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刊播宣威新闻
宣威“虎头山·云间红”长征文化公园开园
集镇红旗猎猎,周山松柏挺立。在红色文化的深厚版图中,来宾虎头山作为一片浸染着革命热血的红色沃土,始终散发着独特光芒。1月22日,宣威“虎头山·云间红”长征文化公园正式投入运营,翻开红色传承崭新篇章,竖起一座全新的红色地标。
公园坐落于云南省宣威市来宾街道虎头社区,是以虎头山战斗遗址为中心打造的长征文化公园,总建设面积达34万平方米,覆盖区域约4平方公里。1936年3月,红二、六军团在虎头山一带与滇军展开激战。此次战役是红二、六军团在云南长征途中规模较大而且比较激烈悲壮的一次战役。
公园以虎头山战役为核心灵魂,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融合红色教育+农业产业+乡村旅居三大主题,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片区、战斗遗址保护区、广场和荷花塘片区、红军村片区等内容,串联红色研学、党建团建、非遗体验、战地文化、乡土风情、特色餐饮、传统手作、亲子游乐等业态布局,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感受红色岁月、亲近乡野田园的开放式文化主题公园。
“虎头山·云间红”长征文化公园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鲜明的红色基因,通过对虎头社区虎头村、高家村等红色资源富集的村庄进行红色元素植入,实行整体规划、整村改造,打造红色研学培训基地,利用闲置房屋改造成为咖啡厅、书吧和茶社等业态,因地制宜将虎头山战斗遗址、战地指挥部旧址、战地卫生室旧地等一批红色旧址建成红色教育的“实景课堂”,通过实物观看、鲜活讲解、互动体验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用红色文化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提升红色文化宣传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
从选址、规划到项目立项建成,来宾街道积极协调,事必躬亲,多次实地考察,深入调研,让“虎头山·云间红”长征文化公园在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红色沃土上扎根。“挖掘好、保护好、建设好,更要利用好、融合好、发展好。”来宾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虎头山·云间红”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来宾文旅发展版图的重要支点,要以正式运营为节点,全力以赴答好园区发展“后半篇”文章。
“虎头山·云间红”文化主题公园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地,更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地。下一步,来宾街道将继续做好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充分挖掘来宾虎头山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元开发旅游新业态,推动“红色教育+农业产业+乡村旅居”深度融合,打造成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历史教育和红色研学基地,持续擦亮曲靖“红色沃土”名片。
宣威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云南宣威火腿产业集群发展释放新动能
“前不久,我们以29800元成交了一支火腿。这不仅是一支火腿的价格,更是对宣威火腿品牌的认可和肯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感受到了宣威火腿这个品牌的价值。”采访中,宣威市浦记火腿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浦恩勇在宣威火腿产业园对记者说。
作为较早入驻宣威火腿产业园的企业之一,云南老浦家火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但设置了时尚大气的火腿展示厅,还将加工车间也放进了园区。“我们在火腿产业园投建了年产12万支高品质黑猪火腿控温控湿生产线、日产黑猪火腿饼100万枚生产线和熟食火腿、火腿罐头、香肠、午餐肉等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云南老浦家火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杨惠团介绍,作为一家集乌金猪选育、生猪养殖和火腿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老浦家”已经尝到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甜头,对未来宣威火腿产业的发展壮大充满信心。
宣威火腿被誉为华夏三大名腿之一,以色、香、味、形俱佳著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宣威独特的温带立体气候,含有乌金猪血统的猪种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造就了宣威火腿清香浓郁、鲜美可口的独特风味。传承千年的火腿制作技艺在2011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多年发展,宣威火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荣誉。
“宣威火腿,有很多企业在运营和销售,也有很多农户和作坊在生产,但品牌只有一个。”这是每一个宣威人的共识,宣威火腿产业园正是基于集群发展,合力推动宣威火腿产业释放新动能而规划建设的。
近年来,宣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把宣威建成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加工基地的定位,积极探索实践“文化+旅游+工业”发展模式,打造集火腿文化展览、企业生产加工、产品展示销售、游客品鉴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食品产业园,实现宣威火腿“产地园区化、产品系列化、品质高端化”。
目前,投资4.5亿元建设的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全部完工;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宣威火腿博览馆建成开馆,火腿文化旅游接待中心、产品交易展示中心投入使用;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建设的宣威火腿及肉制品质量检验检测实验室揭牌运营;引进16家企业签约入驻,生猪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项目完成规划设计,用地手续目前已获批,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屠宰生猪150万头,综合产值将突破100亿元。(邱艳霞 孙艺恬)
宣威市格宜镇开展2025年迎新春文艺演出活动
1月20日,曲靖市宣威市格宜镇开展了“金蛇迎春、春满格宜”2025年迎新春文艺演出活动。
活动现场,表演者们通过动感的舞蹈、悠扬的歌声、深情的朗诵,以及充满地方特色的乐器表演,以极具活力的表演方式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现场还设置了迎新春写春联和抽奖环节,为新春文艺演出增添了更多欢乐气氛。
现场群众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在共享欢乐的同时,还能感受文化的魅力。(田梅)
宣威市卫健局组织开展国家急救日公益培训
云南宣威:坚定信心抓落实 凝心聚力促发展
1月10日至13日,宣威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威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的工作,确定了2025年的发展思路,要求坚定发展信心,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实干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宣威实践而努力奋斗。
2024年,宣威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对曲靖“六个走在前列”要求,聚焦建设曲靖副中心城市目标,全力以赴守底线、强支撑、增动力、促发展,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发展答卷。2025年宣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经济增长5%以上;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进一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曲靖市下达的目标。
宣威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充分肯定了宣威市人民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之年。宣威市人民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一中心两区一基地”奋斗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打好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宣威实践。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持续发力,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宣威建设曲靖副中心城市,以及宣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三大优势”叠加,宣威发展潜力巨大、后劲十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威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深入协商议政,共商发展大计。2024年,宣威市委、市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建设曲靖副中心城市为牵引,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重要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不懈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有力有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宣威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带领全体政协委员,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思想根基筑得更牢,坚持以服务中心大局为重要原则、履职焦点对得更准,坚持以广泛凝聚共识为中心环节、人心力量聚得更齐,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奋斗目标、服务为民走得更宽,坚持以加强自身建设为重要保障、能力素质提得更高,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宣威实践中彰显了政协担当、展示了政协风采、作出了政协贡献。2025年,宣威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高站位强化凝心铸魂,以更优履职服务中心大局,以更大平台深化团结联合,以更新举措深耕协商主业,以更高标准推进固本培元,以高水平履职服务宣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晏廷勇 沈瑜)
宣威销毁8000余件非法烟花爆竹
责任编辑 符开红 浦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