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至,万物始生!​愿你不负春光!

百科   2025-02-03 18:18   山西  

2月3日

我们将迎来

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春

立,是“开始”之意

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乃万物起始

一切更生之义也

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

已开启

在传统观念中

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春风十里

人间安暖


立春过后
苦寒渐退
风和日暖
鸟语花香的春天
真的来了

立春
读春日之诗
赏春天花鸟
岂不美哉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南宋)马麟 《历朝画幅集册 暗香疏影》 局部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二月踏青 局部》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隋)展子虔《游春图》


汉宫春·立春
南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立春岁首在传统文化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大的祈岁纳福、驱邪禳灾
除旧布新、迎新春等庆典
均安排在立春日
及其前后时段举行
这些民俗也一直遗存至今

咬春、报春

万物萌生

报春


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

一个人站在田间敲锣打鼓(找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着迎春的赞词,到每家去报春,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或迎春帖子(或众农家敲锣打鼓将小孩拜请回家,摆上果品春盘在案等待春的到来)。

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其意在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













咬春


明《酌中志》里说:“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咬春”取的是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现在多是吃春饼和春卷。简简单单一个咬,不单是动作,更在人心底埋下了一种吃得了苦、扛得住风雨的韧劲儿。





打春


立春时节,还有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的习俗,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立春时,民间制作春牛,鞭打之,意在提醒人们要抓紧春耕生产,莫误农时,同时也祈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立春还要捂


捂春


冬天人们都已经习惯了穿着棉衣过冬,为的是保暖,但是到了春天时候,温度很不稳定,时冷时热容易感冒,最好穿厚一点。



润食


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可以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立春至 万物始生

水暖三分

前路风新日暖

皆可期待


一年之计在于春

愿你不负春光

不负梦想

(来源 :劳动报 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

化学人生
~人生如化学 化学悟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