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这三部片绝了,刚好给娃寒假看,不允许还有人不知道!

教育   2024-12-23 20:21   北京  


文|黛西

小时候放寒假了,就爱搬个板凳,焊在电视跟前看。
现在网上资源多了,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10分钟看完一部电影,3分钟讲完一本书,人也越来越没耐心了,刷短视频都得倍速快进。
全世界的娃马上就要(砸)(手)(里)了,我寻思找几部片儿分享给你们,有营养,且娃能看懂的。
找来找去,发现还得是央视片儿届铁打的顶流。
今天和互联网姐妹们,分享三个我很喜欢的央视科普片吧,把科普片拍得像动画片一样,把知识讲得好玩儿又好懂。

三部片子都是请出一位大咖,给娃讲科学。
三位大咖是门捷列夫、巴斯德牛顿给娃讲化学、生物学和力学。

知识浓度极高,一集25分钟,全程无尿点,上小学的娃都可以看,大人陪看也不无聊,年龄上不封顶。
不是广子,央视不可能找我宣传,在央视网站和央视频 App上就能看,公号后台对话框回复“央视片”也可获取观看,完全免费。

1. 《门捷列夫很忙》

 7岁+ | 元素周期律 化学发展史 
门捷列夫忙啥呢?
他忙着去北极探险,北冰洋的一条海底山脉,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他还一个人坐着探空热气球去3000米的高空收集气象数据。
他设计的箱包,在当时的时尚界也是小有名气。
这是这部片子的开头,几句话让人哇了三次,原来这位化学大师,还是个跨界选手。
解说语言没有那么一本正经,娃听着不犯困,还能记得住。
如管活泼的金属元素叫“暴君”稳定的金属元素是周期表上的“贵族”,不只因为性格高冷,还因为它们通常都很贵,被定义成“贵金属”。
《门捷列夫很忙》一共5集第一集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开始讲,一共5个不同的主题。

后面四集分别讲四种最重要的元素、有毒元素、金属元素和碳元素。
五个点一串,把化学的神奇和有趣都展示了出来。
比如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只有不到100种元素,构成我们整个身体的,只有25种元素。
作为天字第一号的氢元素,有多轻呢?地球的引力根本抓不住它,所以大气层中的氢,不是在逃离,就是在逃离的路上……
神奇的碳元素,可以组成世界上最软的东西,也能构成世界上最硬的东西。
从化学出发,这部片子还延伸到了历史、生物、天文各个方面。
比如讲到有毒元素,就讲到了炼丹术导致贝多芬和达尔文的铅中毒,还有法国贵族曾经钟爱的绿色其实是有毒的砷元素。
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是因为大量藻类制造出了氧元素。

地球上铁之后的金属元素都不是我们地球自己拥有的,是从宇宙中恒星衰老爆炸之后,抛撒出的尘埃中“捡”来的。
除了讲知识,这部片还给娃传达了科学精神大胆质疑,坚持真理,让人肃然起敬。
比如伟大的元素周期律,直接挑战了统治欧洲几百年的四元素说。
第一次提出的时候,被批了个体无完肤,门捷列夫也被嘲笑成占卜师,而不是化学家。
直到几年之后,科学界根据元素周期律的预测,不断发现新的元素,门捷列夫才真正获得尊重。
氟元素的提取,更是让几代科学家献出了生命,最后成功提取氟的科学家,中毒四次,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的两个月,就去世了。
如今的氟已经被人类“驯服”,我们用不粘锅炒菜,用含氟牙膏保护牙齿,都离不开那些化学家的贡献。
还有一个让我觉得特别走心的亮点,也是“很央视”的特色,每一集最后都会回到中国。
比如化学元素的中文翻译竟然是受到明朝皇族名字的启发。
一本至今没找到作者的中国古籍,可能是最早的关于氧气的记录。
没搂住一下子写了小1000字,这部片里的亮点实在太多,有空一定和娃一起看看,大人和娃都有收获。

2. 《超级巴斯德》

 7岁+ | 生物学 微生物学 遗传学 基因科学 
巴斯德这个名字娃可能不知道,但娃一定知道巴氏杀菌奶、疫苗、面包酱豆腐。
这些看着互相不沾边的东西,其实都和巴斯德有关。
他是法国伟大的微生物学家他发明了疫苗,征服了狂犬病他推广的无菌手术原则,成了现代医学的铁律,也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巴氏杀菌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而各种发酵技术,都离不开微生物。
从巴斯德的故事讲起,6集的时间,把生物学讲得有声有色。
第一集从生物的出现和演化讲起,生物无非是由各种元素组成,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曾经并不存在,是由蓝藻制造出来的。

是不是很眼熟,门捷列夫给咱们讲过。
讲到解剖学和微生物学,解剖学的出现,根本上是人类对自己的好奇和观察。
而“解剖”这个词,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籍上就出现了,沿用至今。
片子里还有些很有趣的观点。
比如生物演化最大的动力之一是啥?
吃!
是“吃”,让地球进入了生物大爆发时代。
为了让自己吃的更好,生物逐渐进化出了高级的颌骨。

我们的超级巴斯德,也为人类的“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微生物帮助人们发酵,让我们喝上了更美味的红酒和啤酒,吃上了松软的面包和发面馒头。
动物疫苗,让我们拥有了健康的牛羊,为家畜的养殖做出了巨大贡献。
巴斯德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发明了疫苗。
片子里讲了疫苗的原理和发明过程,其中最惊心动魄的,就属狂犬病疫苗了。
为了战胜狂犬病,巴斯德撬开铁龙里疯狗的嘴,去获取致病菌,他和助手的实验室里甚至放了一把手枪,防备有人不幸感染之后,尽早结束生命。。。
就是在这种豁出命的勇气之下,狂犬病疫苗诞生了,从此拯救了无数生命。
除了疫苗,微生物学还让人们看到了细菌,认识了病毒,才有了现代医学的很多理论基础,很多曾经没得治的病,都被人类战胜了。
片子最后一集讲到了遗传学,DNA的发现和人类对癌症不断发起的挑战。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改造,永远摘掉癌症万病之王的帽子。
美好的愿景,给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3. 《我的牛顿教练》

 8岁+ | 力学 运动科学 
这部片子的难度,相比前两个稍微大一些,需要娃有一点物理概念基础。
也是一共6集每集25分钟的动画+讲解。
为啥叫牛顿教练呢,因为全片都是围绕着体育展开的,用体育讲物理,更准确的说,是用体育讲力学
原来人类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更快更高更强的背后,都有精妙的力学原理。
比如在足球场上踢出漂亮的香蕉球,利用的是球的旋转带来的空气压力变化

高尔夫球能飞的那么远,全靠球表面的那些小凹点,产生的一个个小型空气漩涡的帮助。
为了减少水的摩擦阻力,人们发明了鲨鱼皮泳衣,但是鲨鱼皮并不是光溜溜的,而是表面粗糙,为啥呢?
因为这种鳞片一样的构造,能留住很小一部分水,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漩涡,相当于给身体镀了一层水膜,极大的减小摩擦阻力。
真的太反常识了!
咱们看乒乓球比赛,经常看到对手一接球,飞到天上去了,有时候又直接下网。
不是因为对手菜,是咱们的球太能转。
球的旋转方向、力度,和球拍表面产生的摩擦力、作用力、反作用力,是乒乓球比赛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听着挺复杂,在片子里全部用慢速动画演示出来,看得非常明白。
除了速度,人类还在不断追求力量极限。
举重运动员能把自身重量几倍的杠铃举过头顶,也是因为有了物理学原理的秘籍。
速度和力量从来不分家,牛顿提出的公式f=ma,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就能让羽毛球直接砸开大西瓜。
一颗不到5g重的羽毛球,怎么打爆大西瓜?
答案是,只要速度够快。
羽毛球的最快球速记录,达到了400多公里/小时,羽毛球运动员大力抽球,高速撞击西瓜的瞬间,西瓜直接裂开了。
这就是量能的转化。
全片频繁提到牛顿三大定律,里面包含的各种基本的物理概念,作用力、反作用力、重力、摩擦力、阻力、惯性等等
看完牛顿教练,即使娃不能全部明白里面的物理原理,也会对很多物理概念有了印象。
《我的牛顿教练》的物理原理和名词比较多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上的孩子。
刚上小学的娃可以先从《门捷列夫很忙》和《超级巴斯德》看故事性更强一些。

就这三部片子,真的很想堵央视门口催更!
你们有啥好片儿,也别藏着了,评论区分享给互联网姐妹们!
黛西
📍📖 你可能还喜欢读
🍪 当年考上了清华的好友,现在天天在家帮闺女写作业....
🍪 亲自领教了女性职场潜规则,我用了这几个办法整顿

📍🛒 黛西好物推荐

🍪 美容仪坦白了!35岁之后,我确实在脸上整了一些科技与狠活儿....

📍📹 你可能还喜欢看

来视频号围观真人黛西
谢谢你们点的小红心❤️

不开打赏,喜欢请多多转发&点赞❤️

天赋一饼
慕尼黑工大理科女,育儿界的「人间清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