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护民生丨"孙子"出事?保健品神效?小心!

政务   2024-11-18 18:19   江苏  

“爷爷,我撞人了,我喊朋友去家里拿医药费。”

“奶奶,您的健康报告有问题,交点费用,我帮您订保健品。”

……

电话求助的背后究竟是谁?上门取钱的真是孙子的朋友吗?“神奇保健品”确有奇效?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频频利用老年人“爱孙心切”的心理和对健康的关注,以推销产品、紧急求助等方式,向老年人实施诈骗。

今天,小编带大家识破诈骗分子的“七十二变”。





案例一:警惕“假孙子”出没

“我是您孙子的朋友,他把人打伤了,我来帮他取10万元赔偿金,您放心,给钱他就能出来!”
2024年6月,小宇(化名)通过某聊天软件搭上一伙诈骗分子,该诈骗团伙通过假装“孙子”的方式,以出事需要赔偿钱款为由,诱骗老年人用现金支付“保证金、赔偿金”等。一旦老人相信,小宇便根据上线指示冒充孙子朋友、公检法工作人员等上门接洽、取走现金。短时间内,小宇帮助上游诈骗分子取得24.8万元,自己从中获利12500余元。

案例二:“保健品公司”喊你兑奖?别信

自2022年3月起,小伟(化名)、小超(化名)通过投放保健品电视广告吸引老年人拨打咨询电话。他们夸大所售产品疗效,编造老年人中奖信息,宣称因其已中奖,充值三千元便可享受本来一万元的会员资格,还能获得价值上万的赠品,以此诱骗老年人缴纳会员费。随后,再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将实际价值低廉的产品寄给被害人。
之后他们会继续向“会员”寄送虚假宣传资料,还以虚构的产品委员会领导身份致电“会员”,高价推销无任何保健食品或药品批准文号的普通固体饮料,骗取更多款项。通过以上方式,小伟、小超共骗取以老年人为主的110余名被害人41.5万余元。


如何守好养老“钱袋子”?

检察官带你

破解“千层”诈骗套路


套近乎,博取信任

通过假冒亲友、权威专家或宣传健康产品等方式接近目标,利用老年人对亲情、健康的关注,迅速建立信任,削减防备心理。

制造紧张或焦虑情绪

以突发事件(如亲友出事)或健康问题(如疾病风险)为由,夸大后果或强调紧迫性,迫使受害人情绪紧张,降低判断能力。

步步深入,诱导加码

取得初步信任后,进一步通过伪造信息或身份(如冒充领导、专家)加强可信度,针对受害人心理弱点持续诱导追加付款。

迅速失联,规避追查

一旦受害人产生怀疑或外界介入,立即切断联系,隐藏身份,给受害人挽救损失制造障碍。

检察官提醒:


诈骗手段频翻新,提高警惕莫侥幸;

灵丹妙药勿轻信,科学养老才可行;

中奖消息别当真,天上不会掉馅饼;

“孙子”来电求帮助?不急给钱先冷静;

付现汇款全是局,联系亲属辨真伪;

一旦被骗莫着急,赶紧报警护权益;

科学理性防诈骗,平安幸福享晚年!


来源丨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检察部
编辑丨姜梦莉

昆山检察在线
昆山市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