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他乡还好吗?》庆元融媒大型异地采访活动,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他们追梦历程,传承和发扬新时代的“庆元精神”。首站走进港口城市——宁波,实地采访了7位庆元老乡,记录他们在他乡的奋斗故事。
脱下军装,换上“农装”。2004年,柳昌建从部队退伍回乡。他所在的左溪镇是当时有名的“吊瓜之乡”。他四叔因去萧山打工,便把数十亩吊瓜转给柳昌建家人管理。时值吊瓜采摘季节,满山果子待采摘,可柳昌建的爸爸是货车司机,根本无暇顾及。
“这次就由我来采摘吊瓜吧!”柳昌建自告奋勇地挑起篮筐,一头扎进田间地头,从吊瓜采摘到清洗,再到晾晒等,一连忙了好几个月。“有付出,便有收获。”这是柳昌建回乡后的最深感受。
当时,村里大批人员外出打工、创业,加之亲人们都大多到外地发展,这也让柳昌建萌生了“出去闯闯”的想法。退伍半年后,他就到丽水等地学习市场营销等。
彼时,他三叔、四叔刚好在台州路桥开超市。“来台州发展吧,有机会也开个超市。”亲人的热情邀约,加上本就有一颗创业的雄心,他决心到路桥试试。
很快,他在路桥租下店面,和女朋友开起了“小超市”。为了节省费用,他没有雇人,全靠自己一身力气干完所有的活。“每天起早贪黑,我们从不叫苦和累。”柳昌建说。
后来他爸妈也到台州帮忙,一家人撑起了“小超市”。“我们干了六七年,渐渐熟悉了超市经营。”柳昌建说,因有亲戚在宁波慈溪开超市,一次偶然的探亲经历,让他下决心到宁波北仑发展。
2013年,柳昌建一到北仑便走街串巷,四处寻找适合商铺。柳昌建发现,老乡们在宁波大多开“夫妻店”,店面小,人员也少,生意虽稳定,但似乎过于“保守”。
“可能我那时还比较年轻,接受新事物快一些,开超市步子也想迈得大一点。”于是,他大胆租下北仑区宝山路120号的数百平方米店铺,并雇了多名员工管理超市。
为突显超市的地域特性,他把超市名取为“甬联购物”。他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亲力亲为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超市运营中。
2024年12月中旬,柳昌建和宁波市庆元商会党支部党员们,到宁波天添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交流党建联建工作。“今后我们两个单位的党员将持续开展共建活动,共同推动党建联建发展。”该公司负责人刘波说。
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在宁波市庆元商会党支部已成为常态。该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3月,目前有正式党员8人,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2名。近年来,该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到宁波九龙湖革命陈列馆、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等点位,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党性修养。
此外,柳昌建经常带领党员们开展帮贫解困、关爱弱小等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广泛好评。他还和党员们开展走访兄弟商会、社区、会员企业等活动,持续凝聚社会力量,促进商会健康发展。
柳昌建说,今年他们将持续激发党员示范作用,将商会党支部铸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他是一名党员,他是一位80后退伍军人,他还是个热血青年,当这些化为一体,力量无穷。
他靠勤劳,在台州路桥开出“小超市”;他又凭胆气、智慧、诚信等,在宁波北仑先后开出“大超市”……这些“小成就”的背后,无不展现着一名个体工商户党员的情怀和修养。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经营户”就能引领一片发展。我们坚信,有了柳昌建等党员的示范引领,庆元在北仑老乡们的超市等事业,必将迎来更好发展。
记者 范正民 李泽华 钟靖芳
编辑 范丹萍
责编 周爱琴
终审 张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