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来了!基金经理,退钱!

文摘   2024-06-28 13:58   上海  

退钱!赶紧退钱!

前天下午,某媒体报道称,有的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要求基金经理退薪:

bo姐了解下来,这次确确实实开始搞退薪的两家基金公司,都是同一家大型央企集团下属的。

这家央企原本管得就比较严格,所以子公司降薪倒也不意外。现在的消息是,6月28日(今天)前上交首笔退薪,8月中旬全部退薪完成。

令人比较意外的是,退薪是从2022年开始算。而且bo姐还听说,如果不愿意返还的话,就要离职。

这下很多人要大出血了。

针对这个事情,老胡也是难得做了真的挺中肯的点评:

平时大家都笑话老胡,但他这段话还是抓住了核心问题的。

虽然大部分基民都在批评基金经理的收入,但大家在意的真的是高薪吗?

我们真正想要的,还是基金净值要涨,要赚钱。

只要赚钱了,什么管理费都好说。甚至我看到有一位朋友,还愿意利润和基金经理55分。

当然,50%这个比例是有点高了。私募过去通行的是2%/20%法,就是2%的管理费,加上20%的(相对大盘的)超额收益提成。

这两年因为卷,管理费都下降了,提成有的也少了。不过这个方法还是很不错的,公募基金也确实应该考虑一下。

有业绩提成的基金,现在怎么样了?

其实,老胡可能不知道,去年,公募基金已经有了类似的改变,他们搞了一个浮动费率基金

浮动费率分三类,第一类是像私募这种收费模式,业绩好可以从超额收益中取得分成;一种是持有时间越长管理费越低;一种是规模越大管理费越低。

比如交银施罗德发的第一类基金,管理费是这么收取的:

基金未赚钱时,管理费率为0.5%

基金盈利但年化收益率低于8%,或高于8%但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管理费为1%

年化收益率高于8%,且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时,超额部分计提20%的额外分成,上限为年化1%

这类产品至少目前来看业绩还挺不错的,新的制度应该还是实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以刚刚提到的这只产品为例。从曲线上来看,建仓期明显采取了相对谨慎的策略,一开始都是轻仓,1月初大跌后才重仓抄底,后面也有一定的超额收益:

来源:同花顺iFinD

不过美中不足的有两点。

第一,上面说的这只,是三年期定期开放产品。

也就是说:买进去之后,至少要持有三年才能出来,流动性不足;这三年里,其他人只能眼巴巴看着,不能申购,也很没劲。

第二,因为当时浮动费率产品是有一定宣传要求的,所以各家基金公司都派了自己家相对看好的基金经理,防止大幅翻车。

比如交银这个产品,就是杨金金负责管理。景顺发的是第二类,持有时间越长费率越低的产品,基金经理是鲍无可。大成则是派出了刘旭。这几个人都是多少有一点红利低波思想的。

还有一些基金经理,比如中欧的刘伟伟,是擅长看TMT的,借着AI的浪潮,暂时业绩做得不错。

再比如富国派出的两位基金经理,一位小盘价值,一位周期为主,都很适应今年的行情风格。

那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好的业绩,不一定全是基金经理努力的结果,完全有可能只是基金公司发产品时选基金经理选对了。

虽然现在红利+TMT的哑铃策略还是有一定优势,但如果之后行情变了,基金公司是否能及时调整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是否能及时调整风格,是否能适应行情,还得一事一议。

当然,不管怎么样,愿意改,愿意把基金经理的收入和业绩挂钩,总归比过去那种唯规模的业绩考核和奖金支付方式要好得多。

业绩不好,全是基金经理的错吗?

当然,要想做好业绩,那也不能完全依赖基金经理个人。

不少基民朋友可能觉得,基金经理就是在独立做投资决策,独立对业绩负责。其实不是的。

从信息获取来说,绝大多数基金经理是很难面面俱到,收集自己持仓所有个股的所有信息的。

据bo姐了解,确实存在个别记性极好的股痴,每天亲自抠几百只个股的细节,但大部分都要向研究员咨询具体公司的情况。

研究员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是否有帮助,对基金经理的业绩影响还蛮大的。

去年就有篇报道,说的是原前海联合基金经理何杰,跳槽到平安基金后水土不服。

2018412日至2021727日,何杰管理前海联合泓鑫混合3年多时间,取得了超过200%业绩回报。他管理期间这个产品是不挑行业板块的,白酒、家电、新能源、医药、科技都可以买。

到平安基金之后,他则管理了一只新能源主题基金和一只宽基基金。新能源基金业绩不好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宽基基金业绩也偏弱,这就并不是很合理了。

虽然大消费类这段时间确实不强,但何杰明明也曾买过软件、消费电子等个股。有可能,就是新公司的研究员团队和何杰不太匹配,没有给他提供更多科技股的机会。

有些擅长宏观的基金经理,需要行业研究员帮他推票甚至提出买卖时机和建议。如果行业买对了,票选错了,导致业绩偏弱,可能行业研究员责任会更大一些。

有些擅长交易的基金经理,则需要宏观研究团队帮他解决该重点看哪些赛道、该怎么控制仓位的问题。如果赛道选得不对,再怎么交易,往往也于事无补。

我们现在也一直在讲,从基金公司层面上要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的观念,强调团队建设。

基金公司如何让基金经理的投研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如何配置更多更好的研究员来协助基金经理决策,这其实是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像富国,近两年入职了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但他们的投资风格各有不同,对投研体系的需求也不一致。

如果挖来的基金经理最终不能适应本公司的投研体系,这钱就白花了,可能还不如自己培育基金经理来得好。

业绩不好,基金经理就该挨骂吗?

其实从投资决策流程来说,每个公司也有不同,对具体投资决策负责的人,可能也不一样。

有的公司用分盘制,除了挂名的基金经理外,还有其他人也管理一部分资金,做投资决策,对产品业绩部分负责,只是公告上不写,大家不知道。

有的公司是一个产品多基金经理共管。这时候有好几种做法:可能是一个基金经理主管、另一个挂名;可能一个基金经理是师傅,另一个是徒弟,徒弟在学习怎么当基金经理;可能是临时过渡,原基金经理要离职了;还可能这几个基金经理其实是平等的,每人管一两个行业。

业绩不好,可能不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个基金经理犯了错。甚至,也许是不挂职基金经理的,我们从未知道名字的某人错了。

更有甚者,有时候公司就是希望基金经理做点牺牲。

比如鑫元基金,给几个行业研究员升职,发一些行业基金,美其名曰让研究员锻炼锻炼,实则就是赌赛道。哪个行业火了,自然业绩好,就卖对应的基金。

那没跑出来的赛道呢?真是基金经理的错吗?

如果都是挨骂的那位显眼包基金经理扣钱,未必真的就公平。

基金经理整体都高薪,确实值得商榷。

但我们还是要区别对待,做好甄别,不能一刀切。从制度建设上,既要识别菜鸟基金经理,又要鼓励高水平基金经理,还要抓出犯罪分子。

退薪,千万不能只是浮于表面。

风险提示: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海外市场,除以上风险外,还会面临汇率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个股短期业绩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或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在投资相关基金产品前,请您务必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


对不起,我又又又创历史新高了!

募集失败!范妍走后,谁还能撑起圆信永丰?

ETF大厂哪家强?规模超1500亿的都在这里了。。。

因为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你不想错过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了。

小波思基
基金女思基,烹饪小能手,十余年基金投资经验。带优选基金,炖一碗美味基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