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最新变动
临近年末,基金经理变动频繁,其中不乏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包括富国的李元博、信达澳亚的李淑彦等。
11月22日,李元博卸任富国科技创新灵活配置混合和富国创新趋势股票两只基金。
李元博任职期间,产品业绩都一言难尽。第一只五年多的时间里,任职回报只有14.8%,年化2.52%,聊胜于无。
第二只是在牛市尾巴成立,任职四年多下来,亏损54.17%。诚然是生不逢时,但跑输业绩基准40%以上,着实辣眼睛。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而另一位,信达澳亚的前基金经理李淑彦,更是让人无语。
根据四川证监局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李某彦因泄露未公开信息、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等遭遇处罚。
结合文件中提到的信澳周期动力,李某彦是谁就不言而喻了。出事后,李淑彦也火速卸任所有产品。
其实信澳周期动力A的业绩还是很能打的,李淑彦任职的近四年里,累计任职回报18.69%,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近30%。
业绩没出大问题,却搞出场外风波。
这不是信达澳亚第一次出这种幺蛾子了。
2018年曾爆出,信达澳亚基金经理王战强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伙同其妻同步或稍晚于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买卖股票共73只,趋同交易金额达7835万,获利金额456万。
最后两人都被判刑,合计罚金200万。
时隔六年,信达澳亚再次踩到同一条阴沟。
其实信达澳亚的产品,整体业绩在基金公司中属于能打的,但咱就是说,这个内控上,是不是也得上上紧。。。
其他清仓式卸任的
Bo姐细盘了一下发现,除了李淑彦这种出场外幺蛾子的,还有不少基金经理在四季度清仓式卸任,不再管理任何产品。
包括恒越基金的赵炯、摩根士丹利基金的何晓春、华宝基金的陈龙、东海基金的李珂等等。
这些基金经理有三个共同点:
1、 基金规模较小。
之前管理的基金,规模大的能有一两个亿,一些规模小的,甚至不足千万,处于清盘边缘。
2、 任职时间2~3年。
除了赵炯等少数基金经理,产品任职时间不足两年,其他大部分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最长的产品,都是管了两年以上。
3、任职期间,产品业绩跑不赢业绩基准。
拿华宝基金的陈龙来说,任职华宝竞争优势混合A基金经理期间,累计亏损46.75%,跑输业绩基准37.76%。也是非常离谱了。
这些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bo没办法下定论。但现在有了解到的一些行业情况是,有基金公司已经在劝退长期业绩差的基金经理。
2021年以来,市场并不好做,基金经理或者是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或者是赌赛道失败,总之业绩一塌糊涂,连着烂了三年。
然后公司也没了耐心,毕竟现在基金公司经营压力也不小。
基金经理业绩差,拿着较高的薪水,却无法创造出相应的回报,自然要被拿来开刀了。
如果裁中后台员工,搞不好会砍到大动脉,导致系统或者合规什么的出问题。
但是裁掉业绩差的基金经理,就没有这么多担忧了。
之前bo姐看到一个数据很有意思。
截至11.17,今年已经有300多基金经理离职,眼看要创新高,但是基金经理离职率却是24年新低。
过去四年,基金经理离职率分别为10.79%、9.74%、8.51%、7.88%,逐年下降。
这事细想下,会有点慌。
现在公募限薪,不少优秀的基金经理,是选择奔私,或者去更大平台的。结果现在离职率不升反降。优秀的开始跑了,业绩差的还在混着。。。
恐怕后面还会有更多基金经理遭遇劝退。
换基金经理,能救基金吗?
那么,对基民来说,不小心买到了绩差基金,准备换掉,然后原基金经理离任,新的基金经理接手,这时候还需要再坚持一下吗?
Bo姐觉得,首先大家要看自己换基金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是发现自己仓位配的不合理,那就赶紧做调整。
Bo姐在聊天中发现,一些朋友做了分散,但买的基金,非常同质化。比如同是医药主题,或者同是消费主题的。
这种同类型的基金,都是要看行业表现吃饭。业绩有差异,但往往比较有限,没太大的分散效果。
所以这种情况,是需要赶紧做纠正的。
然后,如果配置没问题,主要是子基金不行,那核心就是看新接任的基金经理水平如何。
如果是绩优基金经理接手,并且投资上看重回撤控制的,是可以继续跟着的。
这种逆风翻盘的案例也是有的,比如嘉实周期优选混合,在吴云峰管理期间,业绩不温不火,2017.11.16~2020.6.5,累计任职回报只有1.57%。
之后由肖觅接手,之后的四年多里,市场环境并不好,产品却取得了近40%的收益。
肖觅从2016年底开始管理嘉实物流产业股票A,他的投资风格是,优先低估值、选股看回撤,行业看波动。
产品2018年仅亏损17.62%,2019年收益超47%,都是非常出色的。肖觅在接手新产品前,就已经体现出能涨抗跌的特质。之后也是成功把嘉实周期优选混合带起来。
而如果又是那种一两年的新人,那就赶紧跑吧。投资人还是小白鼠,只不过换了个人做实验。搞不好就是赌一个赛道失败了,换一个赛道继续赌,无尽深渊。
培养一个基金经理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先做研究员,然后虚拟盘考核,实盘考核,业绩出色,再做基金经理助理,一步步做到基金经理。
海外成熟市场,培养一个基金经理,需要十年时间。而我们在2020~2021年,公募行业大爆炸,出来了不少拔苗助长的基金经理,据一些业内朋友讲,平均周期也就在五年左右。
以前水大鱼大,如今大浪淘沙。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