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获得新生的方式。
情感
生活
2024-03-25 22:38
四川
这是源从本心2024年的第36篇推送
“源从本心而已”
最近在读余华的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其中一篇名为《荒诞是什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里浮现了一个重要的阅读问题,就是用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文学作品是错误的,伟大的阅读应该是后发制人,那就是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里内心迅速地丰富饱满起来。
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阅读问题,它还是一个感受生活的方式。换个角度来看,“先入为主”的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频次其实很高,待人处事几乎“面面俱到”,似乎都在争分夺秒去获得一个结果或者答案。但事实上,所有的东西都会有个过程,我们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再去做些什么。就好像余华所言那样,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让过程去充盈事物本身,而不是从很早之前就被我们去定义或者设置。复盘的第一波安利在2020年里遇到的老贾,他第一次用相对清楚的方式,直观向我分享了这个工具,只是那时所用不多,而近期在《认知觉醒》那本书中再次被“种草”。此时的自己,似乎已经有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每天利用文字去回溯今日,在复盘中将自己重塑,不断获得新知。例如我今天发现,情绪脑又一次战胜了理智脑,带着本能脑开始利用午休刷手机,大大缩短了我的休息时间,有了这个觉察后,我很快梳理出解决办法,用阅读代替手机接管我的“睡前”时间。
我突然很期待明天的尝试,这样空白的感受,谁说不是一种新生呢?昨天,我在车上和Laura聊到了“学习”的方式,我和她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获取知识的方式。我的学习触发大多源于于某件事、某个人、某一刻对我造成的某种刺激,这样的讯号会让我快速获得想要学习的欲望,且身体可以快速跟上去行动。如果说学习原本应该如Laura那样搭建一个又一个框架、建立一座又一座房子的过程,那我可能更多的是在生活的感触中不断绘制不同的“设计稿”,将它们一次叠放在一起寻找重合点,就此来指导自己。正是如此,每天作为设计师的自己就会期待下一次自己所绘制的作品,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能量。去年经历种种的我在某刻与自己做了一次断舍离,用文字的方式去说了无数次再见,或是记录情绪日记,或是书写信件,总之,就是在点滴间不断地告诉自己,很多事情和人已经和我没有关系,不断为自己按下“重启”。渐渐地,我发现生活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从我过去的世界里抽离了出来,重新去建立属于当下的世界。后来偶然的再见,像是小说中一个失忆的人看见了曾经熟悉的人一样,有些波动,但却无法产生共鸣,特别有意思。
总之,时常清空自己,再去填充自己的感觉,真的很神奇!此刻也好,明天也罢,我都非常欢迎到来,因为只要愿意,每一刻发生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