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到来
冷空气依旧频繁
安徽已“预约”两股冷空气
“冰冻”模式加强版要来了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为频繁,气温呈现起伏状态,中东部地区雨雪天气稀少,“干冷”模式将持续。
17日开始,冷空气从东西两路分别南下,东路弱冷空气17日至19日影响中东部地区,西路较强冷空气率先影响新疆,17日至22日东移南下陆续影响我国其他大部地区。这两股冷空气带来的降温总体不强,但由于前期气温回升幅度有限,17日后多地气温又将降至常年同期偏低水平,长江以北部分地方气温还可能再创立冬后新低。
具体到界首
↓↓↓
据界首气象台预报
未来一周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
17-18日受弱冷空气影响
平均气温将下降2~4℃
21-22日又有一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市
平均气温将下降3~5℃
22日早晨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
关注重点与建议
1.近期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偏差,加之当前正值团雾和大雾高发时段,需注意交通安全。
2.当前冷空气活动频繁,17-18日和21-22日有两次弱冷空气降温过程,早晚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请注意增添衣物,谨防感冒。
面对降温
保暖系穿搭自然不能少
那么问题来了
究竟怎么穿才更暖和?
最近
#为什么羽绒服里面穿短袖更暖和#
#为什么羽绒服里穿薄点才暖和#
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
也让无数网友惊呼
学到了“冷知识”
羽绒服里穿短袖
才暖和?
其实,“穿得越多越暖”是一个误区。穿衣保暖的关键在于有一定的厚度,并且有足够的空气层。
空气层是指衣服和人体之间含着空气的间隙。由于人体不断散热,会把空气慢慢加热,此时,空气便起到了保暖层的效果。
那么,是不是层数越多,衣服里存的空气就越多,整体的保暖性也就越强了呢?也不是!
我们可以把人体想象成一个圆柱体,衣服件数越多时,每件之间会出现新间隙,新间隙又能容纳空气——最终就会造出一个很厚重的空气层。
事实上,当空气层太厚时,从内至外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温差,而这就会导致空气流动产生“热对流”。一旦发生了“热对流”,热量的流失反而会更快。
除了温差导致“热对流”,层数太多还会把空气层挤薄。当层数超过某个值后,衣服层与层之间的空气存量反而会随着衣服层数的增加而减少。
特别是在户外走动时,衣服随着身体动作出现相互摩擦、挤压,这会加速衣服间空气层流动,加剧热量散失。
“三明治”穿搭
更保暖
1.外层选择羽绒服、棉服、羊绒大衣、冲锋衣等有一定抗风能力的衣服,如果衣物本身可制造空气层更佳。
2.中层采用柔软、蓬松的摇粒绒、抓绒、薄羊绒、羽绒内胆等再制造空气层。如果外套本身就比较保暖,且比较抗冻,可以直接去掉中层。
3.内层选择吸湿透气的贴身保暖内衣、速干衣、瑜伽衣等,可以迅速透湿透气,避免湿气在衣物内积攒,影响外层的蓬松度降低保温性能。
保暖系穿搭
可不是靠硬堆层数
掌握好“三明治”穿衣法
才能舒舒服服
从头暖到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