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版的《盗梦空间》:《颓败线的颤动》赏析
文摘
2024-10-20 21:04
北京
鲁迅在《野草》里有七篇文章均以“我梦见”开头,其中六篇是直接写出梦境:
《立论》:“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死后》:“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
而只有《颓败线的颤动》的开篇是“我梦见自己在做梦。”你看,是不是一下子进入了诺兰的《盗梦空间》里的双层梦境场景?是的,《颓败线的颤动》就是鲁迅写的盗梦空间,比诺兰的《盗梦空间》早了近一百年。本篇文字,就是对鲁迅的这篇优美、凄美、悲凉、悲惨、激愤、天地同悲的盗梦空间内容进行赏析。《颓败线的颤动》写于1925年6月,整整快100年过去了,没有一个人看出来,鲁迅写的其实是一个盗梦空间,这是多么超前而令人惊异的想象力。以下逐句逐字来赏析这篇优美而悲凉的散文诗,《野草》里最悲愤的一篇。1.『我梦见自己在做梦。』开篇首句,就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第二层梦境,直接穿过了第一层梦境进入第二层。就像诺兰《盗梦空间》开头莱昂纳多直接掉入了最深层梦境一样。2.『自身不知所在,眼前却有一间在深夜中紧闭的小屋的内部,但也看见屋上瓦松的茂密的森林。』“自身不知所在”体现梦的深沉,用遥远的无名无地隐喻眼前的现实。在这第二层梦境中,既能看见小屋的内部又能看见屋顶上的瓦松,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表达梦境中视觉的穿透性、超逻辑性,所以既能看见内部也能看见外部;其二是表示这破旧小屋是漏顶的(后面还有证据),屋上长满瓦松说明它很破旧了,而从屋内能看到瓦松说明屋顶漏了。3.『板桌上的灯罩是新拭的,照得屋子里分外明亮。』这句话暗示女主人是第一次卖身,心情忐忑不安,对于这件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大事,她把破旧的屋子收拾地干干净净,把板桌上的灯罩擦地干干净净,拧亮了灯,把破旧的小屋照得明亮。她虽然要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但却不愿在黑暗中进行。4.『在光明中,在破榻上,在初不相识的披毛的强悍的肉块底下,有瘦弱渺小的身躯,为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而颤动。』“初不相识”再次强调女主人是第一次做这事,女主人瘦弱渺小的身躯在颤动,作者在这里第一次点题“颤动”:女主人在首次卖身时身体的不由自主的颤动。这颤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是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这是该文中极为重要的五个核心词语,这五个并列的词语是有先后顺序的,是呈现递进关系的:1)饥饿,女主人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却没有丈夫,说明她的丈夫在她刚生下孩子时就离开了大概率是去世了,她母女二人断了经济来源长期忍受饥饿;2)苦痛,苦痛的范畴比饥饿的范畴更广泛更深入,孤儿寡母生活无望饥寒交迫任人欺凌;3)惊异,直到有一天有人给她指出了一条出路——卖身,她惊异难堪,却也忐忑答应,毕竟这是她唯一的路;4)羞辱,陌生的男人推开门进入小屋的那一刻,脱光衣服被他压在身下的那一刻,被他蹂躏的那一刻,无不充满着羞辱感、羞耻感;5)欢欣,这个欢欣有双层含义,其中主要一层是对马上就能拿到卖身的报酬而欢欣,其二是则对男女交媾后在身体上生理上引发的不由自主的欢欣感。一直以来,很多“正能量”的正义读者们否认和漠视这里“欢欣”的第二层含义,认为只是女主人为拿到小银钱为孩子买吃的欢欣,这是伪君子思维模式,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不相符的:女主人是一位失去丈夫仅两年的年轻母亲、一位年轻女性,对性生活是有正当需求而长期没有满足的,在忐忑很久后的这次卖身中自然是会有身体上的不由自主的欢愉感的,这并非不道德,这才是正常的人性和人身。5.『弛缓,然而尚且丰腴的皮肤光润了;青白的两颊泛出轻红,如铅上涂了胭脂水。』看,作者立即就给出了“欢欣”的第二层含义的实证:女主人身体上的反应是由不得她自己的。虽然瘦弱渺小,但身体上尚且丰腴的皮肤润出了光泽,毕竟她还是一个年轻的女人,有正常性需求、性反应的女性。因缺乏营养而青白的两颊也泛出了红晕,这是她所不能控制的,这层欢欣是她所不能控制的、她的身体所给予的正常反应。6.『灯火也因惊惧而缩小了,东方已经发白。』灯火为什么会感到惊惧呢?因为灯火也是第一次看到女主人做了这样的事,第一次看到女主人卖身。作者在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其实是指天蒙蒙亮了,屋内从深夜的灯火通明变成有晨曦透进来,灯火照见的范围自然就缩小了。说明女主人的人生第一次卖身行为所进行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让嫖客获得了充分的满足。7.『然而空中还弥漫地摇动着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的波涛……。』这是一个意象描写、意境描写。女主人在卖身时所充满的“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这五种复杂而又递进的深层感受,在此时卖身后休憩的片刻混合成一阵波涛,在空中将她包围,向她袭来,将她压迫。8.『“妈!”约略两岁的女孩被门的开阖声惊醒,在草席围着的屋角的地上叫起来了。』天亮时分,嫖客终于下了破塌,付给她一个小银片,然后开门走了。她两岁的女儿被开门声惊醒,开始喊她。她在卖身前特意将两岁的女儿从破塌上抱到屋角地上哄睡着了,然后用草席将她围起来。她不想在自己卖身的时候被两岁的女儿看见,虽然两岁的女儿什么也不懂。9.『“还早哩,再睡一会罢!”她惊惶地说。』刚才是灯火在“惊惧”,现在是她在“惊惶”了。做了这么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即使被不懂事的两岁女儿看见,她也是“惊惶”的、惶恐不安的、心里砰砰直跳的。10.『“妈! 我饿,肚子痛。我们今天能有什么吃的?”“我们今天有吃的了。等一会有卖烧饼的来,妈就买给你。”她欣慰地更加紧捏着掌中的小银片,低微的声音悲凉地发抖,走近屋角去一看她的女儿,移开草席,抱起来放在破榻上。』刚才之所以“欢欣”的第一层含义浮现出来了:她为了卖身而欢欣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赚钱养活她的女儿。她一次卖身可以换得一个小银片,可以买一些烧饼,于是可以养活她那饿了好几天快要饿死的女儿。“我们今天有吃的了”说明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娘犹豫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卖身养你了。11.『“还早哩,再睡一会罢。”她说着,同时抬起眼睛,无可告诉地一看破旧的屋顶以上的天空。』为什么“无可告诉”?因为不能向女儿说,也不能向外人说,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为了养活女儿我可以牺牲我自己,让女儿吃我的肉身长大吧。她在屋里,能看到破旧的屋顶以上的天空,说明她的小屋是漏顶的。说明她的丈夫已经死去一两年了,没有男人帮她修葺屋顶。12.『空中突然另起了一个很大的波涛,和先前的相撞击,回旋而成旋涡,将一切并我尽行淹没,口鼻都不能呼吸。』又出现了一个波涛,这又是一个什么波涛呢?这是女主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多少有点悔恨。这个波涛和先前的相撞击,先前的波涛是什么?是“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相混合而递进的波涛”,这两种波涛是相反的。所以,如果前一种波涛是促使她做出了卖身的行为,后一种波涛就必然是否定和反思她卖身的行为。两种相反而行的波涛相撞击,形成巨大的旋涡,不仅包裹住了女主人,使她的人生从此掉入此旋涡中,而且淹没了在第二层梦境中的作者,使他在第二层梦境中掉入旋涡、从第二层梦境中醒来,退出第二层梦境。(诺兰的《盗梦空间》中,从下一层梦境退出到上一层梦境的方法就只有两种,一种是死掉一种是坠落。看鲁迅在一百年前就将在梦境中掉入旋涡的这种坠落感从而退出那一层梦境的场景描写出来了)13.『我呻吟着醒来,窗外满是如银的月色,离天明还很辽远似的。』作者这次醒来是在现实中醒来吗?不是,是从第二层梦境中醒来,醒到第一层梦境中的。在第二层梦境中,“东方已经发白”,天已经快要亮了。而在这第一层梦境中,“窗外还是月色,离天明还很远”。正如《盗梦空间》所说的,下一层梦境比上一层梦境过得时间快。为什么这次醒来是在第一层梦境而不是现实中醒来呢?因为作者很快又要进入第二层梦境做一个续梦,而在现实中我们是不太会做出续梦的。只有在模模糊糊昏昏沉沉的梦境中,人们才可能做出一个又一个的续梦。而这也是作者把这篇文章设计成梦中梦的原因:就是为了正当地引出这个续梦。14.『我自身不知所在,眼前却有一间在深夜中紧闭的小屋的内部,我自己知道是在续着残梦。可是梦的年代隔了许多年了。屋的内外已经这样整齐;里面是青年的夫妻,一群小孩子,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个垂老的女人。』作者在第一层梦境的昏睡中,再次进入了第二层梦境,再次梦到了那位女主人。而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以前的小破屋已经收拾得非常整齐了。很显然,女主人的经济状况获得了很好的改善,房屋也已经修葺过了。作者通过这句话暗示:女主人从上次的首次卖身开始,以后便以卖身为业了,毕竟一次卖身所获得的报酬只够买几个烧饼。女主人多年来以卖身为业,养活了女儿,养大了女儿,修葺了房屋,还给女儿招了赘婿,女儿女婿还都生了一群孩子,她已经是外祖母了……她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女儿的一生。按理说她可以颐享天年了。然而,她的女儿、女婿、外孙子外孙女们,都在怨恨鄙夷地面对着她、仇视着她,怨恨她玷污了他们的名声。15.『“我们没有脸见人,就只因为你,”男人气忿地说。“你还认为养大了她,其实正是害苦了她,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还要带累他们哩!”女的说,指着孩子们。』她牺牲了自己养大的女儿对她没有丝毫感恩之心,反而伙同自己的丈夫、孩子们咒骂她侮辱她,认为她做妓女卖身委屈了他们、带累了他们、使他们没脸见人。16.『最小的一个正玩着一片干芦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仿佛一柄钢刀,大声说道:“杀!”』就连不懂事的孩子们对她也谩骂仇视,孩子们是不懂事的,就像当年她两岁的女儿不懂事一样,都是大人教的,都是现在她的已经是大人的女儿女婿教的。干芦叶就是包粽子的叶子,叶子下宽上窄而且纵长,伸展开来确实像一柄钢刀。这最小的孩子可能刚吃完一个粽子没多久,然而把手中挥舞的干芦叶的钢刀指向了她,向她喊出一声“杀!”,一个带有感叹号的“杀!”,她的最小的外孙子要取她的性命,她的已经枯朽颓败的性命。17.『那垂老的女人口角正在痉挛,登时一怔,接着便都平静,不多时候,她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了。她开开板门,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当女儿女婿指责她、咒骂她的时候,她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底里还是有辩解有委屈,想要说出点什么,所以她的口角有痉挛(这个“痉挛”,又与本文的题目“颤动”所呼应了)。而当她的最小的外孙子向她喊出带感叹号的“杀!”的那一刹那,她平静了。因为她绝望了。因为她彻底绝望了。于是她“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了”,当年那虽然“瘦弱渺小”但“尚且丰腴”的肌肤早已颓败,只剩下一架骨头撑起来的身躯。她终于走出了这个小屋,这个承载了她太多耻辱的小屋。18.『她在深夜中尽走,一直走到无边的荒野;四面都是荒野,头上只有高天,并无一个虫鸟飞过。她赤身露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中央,于一刹那间照见过往的一切: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于是发抖;害苦,委屈,带累,于是痉挛;杀,于是平静。……又于一刹那间将一切并合;眷念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她绝望地走,决绝地走,走入荒野之中,走入无边的荒野。她走得全身衣服褪尽,赤裸站立于荒野之间、天地之间,她为自己的委屈牺牲而发抖,为下一代的以怨报德而愤恨,为下二代的仇恨杀意而绝望而平静。她终于全身忍不住地颤抖了,本文的题目浮现出来了:她用尽一生的努力,最终获得了颓败的生命,她的颓败的生命附着在她颓败线的身躯上,她的颓败线的身躯颤动了,不由自主地颤动了,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剧烈地颤动了,直到天地与其共鸣。19.『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如石像,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的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每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空中也即刻一同振颤,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她的荒废而颓败的身躯,在无边的荒野中显得如此伟大。她的身躯连接天地,她的颓败线的身躯的颤动,在空中产生共振,形成波涛:她的冤屈与悲愤只有天地可知、只有天地理解。20.『她于是抬起眼睛向着天空,并无词的言语也沉默尽绝,惟有颤动,辐射若太阳光,使空中的波涛立刻回旋,如遭飓风,汹涌奔腾于无边的荒野。』文字与语言都已失效,只有她的身躯的颤动像太阳光一样辐射出去,与空中的波涛相撞击再次形成回旋形成旋涡。巨大的旋涡将她淹没,也将做梦者淹没——做梦者马上就要退出梦境了。21.『我梦魇了,自己却知道是因为将手搁在胸脯上了的缘故;我梦中还用尽平生之力,要将这十分沉重的手移开。』这次巨大而澎湃的旋涡将作者直接甩出两层梦境回到现实中,这与开篇直接进入第二层梦境是首尾呼应的。此时作者才发现他梦魇了,才知道自己是将手搁在胸脯上了的缘故。而“梦中用尽平生之力要将这十分沉重的手移开”则是第一层梦境的内容了。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做的这个梦呢?是在夜里吗?不一定,有可能只是午休小憩的时候,有可能只过去了十几分钟。这就是双层梦境的唯美叙事。这就是我对《颓败线的颤动》的盗梦空间式的解读和赏析。至于说到《颓败线的颤动》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喻意,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认为鲁迅为兄弟失和而创作的,一说是认为鲁迅对青年学生的失望而创作的。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在这篇散文诗里,女主人牺牲自己养育的是下一代、下二代,而不是自己的同辈弟妹。其次,鲁迅在创作这篇散文诗后的1926年在厦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曾经写道:“我为了别人,牺牲已可谓不少,现在从许多事情观察起来,只觉得他们对于我凡可以役使时便竭力役使,可以诘责时便竭力诘责,将来可以攻击时便自然竭力攻击……”这段话其实已经非常精准地预见了那些“青年们”后来的行为,也是对《颓败线的颤动》这篇文章的最好注解。前几天看到有网友如此评论《野草》和周作人,我是认同的,引述如下:“鲁迅先生的《野草》,穿越时代的局限,无以言说的美,彰显了鲁迅先生的强大写作功底。他不是写不出弟弟周作人先生一类的纯文学作品,只是不愿,自愿以笔做思想武器。幸而留下了《野草》,这部纯美的散文诗文学作品。”《野草》如此唯美,然而世人看懂了其中的几分?它摆在那里已经一百年了。尤其这篇《颓败线的颤动》,多一字便臃肿,少一字便欠火候。不多不少,就是这样,一个文学艺术精品。“颓败”是一个汉语词语,但“颓败线”是一个专用词,是由鲁迅发明(据说是间接译自苏联文学但经过他的简化再构)、创作并唯一使用过的专用词,专指《颓败线的颤动》中的“颓败线”。这个本来不是汉语词语的词语由此获得永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