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档今读丨以水兴农,“水韵”江淮

2024-10-09 17:35   安徽  



一座座水库星罗棋布、一条条渠道纵横交错、一片片灌区泽润大地……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几大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农田水利发展夯实粮食保障的基石。


75年来,安徽农田水利建设持续推进,在江淮大地上绘就了气势恢宏的丰收画卷。





淮河安澜泽万家


河流域在安徽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治理好淮河,一直是全省特别是淮河流域人民的强烈愿望。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治淮高潮。

当年舒庐干渠施工建设场景(资料图片)

不管是修水库,还是疏浚河道,土方作业都是重头,当时没有机器,时间又紧迫,只能采取人海战术。但这么多人哪里去找?于是,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想出了“以工代赈”的办法,在沿淮灾区吸收受灾群众建设工程,救灾与治淮相结合,令淮河两岸的民众群情激昂地投入治淮热潮中。一时间,“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妇女不示弱,夫妻共出征”。

这当中涌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例如民工施程昌始终奋战在工程第一线,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当时正好遇上汛期,他不顾安危多次下水打捞建设器材,减少了国家损失。同时,广大妇女也一样积极参加治淮工程并创造了模范事迹。治淮劳模李秀英是安徽颍上人,本是一个足不出户的农村妇女,但在治理淮河中她带领妇女们抬着扁担快跑,一个下午抬断了四根,甚至把肩膀压肿了仍坚持在工地上。治淮特等功臣陈明英、甘彩华在蚌埠圈堤立功,政府还奖给她们每人一头毛驴。

根据当时确定的治淮方案,决定依照淮河洪水地区特点先在上游兴建一批山谷水库。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坝”的佛子岭水库就是这样建成的。1953年,国家又在安徽阜南县王家坝村建起了淮河上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治淮工程中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无疑对农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1956年《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安徽省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所说的,“在安徽兴修水利对于战胜灾害,保证完成增产任务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兴修水利,应该根据各地区的情况进行。在淮北,坡水地区主要是打井和作畦田;窪地主要是开沟、圈圩、挖塘和改种水稻的工程。淮南及江南的丘陵区,主要是兴修塘壩,做好塘堰,拦冲打壩,加高田埂和打井等。山区,主要是修建水库和谷坊工程。圩区,主要是兴建排涝灌溉工程。一切江河堤岸必须按照标准做好加高培厚和护岸保坍工程。”


馆藏档案《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安徽省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封面



精神丰碑淠史杭


随着治淮工程的持续推进,20世纪50年代,江淮儿女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治水构想:利用治淮建成的大别山水库群为水源,通过开挖人工渠道,联通淮河水系的淠河、史河和长江水系的杭埠河,将水引到丘陵岗地,形成一个灌溉面积达千万亩的淠史杭灌区。1958年,淠史杭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淠史杭工程是解放后我国兴建的一项伟大的水利综合利用工程,是安徽省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1991年《关于淠史杭工程水利经济情况的调查》中这样评价道。正如原中共六安地委秘书长、安徽省淠史杭管理总局原局长高冀生在回忆录中这样说,“如果按当时的物质条件,可以找出100个理由不干淠史杭。干,却只有一条理由:老百姓太需要淠史杭了!”没有技术自己学、没有材料自己筹、没有工具自己造……为了实现“人间天河”的梦想,江淮儿女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劈土法”“洞室爆破法”和“倒拉器”等劳动发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1958年开始灌区开发,规划近期灌溉六安、合肥、巢湖两地一市所属的六安、霍邱、寿县、金寨、舒城、庐江、肥西、肥东、长丰、合肥市郊及六安市等11个县市1026万亩耕地。”据上述档案记载,“三十多年来,共开挖大小渠道8000多条,做建筑物6万多座,完成土石方4.6亿立方米。到1990年止,有效灌溉面积达840万亩,从1959年到1990年累计灌溉面积1.88亿亩,累计约增产粮食320亿公斤。

由于水利条件的改善,灌区荒地利用,水田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平均年产量由每亩150公斤左右,提高到每亩400公斤以上。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此外,淠史杭工程还产生了养鱼业、加工业、绿化及流通等产业,是一项效益显著的综合利用工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淠史杭工程的建成使昔日“十年九旱”的贫瘠之地变成了今天旱涝保收的幸福之乡,令安徽省稳居粮食主产省的地位。


今日的淠史杭灌区(资料图片)

目前,安徽拥有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11处,合计灌溉面积1991万亩;灌溉面积1万-30万亩的中型灌区462处,合计灌溉面积1833万亩。大中型灌区覆盖了全省46%的耕地面积、70%的水田面积,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6913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53,为江淮粮仓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水支撑”。




江淮“牵手”终圆梦


在江淮大地上,有一道高高隆起的脊梁,它的名字叫江淮分水岭,合肥市位于分水岭中间位置。曾经的江淮分水岭土壤贫瘠,资源禀赋匮乏,旱灾影响尤为突出,传统农业在分水岭前景堪忧。199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决定。自此,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逐步推进。

这在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1997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的意见》中也有记载,“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紧靠省会合肥和淮南、蚌埠等大中城市,交通发达,通讯便捷,有利于接受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土地、山场面积较大,有待开发的资源较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技术基础,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广大干部群众人心思富、人心思上,蕴藏着极大的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要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认清区情,发挥优势,就一定能够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的步伐。

江淮分水岭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水源和土地资源,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合肥因地处江淮分水岭的独特地理位置,对于该地区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治理开发更是重中之重。“北提瓦埠湖水,东引长江水,南提巢湖水。长丰抓‘西水东调’工程,肥东抓‘引巢济滁’和驷马山‘东引江水’工程,肥西抓‘引巢济淠’工程。逐步完成淠史杭灌区干渠和分干渠以上建筑物的续建配套工程……整修2万口当家塘,增加塘容6000万立方米,同时尽快建设大房郢水库,5年内全面完成长丰杜集水库,肥东袁河水库、众兴水库,肥西磨墩水库等中小型水库配套工程,彻底消灭‘三无’水库。”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1997年《安徽督查(53):合肥市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中这样描述道。


江淮分水岭上丰收忙(资料图片)

江淮分水岭的综合治理,为合肥乃至安徽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些年,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又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牵手”长江与淮河,不仅保障了合肥市生活和农业的灌溉用水,也让“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的美好愿景从蓝图变成了现实。

今天,我们走近安徽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感受安徽农田水利一段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奋斗历程。75年来,江淮儿女不畏艰辛,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水利治理高潮,筑起了一座又一座治水丰碑,从“与水争地”走向“人水和谐”,为安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文:安征 王晓峰



END








安徽档案
安徽省档案馆官方公众号。发布档案信息,宣传档案工作,传播档案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