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新年,街上悬挂起大红灯笼,门窗前贴上对联年画,超市里堆叠着年货,浓浓的过年气氛都会让我们瞬间燃起对生活的期待和希望。
新年就像是一处温暖驿站,不管过去一年里过得如何,我们都能在此停下脚步,抚慰躁动不安的灵魂,以新的面貌重新出发。
新春伊始,让我们抱着这些期待,寻找对生活的热爱。
“回家,赏冬樱看雪景”
春节临近,“回家”成了1月份的关键词。寒冬里的晴朗日子,冬樱开得灿烂,为小城增添别样浪漫。
雪一来,宣威就换了模样。雪花一片一片,落在远山的脊上,落在松树的尖顶上,落在念乡人的心里……
“春天的信号挂满枝头”
蛰伏了一个冬季的生命悄然盛放,感觉还没从湿冷的冬日缓过劲来,一夜之间,春意已充溢小城。
宛水公园、美奂广场海棠花开成一片温柔的海。东山林里,松鹤古寺,红墙瓦黛间一株玉兰静静绽放。
“三月三,赶东山”
三月微风拂过,春樱盛开如云,街道旁,或粉或白的花朵热烈灿烂。
三月三到,踏春赏景,携家人好友出游,赴一场属于宣威人的东山之约。
“宣威春菜有点野”
食过春菜,方知春味。野菜就是这个季节里必须吃上一口的时鲜,对于爱吃的宣威人来说,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刺脑包、小苦蒜,椿,花椒叶、牡丹花、棠梨花、核桃花、苦刺花......宣威人要把春天吃进嘴里。
“杜鹃花开,浪漫满坡”
杜鹃是中国三大自然野生名花之一,也是宣威市的“市花”。每年三月到五月,恰是杜鹃花的花期。
宣威宝山戛立村,漫山遍野的杜鹃此时正竞相绽放,红的、紫的、白的、粉的、大团小簇,枝枝坠锦,朵朵流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5月的尾巴,普立乡朱家箐,4000亩杜鹃已经悄悄开遍了山坡,漫山繁花在山风中飘着清香。
“清凉宣威,回家避暑”
6月,清凉宣威上线。
几场雨后,金月湖的水位开始恢复,草变绿,树变青,水鸟在远处翱翔,湖面波光粼粼。散步的,遛狗的,拍照的,发呆的,金月湖的草地上又“长满了”宣威人。
“在火把节,赴一场夏日盛宴”
7月,宣威人迎来一场跨越千年的火之盛宴——火把节。夜幕低垂,万籁俱寂之时,乐丰的夜空被点点火光点亮,那是希望的火种,更是彝家人对生活的热爱。
时晴时雨的夏日,亭亭而立的荷花,开满一池的风情。在酷暑之下中,来宾、龙场的荷花留下一抹清丽的俏姿,四溢的荷香,与远处偶尔传来的蝉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夏日的交响乐。
“盛夏收场,秋意初漾”
马房湿地的水葫芦荡漾着一片盛大的紫,东河拾光公园的荻花带着秋的浩荡诗意登场,怎能不对宣威充满留恋。
“风里,有了丰收的味道”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九月,丰收的喜悦渐渐漫上宣威人的心头。
向日葵迎着太阳灿烂,紫的、绿的、红的葡萄蓄足糖分,万寿菊汇聚成金色海洋,稻花在田里酝酿着一场盛大的丰收。
“一场秋景,读懂宣威的浪漫”
山水如墨染,云雾绕着村庄,缥缈诗意,秋日的普立便是古人口中的“千里江山图”。
季节变换,宣威山间的林木开始变换色彩,红叶娇嫩、黄叶鲜亮、绿叶苍翠,山林犹如撒金的红色锦缎,漫山遍野热闹非凡。
“落叶纷纷,秋风刮过田野”
秋末初冬,榕峰东路的银杏正在肆意飞舞,仿佛是为了迎接冬的到来而向秋日精心准备的告别仪式。
西泽乡,随处可见橙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在蓝天、瓦屋、竹叶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
越冬的红嘴鸥展翅翱翔于蓝天碧水之间,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冬日里的点点繁星。
“一年结束,吃顿杀猪饭吧”
“杀猪饭”这三个字,蕴含了宣威人最浓烈的乡愁。在外的人盼着回家,在家的人盼着团圆,这是春节前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在你笑我闹中,用一头猪完成了一群人的相聚,铺满了过年气氛。
建设街的灯笼一挂,城区大街小巷充斥着红色的喜悦,华灯初绽,繁华璀璨,这一年,画上圆满句号。
一年有一年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
来源/宣威融媒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 符开红 浦亚青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