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就业的保障,是群众就业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宣威市落水镇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构建产业发展平台,持续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时下落水镇的3000多亩白及已经采挖结束,在灰硐村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白及加工车间内,十多名工人正忙着对白及进行清洗、脱根、挑拣、切片,大家分工有序、各司其职,经过一道道工序,白及“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上喜闻乐见的初加工中药材。村民吕培仙在厂里已经干了很多年,她不仅负责基地管理还自己育苗销售。
灰硐村村民吕培仙:早上8点钟上班,中午下班回去我还可以照管家,下午2点钟上班,6点钟下班,离家也不远,十多分钟的路,很方便。
落水镇2019年引进宣威市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灰硐村流转土地种植白及中药材,除了公司的正常用工以外,公司还积极健全利益分配机制,竭尽全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就业赚钱的机会,保障群众就业增收最大化。
宣威市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光早:公司目前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模式,除了自己种以外,还积极发动农户参与种植,同时按照“低位保价、高位市价、以质定价”原则实行保底收购,真正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由于“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机制的引领,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群众也有了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批群众主动奔赴基地管理、种苗供应、白及收购和初加工等各个环节中的就业岗位,有效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
宣威市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光早:企业今年种植白及3000亩,产值预计在6000余万元,带动农户500余户,带动务工3万人次以上,明年还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会进一步带动更多人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下一步,落水镇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继续做足特色产业文章,提升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就业渠道,积极引导群众就近就业,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就业的幸福感。
文/图 杜星 陆大宗 何茜雅 罗庚
责任编辑 符开红 浦亚青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