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档荟萃丨芜湖造船 奋楫江海

2025-01-10 16:40   安徽  


      芜湖位于长江之畔,境内河湖星罗棋布,舟楫天然成为第一顺位的交通工具,自古以来用于战争和运输的造船业就很发达。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先进的造船工艺,芜湖造船业书写了一段由江向海的“船”奇篇章。


史书窥芜船

芜湖航运历史悠久,从史书中可见一斑。

据《尚书·禹贡·导江》记载:“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这里的“中江”就是今芜湖经江苏高淳、溧阳至宜兴通太湖,再经吴淞江入东海的水道,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水系,也是今天芜申运河的前身。又载:“淮海惟扬州(芜湖时属扬州)……厥贡惟金三品(金、银、铜)……沿于江海,达于淮泗”。这里说的是通过船舶运输,将南陵产的“惟金三品”作为贡品运往朝廷。

▲图为 鸠兹广场“大禹导中江”青铜塑像


春秋战国时期,芜湖地处“吴头楚尾”,发生过多次舟师之战。《左传》记载:“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吴攻楚,战于长岸(今天门山),大败,失王船艅艎。公子光夜袭楚军,夺回艅艎”。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攻伐楚国越国,采纳伍子胥建议开凿运河,后命《孙子兵法》作者孙武自此进军,五战五胜,大破楚军。这里的运河即前文所述“中江”,也被称为“胥溪”。

▲图为 中江古道示意图


      上述史料记载均与船舶有关,从侧面印证江南水乡的芜湖人很早就掌握造船技术,芜湖船除用作战船外,还用于运输南陵等地出产的金属材料及制品。


造船史悠长

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芜湖造船业走过了一段延绵数千年的悠长历史。

芜湖造船史最早可追溯到27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坐落在今芜湖市区东约二十里的楚王城,是芜湖最早的城池。据《长江古城址·芜湖楚王城》记载:“此垣外圩田内曾发现朽蚀木舟”。这为早期芜湖的造船业提供了实物证据。

▲图为 芜湖楚王城遗址照片


到了汉代,芜湖造船工业有了新发展。据《汉书·地理志》所载,汉代在庐江郡设置“楼船官”。《中国造船史》也有记载:“庐江郡汉时在此设楼船官”。书中的庐江郡就包括今天芜湖部分区域在内,楼船是有2至4层船舱的战船,是西汉水军的主力战船,楼船官则负责督造楼船和查验质量。东汉末年,曹操曾命部将在濡须口(今裕溪口)附近制造油船“蒙冲”,船身裹以牛皮,再涂上桐油,可以“冲突敌船”。孙吴在濡须口设督,建立水军基地,并设造船厂和水上要塞——濡须坞,置典船都尉,主管造船事务,为濡须督制造战船和防务。建安十七年(212)冬至次年春,曹操兴兵伐吴,孙权在濡须水(今裕溪河)东岸设防。在《三国志·吴主传》中,裴松之注对曹操此次伐吴有如下记载:“《魏略》曰:权(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就是历史上“草船借箭”故事的历史原型。

▲图为 东汉楼船复原图


      宋元时期,芜湖造船业进一步发展。据《芜湖市志·船舶工业》记载:“宋元时期,芜湖运送粮食的漕船,载重千担,船长九丈二尺,船宽一丈一尺五寸”。

明清时期,芜湖成为全国重要的战船建造基地。《明实录世宗实录》记载:“江西九江等五卫,于芜湖造”,这表明,芜湖当时负责建造“海舡”和卫所兵船。随着芜湖崛起为皖南商品集散中心,民间商船制造业也日益兴盛。清雍正年间杭州《北新关志》记载了当年全国最有影响的73种船型,其中就包括芜湖造的“报浆船”。

▲图为 芜湖造“报浆船”图片


近代以后,随着列强入侵,芜湖传统造船业渐趋衰落,开始向近代船舶制造业转型,造船业也成为芜湖近现代民族资本工业的先驱。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开埠。同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芜湖设立办事处,1877年英商太古、1895年英商怡和、日商日清等先后在芜湖设立航运机构,到1937年,芜湖共有轮运企业29家。航运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船舶修理业的产生,福记恒、恒升、同兴等船舶修理机器厂相继在芜湖设立。到1935年,芜湖共有机械工业企业7家,多经营木质、铁质船舶的修理业务。后来在芜湖造船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芜湖造船厂江东船厂江风船厂均诞生于这一时期。

▲图为 英商太古轮船公司旧址老照片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5月,浙江镇海人胡志标由上海来芜湖创办福记恒机器厂,即芜湖造船厂的前身,厂址设在芜湖市吉和街86号。创办初期,修理碾米机、柴油机等,二十年后开始制造柴油机,并承接木质小客轮、小货船修理业务。修船厂址最初设在芜湖三菱公司处,后选择二坝为修船场地,并开设力大股份有限公司。福记恒机器厂专为修船加工金属零部件,力大公司主要修理木壳船只。1937年12月日军占领芜湖后,力大公司解散,福记恒机器厂被东北奉天人殷贵庭占有,胡志标经诉讼拿回工厂,但已无力经营。后该厂被日商购买,1939年迁至弋矶山清风楼江边新址,更名为德心铁工所芜湖造船厂,以修理日本海军船只为主。日本投降后,该厂被中华民国安徽省政府建设厅接收,更名为安徽省建设厅芜湖铁工厂。1947年改为安徽省企业公司芜湖铁工厂。1948年又改为安徽省保安司令部修械厂,主营修造枪械和手榴弹。芜湖解放前夕,该厂绝大部分设备被运走,仅留下少量破旧机床。

▲图为 芜湖造船厂位置图


兴发祥机器厂、玉生铁工厂及抽水机工作队等也在这一时期相继成立,他们是江东船厂的前身。其中抽水机工作队由1945年11月国民政府接受联合国总部救济物资和款项成立的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组建,主要协助农田灌排,农闲时维修船舶等机器设备。

1935年,浙江宁波人郑连森在弋矶山江边开办郑森记木船厂,即江风船厂的前身。该厂最初主营芜湖三菱公司木驳船修理任务,后扩大到社会船舶修理。1947年以集股方式扩大资本,改名森森记船场,开始建造木质船舶。


新生书辉煌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解放芜湖,以芜湖造船厂为代表的芜湖造船企业迎来发展良机。

芜湖造船厂

      1949年4月后,市军委会先后派员接管位于石头路的国民党芜湖六区保安司令部修械所和位于弋矶山的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司令部修械厂。7月,石头路修械所人员、设备及安澜工校实习工厂部分设备并入弋矶山修械厂,建立皖南企业公司公营芜湖铁工厂,有职工47人,机床14部,厂区面积1103平方米。12月开始恢复生产。

▲图为 1950年皖南企业公司铁工厂全体职工劳动节合影


1951年,工厂更名为皖南芜湖公营铁工厂,承接修船业务;1953年又更名为国营芜湖铁工厂。1954年7月,工厂改隶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领导,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芜湖造船厂(简称“国营芜湖造船厂”)。其后工厂虽多次更名,但芜湖造船厂这一厂名保留至今。

▲图为 芜湖造船厂厂大门旧照


▲图为 1950年代芜湖造船厂船体车间与机装车间照片


▲图为 55立方米钢质抓斗式挖泥船

       1952年,工厂承接省水利局挖泥船试制业务。1953年9月,我国第一艘自主生产的挖泥船在工厂下水。

1954年6月前后,经第一机械工业部及苏联专家数次勘察,工厂被确定为快艇定点生产厂,自此成为我国军工制造企业之一。1955年开始,工厂逐步由装配、仿制到自行制造木质鱼雷快艇、导弹快艇;1966年,自行设计制造钢质导弹快艇。此后,芜湖造船厂一直以生产军用战斗快艇和军用辅助船舶为主,兼造民用船舶和修理船舶。至1985年,共建造军用船舶40余种2000余艘。作为全国十大海军船厂之一,见证着中国海军逐梦深蓝、向海图强的辉煌历程。

▲图为 芜湖造船厂老船厂地块近照


面对市场经济挑战,芜湖造船厂积极实施转型,民船逐步由千吨级跃升万吨级。1994年,工厂12000吨江海直达矿煤两用散货船首制船“春江海”交付使用,这是国家“八五”重点技术开发项目,是国内首次建造的江海直达型、安徽省及长江内河沿线建造的第一条万吨级船舶。工厂还积极推动民品出口,先后出口德国、新加坡、希腊等国家。

▲图为 12000吨矿煤两用散货船“春江海”

江东船厂

1949年7月,军管会接管抽水机工作队,更名安徽机械农垦工作队。1950年开始成立修配厂,先后更名为芜湖农具修配厂、芜湖机具修配厂、芜湖铁工厂。1956年3月,由玉生铁工厂、永和铁工厂、复兴铁工厂、兴发祥铁工厂组成的芜湖市第二铁工厂并入芜湖铁工厂,更名为芜湖市船舶厂,后又更名芜湖市江东通用机械厂、安徽省交通厅芜湖船舶修理厂、长江航运公司江东修船厂;1984年1月,定名为交通部长江轮船总公司江东船厂

▲图为 江东船厂旧影


江东船厂1965年1月自行设计与制造第一艘机动船。1970年5月,为适应芜湖与南京、安庆、九江之间客运需要,成功建造一种700客座的长江区间客轮,俗称“小跃进”号,是当时安徽造船史上最大的客轮。该客轮先后建造20多艘,成为长江从九江至南京400多公里区段内的客运主力,上世纪90年代末退出长江客运市场。

▲图为 芜湖港客运站照片

▲图为 江东船厂建造的江芜130号客轮


1970年8月,该厂第一次建造大型船舶,即1500吨甲板驳。改革开放后,该厂逐步将眼光转向国际市场。1987年10月承建4艘1500吨散装水泥船,是当时芜湖市最先为外商造船的企业。到1990年,为新加坡等造船16艘,成为安徽省当时建造出口船数量最多、创汇最多的船厂。

江风船厂

1952年,国营华东内河船舶公司以1.6万元旧币收购森森记船场,同交通部芜湖驳建委员会合并,成立国营华东内轮芜湖分公司保养组,1954年更名为芜湖内河船舶修理场,1958年定名为芜湖市江风船厂

该厂1960年代中期开始建造钢质船舶,建造的民用和军辅船舶远销浙江、湖北等13个省区。1970年6月自行设计制造国内第一艘内河喷水式浅水客轮,被列为安徽省1970年重要科技成果。1984年建成安徽省第一艘14车专用汽车轮渡船。

解放以来,以芜湖造船厂、江东船厂、江风船厂为主体的芜湖造船业实现快速发展。到1985年,全市造船、修船、拆船、船用配套设备等工厂共有22家,船舶建造品种达130多种,产品结构由主造木质、钢质船舶,发展到能制造铝合金船、玻璃钢厂、气垫船等。


领导多关怀

以芜湖造船厂为代表的芜湖造船工业为加强国防建设和发展国家航运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1958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芜湖造船厂,并亲自登上227号鱼雷快艇的驾驶台,在烟波浩渺的长江上疾驰了20余海里。为纪念这次视察,1968年,工厂代号厂名改为荣誉代号五八九二〇厂,直到1972年停用,恢复原代号厂名。

▲图为 毛泽东视察芜湖造船厂


此前,1958年4月24日,朱德也亲临视察芜湖造船厂。

▲图为  1958年5月3日《芜湖日报》报道朱德视察芜湖造船厂


1996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芜湖造船厂。

▲图为 1996年5月2日《芜湖日报》报道李鹏视察芜湖造船厂


2007年9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来芜考察期间视察江东船厂。

▲图为2007年9月10日《芜湖日报》报道吴官正视察江东船厂

(  照片原载于《芜湖市机械工业史》)


蓄势再起航

面对改革大潮,在以芜湖造船厂为首的龙头企业带动下,芜湖造船工业厚积薄发,扬帆起航。

1982年芜湖造船厂转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9年转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2003年,中船集团公司出资在芜注册成立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与芜湖造船厂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管理。2007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同意将芜湖造船厂及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划归芜湖市政府管理。2007年9月,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收购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2015年8月更名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图为 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揭牌仪式


2007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需要,公司启动三山造船项目;2008年项目正式开工;2013年公司陆续迁入新址。

▲图为 三山造船项目奠基仪式

▲图为 芜湖造船厂码头船台全景图


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向河、向江、向海”产品战略,向外借海借地,生产版图进一步扩张。2024年5月,芜湖造船厂(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投产;8月,公司池州智能绿色船舶制造基地项目签约。

▲图为 芜湖造船厂(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园基地全景图


公司能级不断提升。2012年成功建造82000吨散货船并顺利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标志公司具备建造8万吨级船技术水平;2017年成功建造28000吨化学品船,标志公司进入大中型液货船市场;2021年成功交付全球首艘22000吨级混合动力化学品船,填补安徽省双燃料船型和冰区加强级船型空白,获评“2022年度中国船舶工业十大创新产品”;2023年在手订单超300亿元,产值超50亿,均创新高;2024年,公司手持船舶出口交易订单工期已排到2028年。

▲图为 82000吨散货船顺利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作为一家拥有120余年历史的造船企业,芜湖造船厂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39项第一,包括中国第一艘木质鱼雷快艇、中国第一艘钢质导弹快艇、中国第一艘玻璃钢扫雷艇、中国第一艘海上风电运维母船、全球首艘混合动力化学品液货船等,在中国造船史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江东船厂积极实施国际战略,向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各类船舶260余艘。2009年6月,该厂与芜湖长江轮船公司实行资产重组,2017年11月更名为长航集团芜湖江东船厂有限公司,现作为芜湖长江轮船有限公司子公司隶属于招商局工业集团。

江风船厂累计为国内船东建造各类船舶千余艘,产品出口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1996年1月该厂重组,1997年4月整体并入淮南新集集团总公司,成立芜湖大江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芜湖大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图为 江风船厂(大江造船)部分产品


2023年,全市船舶工业总产值超53亿元,产品涉及液货船、汽车滚装船、新能源船、海工船、散货船、特种船和多用途船等品种,并远销至芬兰、德国、阿联酋等国家。


旧址焕新颜

伴随城市发展的脚步,原来滨江而建的造船企业先后退出老城区。

江东船厂、江风船厂原址上空已架起雄伟的芜湖长江三桥,桥下新的现代化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即将建成的三桥体育公园将成为新的城市景观空间。

▲图为 三桥体育公园效果图


芜湖造船厂老船厂地块保护性开发正在推进,随着“老船厂·智慧港”项目开工,该地块纳入“老船厂—滨江公园—雨耕山—步行街—镜湖公园—九莲塘公园—古城沿线”6.4平方公里特色街区建设,成为城市会客厅的一部分。

▲图为“老船厂·智慧港”项目开工仪式


芜湖造船业,正积极拥抱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更多的芜湖造船舶将远航千里,击楫江海!


来源丨“芜湖档案”微信公众号


END





扫码关注我们




安徽档案
安徽省档案馆官方公众号。发布档案信息,宣传档案工作,传播档案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