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开源的类型有哪些?
开源可以根据不同维度分类,常见方式如下:
一、按许可证严格程度划分(软件领域最常见)
举个栗子🌰:
你用MIT协议写了个工具,别人可以随便改成闭源软件卖钱,只需保留你的版权声明。
如果用GPL协议,则所有基于你代码的修改必须开源,无法闭源商业化。
二、按应用领域划分
1、开源软件
操作系统:Linux、Android(AOSP)
编程语言:Python、Rust
开发工具:VSCode、Git
大模型与AI框架:如 DeepSeek-R1(深度求索开源的智能体开发框架)、DeepSeek-Coder(代码生成模型)
2、开源硬件:硬件设计图公开,如:树莓派(Raspberry Pi)、Arduino开发板。
3、开源内容: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内容:维基百科、开源教科书。
4、开源数据:政府公开数据(如气象数据)、科研数据集(Kaggle平台)、DeepSeek-Math(深度求索开源的大规模数学推理数据集)。
三、按协作模式划分02
为什么开源重要?
加速创新:全球开发者共同改进代码,避免重复造轮子。例如,DeepSeek通过开源模型和工具推动AI技术民主化,降低开发者入门门槛。
透明可信:代码公开可审计,避免“黑箱”操作(如安全漏洞检测)。
降低成本:企业可免费使用成熟的开源方案,如Apache服务器替代商业软件,或基于DeepSeek开源模型构建定制化AI应用。
⚠️ 注意:开源≠免费!许多企业通过技术支持、云服务或高级功能盈利:
DeepSeek:开源基础模型,同时提供商业化API、训练加速工具和企业级技术支持。
Red Hat:通过订阅模式为开源产品提供稳定版本和安全更新。
03
如何选择开源许可证?
想最大化传播:选MIT、Apache(如DeepSeek部分项目使用Apache 2.0协议)。
想保护代码自由:选GPL(衍生作品必须开源)。
涉及网络服务:考虑AGPL(要求云服务商公开代码)。
开源与闭源大模型对比:以DeepSeek为例
为更直观理解开源的价值,以下从技术开放性、商业化、社区生态等维度对比主流大模型(含DeepSeek):
关键差异场景举例
1、企业私有化部署
DeepSeek:可下载模型至本地服务器,满足数据隐私需求(如金融、医疗行业)。
GPT-4:必须通过云端API调用,敏感数据需上传至第三方。
2、长尾场景适配
DeepSeek:开发者可针对小众语言(如方言)或垂直领域(如法律文书)微调模型。
Claude:仅支持通用场景,定制需支付高额费用且依赖厂商支持。
3、成本控制
DeepSeek:开源版可免费使用,仅需承担算力成本;商业化API按需付费。
GPT-4:完全按Token计费,高频使用成本高昂。
尽管开源模式优势显著,但仍面临两大挑战,而DeepSeek通过技术创新给出解决方案:
05
总结:开源与闭源的共生
开源模型(如DeepSeek):推动技术民主化,适合需要透明性、定制化的场景。
闭源模型(如GPT-4):提供“开箱即用”体验,适合追求快速落地、无技术团队的企业。
趋势:两者界限逐渐模糊,部分闭源厂商开源轻量版模型(如Google的Gemma),而DeepSeek等开源项目通过商业服务扩大影响力,共同推动AI技术普惠。
恳请大家帮忙关注、点赞、转发一下,不甚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