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黛西
周末临时开了个逛聊直播,和你们一起云逛了法国里尔。
看到弹幕有人说,还是自由职业好,一边玩着,一边就把班上了!
类似的话,之前也有朋友跟我说过,她说你看你工作时间灵活,不用伺候老板,工作也不耽误出去玩,羡慕两个字抠烂了!
估计很多人都会这么觉得吧,几个我看着长大的00后姑娘,理想职业就是当博主,要么自己开个甜品店,据说这是现在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
想起来之前刷到一个张雪峰的视频,有个姑娘连线张雪峰说,我什么专业都不感兴趣,就想毕业开个甜品店。
张雪峰说孩子,你想得有点简单了。
不是说启动资金,钱是最好解决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真正的难题都是钱解决不了的!
张雪峰说,我也开过饭店,最难的是选址,是怎么拿到卫生许可证,拿消防安全证。
店开在哪条路上?你会选址吗?
选在客流量大的地方,店面租金就贵,每月固定成本压着你。
你想省点租金,就只能开在人少的地方,营业额就上不去。
你的厨房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拿到卫生许可证?
你的店铺吊顶要达到多高,才能满足消防安全许可?
办这些证可太难了!
他还说了个细节,当时开饭店时候,只有他和厨师两个人,最怕的就是生病。
因为一旦他病了或者厨子病了,店就得关门。
关上两三天,人家就以为你这店倒闭了,或者你的店有啥问题。
太难了!
这番话很好解释了“自由职业”的特点。
很多人以为,自由职业最大的特点是自由。
实际上,自由职业最大的特点是朝不保夕。
经济好的时候,大家兜里有钱花,你就有钱挣;
经济下行的时候,大家钱包瘪瘪,你就没钱挣。
你甚至不敢“放心”地生病,也不能完全放下工作去休假。
看上去是工作不耽误出去玩,其实是出去玩也放不下工作,从此再没有“下班”一说。
自由职业的另一大特点是盈亏自负。
以前做金融的时候,出差标配四星以上的酒店,半夜点夜宵都是米其林餐厅的外卖,反正是花公司的钱!
现在自己做博主,成天跟小伙伴们念叨省钱省钱。
因为成本自担,盈亏自负,全季酒店是出差最好的归宿。
很多人对这个世界存在两个认知偏差,一是看别人做啥都很容易。
前段时间,一个很久没见的老同学要请我吃饭,他说想做视频号或者小🍠,让我传授下做自媒体的经验。
我说不如这顿我请你吧,你给我传授下你们保险行业怎么做,你是怎么做到了现在的位置?
他说这从哪儿说起啊,这不是一顿饭能讲明白的!
那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媒体是一顿饭可以讲清楚的?
因为看别人做事,都觉得简单得很。
她不就是码码字,拍拍视频吗,我也会!
码字和拍视频,的确是人都会。
问题是,码的字别人爱不爱看,拍的视频别人愿不愿意点赞传播,又完全是另一回事儿。
所有行业都是如此。
看别人做餐饮生意红火,食客络绎不绝,老板只需安排好员工,坐那儿等收钱就行了。
实际上餐饮业不仅是做饭,还涉及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员工培训和管理、卫生和安全规范、客户服务等等等等管理运营工作。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生意。
而你的所有固定成本,租金,工资,水电费,折旧费,不会因为你生意不好就少支出一些。
另外那么多的餐馆,竞争激烈,你怎么吸引留住客户,怎么做出特色,这也都是挑战。
你需要不断创新菜品、改进服务,才能保持竞争力,脱颖而出。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假如一个行业既轻松又好赚钱,那一定会有大量人涌进来,这个赛道就会卷起来,也就不再那么容易做了。
人对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认知偏差是,别人的生活更精彩。
现在的社交媒体时代,大家都有一个做人原则:再苦不能苦了朋友圈。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在有选择性地“记录生活”,你只看到了ta希望你看到的那一面。
这一面不见得是假的,但一定是不全的,就像从一部电影里拿出最美好的一帧给你看。
就像博主们喜欢晒出精致的早餐,惬意的旅行照片,母慈子孝的带娃瞬间。
看了她们的生活,再看看自己的日子,会觉得怎么我活得这么窝囊。
其实一个旅游博主,会在同一地方从各种角度拍摄上百张照片,精心挑选几张出来,花几个小时编辑美化,才有了你看到的那些美得毫不用力的照片。
一个美食博主,看似每天在烹饪享用美食,实际上为了出一张完美照片要反复摆盘、调光、甚至重新做,看似不经意撒上几片新鲜薄荷叶的菜肴,可能是试了十几种摆盘,拍了上百张照片,而拍摄过程中,美食可能早就凉透了。
屏幕前的“松弛感”,背后其实是一种“紧绷的松弛感”。
而平淡真实的生活,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只不过少了滤镜和摆拍罢了。
众生皆苦,只不过每个人承受的那份苦,是不同形式的苦。
你羡慕别人生活的时候,别人也很羡慕你的生活。
黛西
📍🛒 黛西好物推荐
📍📹 你可能还喜欢看
不开打赏,喜欢请转发+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