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力弘扬政法优良传统和英模精神,根据市委政法委统一部署,10月28日下午,昆山市检察院开展“75+寻找老政法精神”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新老干警展开了一场跨越岁月的对话,激励新时代干警肩负使命、接续奋斗。
让我们跟随
“75+寻找老政法精神”
寻访组的步伐
走近袁德明同志
面对面倾听那段
检察峥嵘岁月
袁德明,出生于1944年,16岁从军,1982年转业后进入昆山市检察院,曾任昆山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分管经济检察、政工、批捕起诉等工作。
公正办案 护航“昆山之路”
从“小六子”逆袭“第一县”,“昆山之路”最底层的“路基”就是产业。1985年,昆山某国内联营企业建厂,主要生产当时的知名品牌电视机。
建厂不久,一封关于该厂的举报信被投到了检察院,举报厂长贪污、挪用公款等罪名,该电视机厂对于当年的昆山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袁老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王国庆检察长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中间为袁德明)
“必须查清案件,依法办案。”袁老带领同事分头调查,一笔笔核查举报项目资金。在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他们仅用了一周时间,跑了南方等六七个地方,将每一笔款项查得清清楚楚,调查结果显示,该厂长并没有贪污、挪用公款等情形。
案件清楚了,但袁老认为检察工作并没结束,必须公开调查结果,止住流言蜚语,稳定厂内生产。这一为企业立场着想的做法,不仅得到了电视机厂的感谢,也让更多企业看到了昆山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增强了投资昆山、驻扎昆山的发展信心。
艰苦创业 初心不改
至今,袁老还清晰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检察院是和法院挤在一幢破旧的二层楼房里,检察院在左,法院在右,外面有个大院。
▲80年代,袁德明(左二)与同事共同接待上级检察机关领导
报到第一天,门口庄严的国徽在蓝天、阳光下熠熠生辉,袁老想到自己马上要成为一名光荣的检察官,心中激动不已,也正是那一刻,“公正办案,守护百姓”成为袁老走上政法路的初心。
谈起80年代的办案条件,袁老不禁感叹:太艰苦。一支笔、一张纸是办案的全配,找证人做笔录靠双腿走,时常一去一回一天没了。后来条件改善,单位配备了自行车,但仍需花大量时间在路上。即便条件艰苦,却没一人叫苦,大家的心都用在办好每一起案件上。
在基层,袁老他们办的大量案件属于“小案”,不大却也不好办,很多精力都用在了给群众普法和矛盾化解上。从检22年,袁老办案都会考虑到案件当事人及其家属的情况,始终坚持办案不能只讲法不讲情,更不能只讲情不讲法,法与情的统一从来不能生硬分割。经袁老办理、审核的案件均收到了很好的反馈效果。
在与袁老面对面交流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质朴的初心,在岁月洗礼中,纯净而火热,像极了当年报到的那个艳阳天。
赓续“新”力量 奋楫再出发
▲袁德明在会上与青年干警交谈
座谈会上,袁老多次亲切嘱托青年干警:要珍惜当下,不忘初心,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走好新时代“昆山之路”。
▲袁德明与青年政法干警合影
时代更迭
一代代检察人
初心不改、砥砺耕耘
寻访后
青年干警这样说
干警感悟
徐有加
刑事执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这次寻访老政法精神的活动给我带来的感悟很深。袁检讲到自己16岁参军入伍,在冰天雪地里从事侦听工作经历,也讲到自己转业到检察机关后如何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实现法理情的统一,让我收获颇丰。时代在改变,但正如袁检最后强调的那样,检察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永远不变的。
陈子月
政治部科员
通过袁检对工作经历绘声绘色的讲述,我们充分感受到他始终坚守初心,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政法人的忠诚与担当。这样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也是我们青年干警的模范表率。我将铭记袁检的谆谆教诲,汲取力量,不负重托,传承老政法精神,努力践行一名检察人的初心和使命。
曹玉彬
办公室科员
袁检在分享心得时,深情回顾了往昔岁月,那时他们仅凭简陋的纸张和铅笔,便完成了繁重的任务。这激励我保持艰苦朴素的精神,创造更多价值。从以往的传统方法到如今的技术革新,袁检工作的每一步都见证了检察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新一代检察人,我将把袁检的宝贵经验和殷切期望铭记于心,勇担重任,不断发扬老政法人勤勉奉献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