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蠕形螨睑缘炎的诊断与治疗?

百科   2024-12-20 06:32   云南  


蠕形螨睑缘炎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且易被忽略,尤其是伴有角结膜病变时,容易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那么蠕形螨睑缘炎的典型体征是什么,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以下内容可供参考!






定 义

蠕形螨睑缘炎是蠕形螨感染睑缘所致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该病可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分 类

根据感染蠕形螨的类别和炎性反应累及的部位,蠕形螨睑缘炎可分为3个类型。
  • 累及前部睑缘炎:主要毛囊蠕形螨感染所致,炎反应主要累及睫毛囊根部。
  • 累及后部睑缘炎:主要皮脂蠕形螨感染所致,炎性反应主要累及睑板腺及其开口。
  • 累及全睑缘炎:同时累及睑缘、睫毛和睑板腺。





发病机制

目前,蠕形螨睑缘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多方面因素参与。

1、直接破坏、物理性损伤
  • 毛囊蠕形螨以刺吸宿主组织中的角质蛋白为食,并可吞食睫毛囊上皮细胞,导致毛囊扩张和睫毛脱落。
  • 皮脂蠕形螨则吞噬睑板腺脂质,导致腺体缺失及萎缩。
  • 蠕形螨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死亡后的代谢产物,可机械性阻塞睫毛囊及睑板腺腺管,导致腺体上皮过度增生及角化,并造成脂质生成与排出障碍。

2、免疫反应
  • 蠕形螨作为异物抗原可引起寄生部位组织的异物性肉芽肿反应,其周围出现上皮样细胞、间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 蠕形螨及其排泄物可诱导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
  • 蠕形螨所携带细菌的抗原也可诱导免疫反应。

3、继发病原微生物感染
  • 蠕形螨虫体进出毛囊或皮脂腺时,可携带病原微生物,其中以细菌居多,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芽孢杆菌,由此可引起睑缘局部菌群失调或继发细菌感染。
  • 即使是睫毛囊和腺体内死亡的虫体,也可以增加细菌抗原的释放,从而导致机体发生炎性反应。





临床表现

1、症状
  • 睑缘充血、眼痒、眼干、眼烧灼感、异物感、畏  光及分泌物增多,鳞屑及睫毛根部袖套状分泌物(典型症状),严重者可伴有反复睫毛脱落。
  • 当炎性反应累及角膜时,可有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

2、体征
  • 睫毛异常:可见脂样袖套状分泌物包绕睫毛根部,此外常  伴有倒睫、乱睫、睫毛稀疏、睫毛缺失,甚至秃睫等。

  • 睑缘炎性反应:睑缘充血和肥厚、毛细血管扩张和上皮角化,长 期炎性反应可导致睑缘不规则,甚至眼睑内、外翻。
  • 睑板腺异常:睑板腺开口可见脂栓,睑酯分泌物性状异常。部 分患者可合并睑板腺囊肿。
  • 皮肤病变:部分患者可伴有面部痤疮、酒渣鼻 、脂溢性皮炎等。

3、并发症
  • 结膜炎
  • 角膜炎





检查手段

蠕形螨检查手段
  • 普通光学显微镜
  • 共聚焦显微镜





诊断依据

1、双眼慢性或亚急性病程
双眼慢性或亚急性病程,有眼红、眼痒、异物感等眼部症状或伴有反复发作、难治性霰粒肿

2、睫毛异常
睫毛根部脂样袖套状分泌物(具有诊断提示价值),可伴有睑缘充血和肥厚

3、蠕形螨检查阳性
患者在4个眼睑中的任1个眼睑,蠕形螨(包含卵、幼虫、前若虫、若虫、成虫)检查数量:
阳性标准:
a.蠕形螨数量≧3只螨虫/(3根睫毛)为阳性; 
b.小于以上标准为可疑,需结合临床表现。

  • 同时符合以上3条,可确诊蠕形螨睑缘炎


  • 同时符合前2条,睫毛检出蠕形螨但计数达不到标准,可重复取材及应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辅助检查;若计数仍达不到标准,可诊断为疑似蠕形螨睑缘炎


  • 仅蠕形螨检出阳性而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者不诊断蠕形螨睑缘炎






治 疗


治疗原则

  • 局部驱螨治疗为主
  • 疗程一般为2~3个月,以避免复发
  • 若伴有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或角结膜病变, 应同时予以治疗



治疗方案

  • 局部物理治疗
  • 局部药物治疗
  • 全身药物治疗


局部物理治疗
1、睑缘清洁
传统方法:使用棉签蘸取灭菌生理盐水或用眼部清洁湿巾清洗睫毛根部,去除睑缘鳞屑、结痂等,每日2次。

蠕形螨睑缘炎患者,由于蠕形螨增殖所致的虫体及其代谢物、结痂鳞屑、脂质分泌物,以及菌群失衡所形成的生物膜(biofilm,像一层强力胶一样附着在睑缘上,可作为螨虫食物,并保护细菌生长繁殖),会堵塞睫毛毛囊口和睑板腺开口,一方面导致毛囊机械性损伤,另一方面不利于将毛囊内和睑板腺内的蠕形螨疏导到眼表,并使灭螨产品难以深入作用于待在毛囊、皮脂腺和睑板腺内部的蠕形螨,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灭螨效果。
2、眼部热敷及按摩
主要针对后部蠕形螨睑缘炎,眼睑热敷可软化睑板腺和皮脂腺内脂质,加速睑酯的排出。
3、强脉冲光
主要针对后部蠕形螨睑缘炎或合   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强脉冲光可一定程度上杀灭蠕形螨,并软化睑板腺和皮脂腺内脂质,加速睑酯的排出。
局部药物治疗
  • 驱螨药物: 4-松油醇、甲硝唑
  • 局部抗炎药物

全身药物治疗
对伴有系统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严重酒渣鼻、红斑痤疮、脂溢性皮炎等且单纯眼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联合口服多西环素类药物抑制炎性反应。明确合并严重皮肤蠕形螨感染者,由皮肤科予以联合驱螨药物。常用药物有伊维菌素和甲硝唑。

        注意事项

  • 尽量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饮食,避免疲劳,改善 环境卫生状况。

  • 将平时所用的枕巾、毛巾等私人物品进行高温 消毒灭螨,不与他人共用盥洗物品,常用香皂洗脸。

  • 建议与患者密切接触者也进行蠕形螨检查,阳性者建议同时进行驱螨治疗。




总 结


  1. 蠕形螨睑缘炎是由毛囊形蠕形螨及皮脂腺蠕形螨所致的睑缘炎症,以毛囊蠕形螨为多,临床上此病并不少见。
  2. 蠕形螨通过直接损伤、免疫反应及继发微生物感染导致睑缘炎症。
  3. 蠕形螨的自然生活史一般为2周,所以理论上,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疗程至少应大于1个月(两个生活周期)
  4. 蠕形螨睑缘炎的典型体征为睫毛根部丘状的结痂或套袖样的结痂,该体征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病原学检查是诊断蠕形螨睑缘炎的关键,拔取睫毛,对睫毛根部进行显微镜镜检,是临床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5. 蠕形螨睑缘炎的治疗以眼局部治疗为主,包括局部物理治疗和局部药物治疗,对于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以及伴有全身皮肤疾病的患者,应联合全身药物治疗。
  6. 做好预防措施,是防止感染,减少复发的关键。


病原学





蠕形螨属于节肢动物门的蛛形纲、蜱螨亚纲中的真螨目、蠕形螨科,其中有两种可寄居于人体,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在眼部,毛囊蠕形螨常寄居于睫毛囊,而皮脂蠕形螨多寄居于眼睑皮肤的皮脂腺和睑板腺。

1.形态:
寄生于人体的两种蠕形螨形态基本相似。螨体分为鄂体、足体和末体3个部分。鄂体位于螨体前端,有一对螯肢,呈针刺状。足体近圆柱形,腹面有4对足,粗短呈芽突状且分节,能伸缩,跗节上有一对叉形爪。末体细长如指状,体表有明显的环状横纹。毛囊蠕形螨的末体较长,占虫体长度的2/3~3/4,末端较为钝圆;皮脂蠕形螨的末体较短,占虫体长度的1/2,末端较为尖锐,呈锥状。

2.生活史:
蠕形螨在人体内的生活史分为5期:卵(60 h)、幼虫(36 h)、前若虫(72 h)、若虫(60 h)、成虫(12 h)。整个生活史历时240~348 h,即10~15 d[3]。在雌雄交配阶段,成虫必须移动到毛囊口处进行交配,此过程常于夜间进行。


3.寄居部位及温度敏感性:
在眼部,毛囊蠕形螨寄居于睫毛囊中,主要以颚体朝向毛囊底部寄生,且常常有多条群居现象。皮脂蠕形螨寄居在与睫毛相关的皮脂腺和睑板腺中,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0 ℃以下或37 ℃以上的温度对蠕形螨的生存不利,54 ℃为其致死温度,58 ℃为有效灭螨温度。


4.传染途径:
蠕形螨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卫生条件差及使用共用卫生洁具等,均可使蠕形螨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人体[6]。临床观察发现,在睑缘蠕形螨检查阳性的儿童中,其父母或与其密切接触的亲属睑缘蠕形螨的阳性检出比例也很高。





流行病学





蠕形螨睑缘炎临床比较常见。文献报道睑缘炎患者的蠕形螨检出率达到23.8%~90.0%。印度一项单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在150例睑缘炎患者中,蠕形螨的检出率为78.7%,其中蠕形螨检出率前部睑缘炎为90%,后部睑缘炎为60%,混合型睑缘炎为90%。我国淮南地区一项单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在400例睑缘炎患者中,蠕形螨的检出率为26.76%。


蠕形螨睑缘炎可见于各年龄阶段的人群,但目前仍缺乏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发病率的流行病学数据。尽管在不同研究中睑缘蠕形螨的检出率有所差异,但大部分研究一致发现,皮脂蠕形螨和毛囊蠕形螨在睑缘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目前尚未发现蠕形螨的检出率在不同性别患者中有明显差异。

近视防控知识
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面向未来、适应工作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青少年近视防控刻不容缓,人类视觉健康防护任重道远。 关爱视觉健康,呵护心灵之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