变通的重要性。英译文根据语境的信息,增加词语“economies make progress”让读者明确该引文所用的语域信息,即此处的引用适用于经济领域,英语词语“exchange”和“interconnectivity”与“isolation”和“seclusion”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相通”和“相闭”,也体现出了中国经济也遵循经济规律,展现出了中国经济的开放性、包容性,进而塑造出包容发展的中国国家形象。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正如第三卷中的引用“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所言,中国作为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一员,自古以来就推崇和平,爱好和平。秉承浓厚的天下情怀,坚守和而不同的理念,不搞封闭和孤立,中国的和平形象和包容形象不断在国际社会中赢得盛誉。
Ⅵ.结论
本文以第三卷中的古诗词和典故英译语料,总结第三卷中引用的特点,通过对古诗词和典故的英译方法和译文解析,探究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维度。研究发现,译文在兼顾英语读者的认知理解基础上,较好地展示出了历史悠久、文明进步、开放包容、爱好和平的中国国家形象,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自信。
参考文献
An Exploration of the National Image in English Translations for Quotations in Political Documents
Yanchun Fe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for quotations in political documents. By constructing a self-built English-Chinese parallel corpus, the stud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age for quotation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quotations, the study explores the dimensions of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for allusions and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for allusions and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excerpts primarily construct the national image of historical China, cultural China, open China, and peaceful development-oriented 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national image.
Keywords: Quotations; Allusions;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English Translation; National Image
添加咨询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