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泗州】赤山有赤子 记忆永流传

旅行   2024-09-19 22:41   安徽  


赤山有赤子 记忆永流传

严兆福

惠友乾同志家住赤山,热爱赤山,爱写赤山故事。他是积极弘扬乡土文化的热心人,在赤山地区,也是个文化名人。他不仅参与编印惠氏宗谱、修建惠氏祠堂,还带头发起成立惠氏燕翼文化研究会,2011年参与编写《山头镇志》,2022年他又编辑出版了《惠氏燕翼纪事》一书,从这些事情足以看出他的写作水平和办事能力。

最近,惠友乾同志又编辑《赤山记忆》一书,送给我一本清样,我看后大为惊讶,因为这本书收集了赤山地区许多被岁月尘封了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鲜活的故事。这本书全面反映了赤山的古今,涵盖了赤山地区的政治、文化、历史、地理、人物、教育、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神话故事、传奇故事、革命战争故事、革命斗争史、民间传说、民间文艺、名胜古迹、自然和人文景观,宗祠庙宇、姓氏源流、地名考证、古今诗词、图表照片等,内容极其丰富,简直就是一本赤山地区的百料全书。可以说一书在手,了解赤山近代史。
阅读此书如同聆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历述赤山地区的人文历史,诉说着家乡的前世今生,记录社会演变和发展的文字文章。国家为史,地方为志,宗族为谱,个人为传,这四方面互为印证、互为补充,成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没有那些写史、存史、传史的历代先辈们的贡献,历史将是一片空白。可以说《赤山记忆》这本书就是记述家乡历史的志书,他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唤醒了人们对家乡的记忆,传承了家乡的文化遗产,延续了家乡的文脉,留住了生活的记忆,弘扬了先进文化,铭记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充分展示了乡音、乡风、乡德和乡愁。既是家乡人,应知家乡事。对家乡了解不多,感情就不会深,知家乡、爱家乡,回报家乡,这才是赤子情怀。
读了《赤山记忆》,等于重温家乡历史,你就会发现家乡的历史文化如此五彩斑斓,家乡的自然风物,如此绚丽多姿。你就会感到自己突然变成了家乡的文化人,知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本书文化底蕴丰厚,是研究泗县地域文化的重要资料。

惠友乾同志从军多年后,回乡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在从小学校长的位子退下来后,退而不休,一直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文章;他特别对地方文化研究情有独钟,在编这本书时,为征集各类资料,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为了弄清找沟“侯氏牌坊”的来龙去脉,他骑上电动车两次去江苏凌城找到侯氏后人了解材料,询问七十岁以上老人二十多人;为了找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张广东的材料,他找了十多个人,找了好几个单位,甚至到安徽日报社去查找,由于时间久远查找困难,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花费半年多时间找到了报纸的原件。
历史资料必须真实可信,书中好多材料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绝非闭门造车之事。因为查找资料面广人多,处处求人,他费尽心思深入民间调查,从志书和个人著作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寻根问底,直至水落石出。他不怕麻烦,凭着热心,自费调查材料、打印书稿、出版书籍。因为出这本书,他费尽了周折,可以说是一次拼毅力的马拉松长跑。终于他集腋成裘,用心血浇灌的鲜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为家乡送上了一份文化大礼,这就是对家乡的回报,对社会的奉献。

(惠友乾《赤山记忆》书稿)

惠友乾同志凭一己之力完成了一部30多万字散文集,他把赤山地区乡贤们的精神财富转变为社会文化遗产,流传于世。他剪取家乡时光的碎片拼接成锦绣花絮,标注出美好的家乡;他用执着的精神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精华;他用润物细无声的奉献精神,默默担当起乡土文化的传承,充当家乡的文化使者。惠友乾同志应是新时代的乡贤,他用平凡的爱,宣传家乡的文明,为地域文化增光添彩。
《赤山记忆》是一本知识性、趣味性、史志和文艺兼备的好书,但愿通过此书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家乡赤子为家乡出力。我代表同乡们为这本书点赞、为惠友乾同志的赤子情怀点赞。
最后,祝愿我们的家乡英贤辈出,永远闪耀着时代的风采;祝愿家乡的历史文化如奔腾的江河川流不息,让家乡的美好记忆刻骨铭心,流传千古。                     
2023年10月6日

严兆福,原在泗县种子公司工作,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拂晓报社、泗县人民广播站通讯员,退休后为泗县老年社团组织主要领导成员。数十年同时任泗县老年大学教务主任、泗州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泗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泗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为泗县及皖北地区的文化名人之一。

(鸣谢)“乡土泗州”每一点进步,都有锦绣华庭诊所的默默付出。十多年来,为抢救性记录泗县民间文化,我们走遍泗县,从瀚如烟海的史籍典章中寻找“泗州”“虹县”元素,无怨无悔的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热情,而所有费用都来自锦绣华庭诊所的大力支持。



乡土泗州
一个有深度、有情怀、有见识的泗县人文公号,致力于展现吾乡吾土悠久的历史、文化、民俗,致力于本土文化的抢救挖掘、整理研究;维系乡情、记住乡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