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断定真正的仁德之人?

乐活   2024-11-09 08:40   湖南  


《表记》篇,郑玄《目录》云:“名曰《表记》者,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此于《别录》属《通论》。”这一篇之所以名为《表记》,因为所记录的是君子的德行显现于外在的仪表。《群书治要》所选的只有两段,总结来说,可以称为孔子论仁。

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

“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能行仁爱之事的人有三种,即安仁、利仁、强仁。

“仁者安仁”,安于行仁爱之事的人,不行仁爱心里就不安。不是出于有所欲求,而是安心行仁,无所畏惧。

“智者利仁”,有智慧的人是因为看到行仁能得利益而去行仁爱之事,这是有所欲求而喜好行仁。

“畏罪者强仁”,畏惧犯罪的人是因为有所畏惧而勉强行仁。

“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就行仁而言,虽然三者相同,行为的功效也相同,但是存心和动机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仅从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还不足以判断他是一个以仁爱存心、安于行仁的人。

“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如果与仁者犯了同样的过失,这时考察他犯过失的原因及存心,就可以断定他是不是真正的仁德之人。

《论语·述而》记载,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回答说:“知礼。”陈司败为什么问鲁昭公知不知礼?因为按照《周礼》,同姓不婚,鲁君的祖先是周公,周公是文王的儿子,姓姬,后来鲁昭公又娶了一位姬姓的女子,这就是同姓结婚。陈司败说:“谁说君子是不讲朋党的?鲁君明明就是不知礼,你偏说鲁君知礼。这就是维护朋党。”

孔子怎么看待这件事?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说我太幸运了,一旦有过失,别人都会知道。维护朋党是过,但是如果从公心出发,没有自私自利,是为国家,为公利,这就合乎仁心。如果有私利在,是为了结党营私,那就不符合公心,不符合仁心。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失,就知道他是否有仁心。

为什么从过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仁?古人讲,有的过可以避免,有的不可避免。孔子明知道鲁昭公不知礼,但是说鲁昭公知礼,为什么?因为孔子如果直话直说,鲁昭公娶同姓女子,那就是不知礼。虽是直话,也是实话,但是根据礼的规定,臣子应该为君主掩过。这也是礼。遇到两难的情况,孔子只好自己承担过失。观察孔子的用心,就知道孔子是仁德之人,因为孔子宁愿自己承担过失,也不愿意扬君之过。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动机是出于公心。这就是“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孔子说,真正的仁者,他的一颗心时刻安住在仁上,终日以此为乐,没有其他任何念头。这就如孔子称赞颜渊“其心三月不违仁”,就是这种境界。有智慧的人明了因果规律,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为了求得福分,也会行仁义之事。畏罪者是害怕恶行会受到惩罚,才勉强去行仁,因为人都是贪恋功绩而回避过失。

现代社会有的人既缺少仁德之心,不属于仁者安仁,又缺少智慧,不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规律,也不相信行仁能带来利益,又自以为聪明,可以逃避世间法律的制裁,结果就是无法无天,无所不为,这就是可怜悯者。

——摘自《群书治要·礼记》讲记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东安慈孝文化
慈孝我先行,慈孝一家人的理念。宣传表扬言最美孝顺儿女、少年、婆媳的优秀典范。推动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每日分享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民俗文化、修身养性、子女教育等精彩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