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至今仍没有读懂鲁迅《父亲的病》开篇小故事?

文摘   2024-10-20 21:04   北京  

几天转载了鲁迅的经典名作《父亲的病》。突然发现至今仍有很多人完全没有看懂这篇文章的开篇小故事。

到网上一翻,发现这不是个例。有很多网友、包括很多讲解这篇文章的中学语文老师竟然都没有看懂这个基本的故事情节。比如某知识平台上一篇题为《<父亲的病>赏析》的一篇洋洋洒洒的评论里对这个开篇小故事的评论是:这位名医悬壶济世,可谓尽了职责,但他那经济却毫无感情色彩的话语,他那从从容容取药方,开出诊费的举止,让人感到他胸腔中跳动的不是心脏,而是黑色的冰块,血管里流的也不是血,而是冰水。该“赏析”把这位庸医看成了“尽了职责”的“悬壶救世”者,实在是羞辱了鲁迅的文笔。能写出这样的评论说明这个很可能是个中学语文老师的作者根本没有看懂这个故事内容,没有看懂的情况下就信口开河胡诌一气地“赏析”,很难想象这样无知、浅陋、不求甚解而又自信满满的教师能给学生教授什么有价值的知识观点。

(网上某篇《父亲的病》赏析文)
更多的人则是把这个小故事看成了“名医爱财”层面的故事,认为名医先后勒索了主家三百块大洋,而主家认为给的钱越多越好越能相信女儿的病能治好所以也心甘情愿地把钱给了名医所以笑脸相迎。
有的人好一点,能看出鲁迅笔下的“名医”其实是讽刺性的“庸医”,并且把人家女儿治死了的庸医。然而仍然没有搞清楚是谁给谁钱,认为庸医把人治死了还讹诈主家两百元,比如有自媒体文章是这样写的“鲁迅笔下的绍兴名医:把人治死了,还照常收费两白银元,真黑!
(到底是谁给了谁两百元都没有搞清楚就发感慨了)
包括百度百科里对这篇作品的“人物赏析”也是根本没有说到点上,“这个反面人物坏在‘瞒’病人。不告诉病人具体症状,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其实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病人已经没有脉了,他还是从从容容的,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惯骗。”其实这位“名医”根本不是“瞒”病人,是他原本就在胡乱看病;而他“从从容容”,并不是对病人的没脉从容;他也根本不是“模棱两可”地明白,他是完全彻底明白的——他与主家的对话是一番双方都明明白白的暗语。可惜鲁迅稍微使用了一下这番暗语就蒙倒了众多读者一百来年。
(百度百科对该文的介绍)
网上绝大多数对这个开篇故事的解读,都是停留在“庸医爱财”的层面,好一点的是到了“草菅人命”这个阶段。鲁迅在这篇重要的回忆父亲的文章里开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难道仅仅是为了表达“庸医爱财”这个含义吗?当然不是,完全不是。
如果鲁迅开篇的小故事里只是讲这么一个故事,那就根本不是鲁迅的文章了。
要了解鲁迅举这个例子的含义,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先搞清楚鲁迅讲的这个故事的内容,也就是叙事本身。——真正理解了叙事,也就理解了观点。而上面三个截屏的作者都是根本连叙事内容都没有看明白。
那么鲁迅讲的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其实鲁迅写得明明白白、确确凿凿了,白纸黑字在那里摆了近一百年了。然而至今竟然仍有那么多人没有看懂。
开篇第一句:“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鲁迅写这篇文章是在1926年,在他父亲去世了整整三十年后写的。所以他讲的这个“大约十多年前”的故事便是大约1915年时的事情,而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已是他父亲去世了近20年后了。
然后写这个名医(就是给他父亲看过病的绍兴名医姚芝轩)出诊的费用“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那是非常昂贵了,多年来这么昂贵的看病费用导致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了。“其时”是鲁迅的父亲去世大约20年后的时间,在20年前这位名医给鲁迅的父亲看病的时候还没有“阔得不耐烦”。所以搞清楚这个时间关系很重要。
已经“阔得不耐烦”的名医看病也不耐烦,夜里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了急病来请他,他“非一百元不去”。而去了之后,“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这到底是看病不耐烦,还是根本没有看懂病就糊弄一下呢?当然是后者。
接下来的叙述就有意思了,也是很多人没有看懂的原因所在:“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这一句体现出了鲁迅式文体文风的幽默、伏笔、障眼法。夜里刚花巨款找名医给闺女看了病开了药,第二天白天又找名医复诊,这家人看起来确实很有钱。主家笑面承迎客客气气地将名医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让他把脉,“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
这句话写得简练锋利,什么意思?医生明白了女孩的病情吗?No!医生明白自己把人家闺女给治死了冷冰冰的,也没有脉”那是死了有一段时间了,应该是服了他的药后很快就死了。这是第一层明白,更重要的是还有第二层明白,明白主家要他再来看病是干嘛的:闺女死了以后主家才派伙计进城再去请他到家里来,请他干吗?继续给闺女看病吗?怎么可能人已经死了看什么病?所以,当然是索赔啊!你看你这么大个名医把我闺女给治死了,你看这事怎么个说法啊?主家脸上确实堆着笑,但那哪里是真正的笑啊!
名医心里一下子明白了这两层含义,于是说“唔,这病我明白了。”这是承认自己把人家给治死了。这句话更隐藏一个含义是:名医知道自己是在胡乱开药糊弄人命。此话的另一个含义也是答应了主家的索赔,同意给主家赔偿,所以“我明白了。”
名医于是“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为什么“从从容容”呢?说明名医见到这种场面不是第一次了,也知道怎么应对,所以很镇定:大家都不要把话说破,我给你赔偿,你继续帮我维护我名医的名声。
然后写下“‘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鲁迅这句话写得不够明白吗?双重地明白了啊。这是谁给谁钱呢?如果是主家给名医钱,则是昨晚那种“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的付款模式。现在在自己的药方纸上写“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然后把这个药方纸给主家,主家拿着这张药方纸到名医的药店里就可以兑现一百元大洋。所以这就是名医退给主家的一百元诊费啊,主动地退啊,把人家女儿给看死了得给人家退钱啊。名医心里明镜儿似的。下面是“署名,画押”,这是在支票簿上签字的性质啊。为什么用“画押”这个词呢?这就是鲁迅在双重明白地告知读者:名医承认责任并退款赔偿
但是主家不满意啊,把我女儿看死了只退原款是不够的啊,于是主人站在名医背后看着他的药方说:“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这是在谈判、在讨价还价、在进一步要挟:只退一百块钱不够,要加倍才行啊,要有误诊费、赔偿费、精神损失费等等在内啊
名医有钱,便也爽快,回答“可以,”于是另开了一张方:“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把赔付的钱款加倍了,从一百元升到两百元。主家才满意了。于是“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名医“可以”,主人继续“客气”,大家客客气气不撕破脸。至此,这场由庸医误诊导致的索赔、谈判、赔偿就此完成。
鲁迅笔下这么一个犀利而隐蔽的故事,一百年前时的读者大概是能看懂什么意思的,但一百年后的很多读者却看不明白了。这写的是一起“名医”把人看死后的医闹故事、双倍赔偿故事啊,哪里是“庸医贪财”的表面故事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名医直接和自己发生了关系:“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开始讲述自己父亲的故事。前一个故事就像一个药引子一样摆在那里了。而作者对前一个故事的描写完全停留在叙事领域,不着一字评论。但其实评论已经隐藏在叙事背后了:如果你真看懂了这个冷峻魔幻的叙事,你就看懂了作者的评论观点。
作者在本文结尾时写自己的父亲因被庸医耽误以至在年纪轻轻时便去世,在本文开篇则以这位年轻女子因为被庸医耽误而去世引入,这本身就是一种首尾呼应的结构设计。
而在这首尾呼应的设计中,藏着鲁迅的深刻的讽刺:S城的名医们,常常是会治死人的;而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会治死人的,因为他们是在靠扯淡治病
至于“靠扯淡治病”的内容,本文里就太多了:文中提到的三位“名医”的每一个药方都是在扯淡。
不过鲁迅还是厚道。虽然他是如此犀利,但他仍然如此厚道:在提到给他父亲看病的两位“名医”里,将一位“名医”的真名(何廉臣)倒装谐音后改成了“陈莲河”,而第一位“名医”的名字姚芝轩他根本没有在文章里提及,他当然记得他的名字,但他不点名。
本文以鲁迅《父亲的病》开篇写的这个小故事为例,就是想说明这一点:鲁迅的杂文写得好,但叙事写得更好。他的叙事做到了“不着一字评论”却“处处隐藏着评论”的境界。


(完)

ph和养猫人和猫
遗忘是永恒的,记忆只是短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