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西周始,武器和礼器在一个国家中就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
历史的风溯回到距今大约4300年前,良渚文化走向衰弱,太湖流域出现马桥文化,即夏商时期。有别于良渚文化璀璨的玉器文化,青铜器的出现宣告了青铜时代的来临。而目前长兴出土的青铜礼器和兵器,都印证了当时长兴已经出现青铜文化。
▲西周兽面纹青铜鼎
长兴博物馆目前的馆藏里,既有青铜铙、青铜簋等被郭沫若先生称为“江南罕见之器”的青铜礼器,也有商至战国青铜矛、青铜戈、青铜剑、青铜镞(zú)等青铜兵器100多件。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剑作为武器的地位,可见一斑。而青铜冶铸业的发展,也与武器的进步紧密相关。
展柜内,有一柄青铜短剑尤为特别。它外观呈黑褐色,年代为商末至西周早期,是最早的吴越式铜剑之一。
相比其他短剑,这柄剑短小得多,通长21.6厘米,刃长仅13.5厘米,呈青灰色,整体呈三角形。圆首空茎,凹形格,脊部微微隆起,双面刃,刃部锋利如新。
据记载,拥有这柄剑的人并不是一般人,这可能是当年活跃于长兴及周边一带的早期方国首领或显贵所佩之剑。相比实用性,其彰显身份地位的作用更加明显。
春秋战国时期,长兴属吴越之地。展品中的三把青铜剑,都是吴越青铜剑的代表之作。通常所说所见的成熟青铜剑出自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相比之下,长兴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剑大多数在春秋晚期以前,是早期青铜剑,更能一窥当时青铜冶铸的工艺和武器制作的精良。
物以稀为贵。作为早期吴越式铜剑的代表,这柄青铜短剑也因此出现在国内很多相关专家的研究文章中,具有极高的文物、学术价值。
纵观青铜剑的发展演变过程,随着青铜冶铸业的发展,青铜延展性不断提升,剑身由短向长发展,剑格、剑柄也根据实用性的要求而不断简化。这把青铜短剑,正体现了早期吴越剑短小精致的特点,对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早期青铜剑出土于长兴?
这是地利的融合。
吴越地区水网密布,各国混战时,骑兵和战车无法施展,步兵成为主要战斗力,短兵器随之成为长兴一带当时最为重要的武器,吴越地区也由此成为当时领先全国的短兵器制造中心,青铜剑的冶铸水平领先周边。
▲吴越式铜剑的发展演变(来源:长兴县太湖博物馆)
根据史料记载,吴越式青铜剑的铸造工艺有三绝:剑首有同心圆纹路、剑身泛菱形暗花、剑体由复合材质打造。其中复合材质打造的剑身,是吴越式青铜剑的神兵秘诀。
青铜是铜锡合金,铜含量高则韧性强,锡含量高则剑锋锐。透过目前出土的短剑截面,可以看到青铜剑用含铜量更高的合金做剑脊,用含锡量更高的合金做剑刃,嵌合在一起,兼顾了全剑的韧性和杀伤力。
吴越式青铜剑,也因此在当时的周边各国深受欢迎,其他国家流行的扁茎剑的制式也逐渐受到影响,慢慢向其靠拢。
上世纪七十年代,长兴港疏浚时,出土了不少青铜剑,它们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被深埋于淤泥中,反而得到了较为完好的保存。这些宝剑重现天日时,凛然寒光若隐若现。如今,透过展柜看它们,柔和的光线下,依然散发着一袭狞厉之美。
▲(来源: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记录湖州这个地方的故事)
这些宝剑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一段铁血岁月的直接见证者。历经战争的磨砺和岁月的侵蚀,枭雄不再,但剑刃青锋凛冽依旧。
上世纪九十年代,秦始皇陵出土了19把青铜剑,深埋土里20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如初。这是秦剑发展的高峰,也是青铜剑最后的、最辉煌的巅峰。
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也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但它所代表的坚韧、刚强的精神,延续至今。
-END-
大家都在看👇
终审 | 赵占东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掌心长兴APP的“社区”版块,点击“我要发帖”分享您的(照片或短视频)。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长兴发布。
微信改了规则,不点“在看”,会慢慢收不到推送。点亮“长兴发布”星标:☆,您就成为"长兴发布"的尊享用户啦。别忘了点“赞”和“在看”,小编能不能加鸡腿就靠大家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