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档今读丨渡江战役前夕的思想动员

2024-11-12 17:37   安徽  


75年前,渡江战役战前做了充分准备,除了规模空前的支前运动外,思想动员工作也尤为重要。近日,“追梦扬帆忆峥嵘——纪念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长三角档案联展”在安徽省档案馆展出,大量珍贵档案为我们讲述了战前思想动员故事。

安徽积极开展动员工作

  三大战役胜利后,毛泽东主张“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余万部队齐集长江北岸,为横渡长江做准备。
 渡江战役总前委五位指挥员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谭震林(由左至右)的雕像。
  对于如何领导渡江战役,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决定成立渡江总前委,负责统一指挥整个渡江作战,安徽则成为渡江战役的指挥中心。1949年2月11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邓小平任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转为渡江战役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3月22日,渡江战役总前委从河南商丘移驻蚌埠郊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时属凤阳县徐桥乡)。为了便于指挥整个渡江作战,4月初,总前委又从孙家圩子移驻肥东瑶岗村。
  从1949年2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兵团全部和西线渡江兵团大部进至安徽沿江一线,紧张地投入战前各方面的动员和准备工作。
 皖南中共沿江工委作出《为紧急完成迎接大军渡江任务的决议》(安徽省档案馆藏)。
  据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1949年2月20日,皖南中共沿江工委作出《为紧急完成迎接大军渡江任务的决议》,号召沿江军民紧急动员起来,团结一致,为做好一切有利于大军渡江的准备工作而战斗,“目前客观形势极为有利,各地必须不失时机地积极开展各种工作,积极发展力量,为完成迎接大军南下任务,打下雄厚的各种工作基础,特别在我大军开始实现渡江南下时,我们更应抓紧时机积极行动,进行猛烈的发展。但在贯彻这一发展精神时,应该注意目前我们仍然是处于敌后战斗的环境中,在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未变前,仍须随时随地防止敌人可能进行突通外,须建立比较固定的隐蔽的交通站,设立专门的交通,此外并须建立秘密的便衣交通关系”。
  在安徽地方党政支前机构和人民群众的大力协助下,战备工作实现了“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要船有船”。正如解放军指战员们所说,“我军是人民用双手托着渡过长江的”。
为渡江奠定“思想基础”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欢欣鼓舞、斗志昂扬,认为国民党败局已定,便松懈了战斗意志。可是,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渡江作战部队进抵长江沿岸时,面对波澜壮阔的长江和来回游弋于江面的国民党军舰,又产生了不少的顾虑。他们担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渡江作战的经验,难以逾越这“天堑”的阻隔。渡江战役总前委针对渡江部队和地方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组织全军和地方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的思想政治动员和形势、政策与纪律教育。
  “坚决勇猛打过长江去,实行光荣大进军”“不骄傲、不轻敌、不松懈、切实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全军动员起来,争取渡江歼敌的完满胜利”……通过参加此次展览的江苏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渡江动员口号十七条》不难看出,正是各项具体的政策和规定,为渡江南进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肥东瑶岗以后,还开展了对比诉苦、访问穷苦、立功创模、动员宣誓等活动,以此来增强渡江部队“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畏惧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的信心。到临战前,各参战部队情绪高涨,纷纷上书请战,他们都充满了以解放军单一兵种对付国民党陆、海、空三军立体防御的勇气。
  另外,各级党委还针对部分指战员进行了反复的思想动员。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政治部还根据“把部队变成工作队”“着重学习政策,准备接收并管理大城市”等指示编写了《约法八章》《入城守则》等文件下发部队,并组织部队认真学习,增强了广大指战员的政策、纪律观念,为解放军进军江南,加强与地方党和政府的团结,共同接收和管理好城市,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49年4月20日,《浙东简讯》号外(第二期)刊登了《大军云集江边隆重举行渡江南进动员大会》。“在负着解放全中国的光荣任务的人民解放军方面,现在的士气是无比的高涨。解放军的战士们急切地请求着上级迅速南下向江南进军的命令。被胜利所鼓舞的解放区人民,热情地支援着解放军进军,所有长江以北的铁路、公路和乡村中的大路都在抢修中。从鸭绿江到长江边,粮食和民工正随着大军源源南下。沿江的河道已经疏浚,成千上万条船只正等待着把解放军运过长江去。”参加此次展览的浙江省金华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这样记载道。  
号召反戈提供有力策应

  渡江战役打响之前,国民党内呈现出空前的悲观和混乱状态。为了配合渡江作战,江南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地下党组织不失时机地加强了对国民党武装的争取和瓦解工作。同时,江南游击队密切配合渡江部队侦察敌情、搜集情报,给大军渡江提供了有力策应。
  据参加此次展览的浙江省金华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1945年9月底,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奉命北撤后,留下坚持原地斗争的同志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1948年9月15日,重建了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1949年2月3日,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发布《告蒋军官兵书》,号召国民党部队官兵反戈一击,与人民为伍,为解放全中国而战,“在全国解放,蒋朝败亡的前夜……今天你们应当快快选择你们自己的出路了!”并最终成功策动国民党湖州专员公署专员率部投诚。
  在另一份档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1949年2月25日,中共浙江省工委敌工部发布《关于组织县城解放委员会的指示》,其中提到,“国内形势的发展,一日千里,尤其是北平解放的典型,刺激全国人心,许多敌占区域的城市,都有局部和平的酝酿,有的组织和平促进会,有的主张城市不设防,有的派遣和平代表团……他们是欢迎局部和平具有诚意的。尤其是工商界人士更是这种迫切的呼声。针对这种情势,我党应即加强统战工作,扩大民主阵营,团结统一,集中并巩固一切民主力量,发扬政治攻势的效能,去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并准备将来城市的接收”。由此可见,江南各级党组织、游击队在策动起义投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渡江战役的最终胜利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和谈宣告破裂,用战斗方式渡江已成定局。据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渡江集团,在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原定部署,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长江南岸发起强大攻击,渡江战役正式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冲锋,突破长江天堑,吹响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号角。



文:安征 王晓峰



END





扫码关注我们





安徽档案
安徽省档案馆官方公众号。发布档案信息,宣传档案工作,传播档案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