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命带着希望降临,家庭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产后抑郁却如无声的“阴霾”,悄然笼罩着不少新手妈妈。据相关统计,产后抑郁发病率在7.4%-37.3%之间,不仅严重影响产妇健康,还对新生儿成长不利,这一问题亟待全社会关注。本期节目,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产后抑郁。
李佳初为人母,对她而言,生活如同被按下“突变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曾经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的她,在产后却陷入了沉默寡言的状态,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
丈夫:孩子出生后,她就不太爱说话了,经常一个人发呆,有时候还偷偷掉眼泪。照顾宝宝也变得手忙脚乱,以前她是个很有条理的人。
李佳:我看着宝宝,就觉得特别无助,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起初,家人以为李佳只是产后身体虚弱、劳累,并未太在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情况愈发糟糕,不仅拒绝给宝宝喂奶,还陷入深深的自责,常常彻夜难眠,情绪也愈发低落……家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忙带她前往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产后抑郁。
宣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马丽:很多产妇产后会莫名情绪低落,对原本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劲,还总觉得自己孤立无援。这些症状如果持续存在,就需要警惕产后抑郁。
医生指出,产后抑郁绝非普通的情绪波动,而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情绪障碍,是生育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并发症。它不仅扰乱新妈妈日常生活,还可能破坏家庭关系,阻碍婴儿健康成长。典型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孤独感加剧。症状持续时间不一,短则3-6个月,长则1-2年。
宣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马丽:产后抑郁诱因复杂,生理上分娩后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影响情绪,心理上产妇面临睡眠不足、育儿压力和角色转变等问题。此外,家庭关系不和谐、社会支持不足及既往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诱发,其中激素水平大幅波动,加上照顾宝宝导致睡眠不足与角色转变带来的压力,若家人不理解协助,更易引发产后抑郁。
面对产后抑郁这一严峻的挑战,目前主要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科学有效的应对方式。
责任编辑 符开红 浦亚青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