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左旗近年来不断推进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模式,始终坚持农牧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探索农村发展 “致富路”,激发乡村振兴 “新引擎”,实现了乡村振兴良好开局。
立足当地资源禀赋 形成区域特色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土左旗始终坚持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依托地域、 自然、传统产业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发展,着力打造 “两核、两带、四区、多基地” 的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形成了全旗产业多元化、全覆盖的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奠定了牢固基础。
以“五彩土默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抓手,立足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理念,着力打造种养加贮销专业村、专业乡,特色种养业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电商化销售的格局,形成沿山水果生产区、毕克齐大葱生产区、口肯板香瓜生产区、毕克齐紫皮蒜生产区、长山药特色产业区、葵花生产区、北什轴甜菜生产区、籽瓜特色产业区、水稻特色产业区、小麦特色产业区蔬菜产业区等一批市场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村一品”已形成口肯板香瓜、恰台吉大米、大旗李子、水磨大葱、北园子小麦等一批有特色的产品,杨家堡、口肯板等4个村入选自治区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毕克齐镇银匠房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创新“林药套种”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争取中央、自治区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125万元,实施中草药种植加工项目,种植适宜本地生长的中草药黄芩、秦艽、防风、射干、知母等700余亩,每年为村集体增加7.5万元的固定收益。村里修建完善了集党建、文化、服务、治理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580平方米,科学设置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文化活动室、理论宣讲室、市民教育室、初心长廊等功能室,切实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凝聚群众、带来和谐的民心阵地。同时,为使一些新政策理论入心入脑、新科学技术惠及工农,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委会闲置房屋开设了“培训基地”,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财经大学等院校的老师入村讲座10余场,组织周边村党员、种植能手学习种植技术,提升种植产量。组织部分村干部赴山东学习大葱深加工;赴杭州学习产业发展先进经验。通过座谈讨论和外出学习,转变了党员干部的观念,开阔了党员干部的视野,增强了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善岱镇善岱村土地平坦,但盐碱化程度高,农民收入微薄。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多次外出考察,发现香菇种植对土地条件要求低,避开了土地盐碱化问题;而且当地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大、流通性好、土地无工业污染,各项条件适宜食用菌生长。经过多方研判,善岱村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政策支持,决定发展蘑菇种植产业。2018年,村“两委”通过联系企业家返乡投资和申请扶贫资金,新建了蘑菇种植示范基地一处,基地占地面积800亩,新建蘑菇大棚130栋,通过实施“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蘑菇种植基地打造成集“研发培育、生产种植、技术推广、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乡镇龙头企业。2020年,为学习蘑菇种植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蘑菇产量和品质,镇领导和善岱村书记赴福建福州、河北平泉、湖北随州襄阳考察学习了蘑菇种植技术和育菌技术,大大提升了基地的产量和蘑菇品质。
目前,土左旗正全力打造以乳业为核心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群和“八大产业基地”,加快构建全旗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强化利益同联结 村企共建齐发展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人才为纽带、生态为底色”的发展思路,创新“村企共建”模式,按照“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的合作方式,加快村集体经济从单一的土地种植向多元的产业发展转变,探索出一条党建搭台、村企抱团、群众共赢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毕克齐镇小里堡村依托毗邻敕勒川智慧生态牧场的优势条件,采取“村企共建”形式,流转村里1900亩的土地为牧场提供优质饲草料种植基地,将村里农牧业技术人员、剩余劳动力编入储备库名单。牧场有需求时,由党支部对接,为企业输送技术、劳务、机械,既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又实现了集体、群众“双增收”。
此外,积极探索“党建+高校联盟”的校地合作新模式,设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乡贤能人、企业家、返乡大学生召开小里堡村“谋发展议未来”茶话会,以党建引领实现人才集聚。“智囊”入村、理念更新、资源优化,挖掘了产业发展新活力,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善岱村食用菌种类多元,其中花菇、香菇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天然纯净、绿色、保存期长,且外形美观、松脆可口而称为席上佳珍,深受市场欢迎,远销河北、西安、河南等地,供不应求。在蘑菇种植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之际,镇党委以善岱村蘑菇种植基地为典范,按照“发展产业、技术融合、优势互补”的原则,与8个党组织联建共建,共同打造善岱镇党建引领蘑菇种植产业发展示范点。
截至目前,善岱村已建成130栋蘑菇大棚、2座冷库共计400平方米、2条深加工车间设备(线),并且以善岱村、公布村蘑菇基地为中心,辐射推广蘑菇种植经验到周边村,形成了“以强带弱、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今年,全镇蘑菇种植基地制作菌棒近65万棒,生产鲜香菇约130万斤,产值达到600万元,带动就业60人次。
2023年,银匠房村党支部与全镇沿山14个村党支部成立了林下经济共同体临时党支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切实让党支部和新型经营主体之间构建起紧密高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让沿山各村村集体从入股分红中实现利益共享,使各村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随着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服务链逐步形成。目前全旗拥有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59 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3 家, 自治区级龙头企业 15 家,市级龙头企业 41 家,龙头企业涵盖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六大主导产业。
创建品牌谋长远 集体经济得壮大
土左旗注重抓农牧业产品品牌化、专业化,“五彩土默特”区域公用品牌深入人心,影响力逐步扩大。
银匠房村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坚持以“党建+集体经济”为抓手打造党建特色品牌,采取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服务力不断增强。2019年,银匠房村成立了土默特左旗神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大葱、大蒜、大紫李、长山药等特色农产品注册了区域公用品牌“文墨毕川”,通过注册商标,实现了对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保护。之后,又成功为合作社争取到土左旗级区域公用品牌“五彩土默特”会员单位资格,并在原有70亩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新增了500亩的特色农产品试验示范种植基地和林下经济中草药种植基地。
为了改良大葱品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多次赴山东寿光考察,引进大葱直栽种植技术和设备,成功实现了不改变口感的基础上增长葱白的目的。大葱品质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标准,拓宽了销路,使“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不仅有名,更加有实。
2023年,银匠房村充分发掘利用本地优质水资源,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利用原村委会及旁边闲置宅基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招商引资90万元、支部书记个人垫资80万元成立了“天苍苍矿泉水有限公司”,引进标准化纯净水加工生产线3条,桶装水产能每月6.4万桶,袋装水每月9.6万袋,带动当地村民就业的同时将优质水资源供应服务输送到周边村镇创产增收。
善岱村通过健全完善菌菇种植、果蔬种植、自主采摘、旅游观光、科普教育、拓展培训等方式,将食用菌蘑菇种植基地打造成为集研发培育、生产种植、技术推广、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区域龙头企业,全面实现一年四季有菌菇、果蔬。加强媒体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让当地村民吃好“乡村旅游”饭,辐射带动周边村、农民合作社、农户发展食用菌大棚种植,增加务工及分红收入,让农民真正走向富裕的道路,推动镇域经济更快发展。在管理方式方面,实施“合作社+基地+村集体+农户(脱贫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以善岱村现有蘑菇基地为依托,通过向保同河村、公布村等6个种植基地提供菌棒、技术指导以及负责统一销售的方式,有效带动全镇蘑菇种植基地致富创收,全面带动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的8家农牧业企业中,土左旗就独占3家。目前全旗农畜产品“两品一标一特”质量认证得到长足发展,“两品一标一特”的认证基地达到20个,共21个产品。其中绿色认证4家,4个产品;有机认证1家,2个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家,2个产品;名特优新认证13家,13个产品。
为了不断提升“五彩土默特”品牌影响力,积极协助企业开展“蒙”字标认证,按照自治区出台政策,土左旗对获“蒙”字标认证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预计到2025年,全旗农畜产品质量认证产品数量将增长3%以上,“两品一标”和“名特优新”生产企业新增10家,产品新增10个以上。
布局新质生产力 乡村振兴应有期
发展新业态、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新要求,土左旗未雨绸缪,在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发展农村新兴产业方面不断做出新探索。
北什轴乡卡台基村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持续打造台吉塔拉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集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研学科普、田园康养为一体,从2023年开始持续建设6年,预计投资52330万元,打造7个功能分区,所有项目计划于2028年全部竣工。项目全部完成后,将打造出以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为主线,推进有机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科技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科普研学、温泉康养度假、乡村民俗和非遗文化研学等“农业+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景区,形成“一基地四区”,即内蒙古盐碱地水稻产业孵化基地,循环农业示范区、创意农业体验区、蒙俗文化研学区(美丽乡村建设)、3S温泉康养度假区,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并推进,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体和产业教育文旅协同创新田园综合体。
2023年,台吉塔拉田园综合体申报成功,同时被确定为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旗县承接企业。获自治区财政连续支持3年,每年1000万元。
目前,已带动内蒙古稼泰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累计投入8000万元,整建制流转1万亩土地进行农业产业化建设,平整土地5000亩,改良盐减荒地4400亩。开展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5000亩,推动土地规模化利用,有机田认证面积80公顷,有机水稻认证产量480吨,进入“中国好粮油”呼和浩特行动示范名录。建设完成水池垂钓游乐项目,修建池内码头、小桥;完成了种子库提升项目,建设了温室种子性状展示馆、房车营地;种植种子田种养科研项目70余亩,水旱田轮作1000余亩,坚持稻蟹共养,修缮农田路。
2020年,卡台基村被呼和浩特市确定为民族团结先进村;2021年,卡台基村被呼和浩特市确定为民族特色村寨;2022年,卡台基村被呼和浩特市确定为乡村振兴试点村;2023年卡台基村被评为“自治区农村旅游重点村”,并在稼泰公司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搭建起了交流互动、建言献策、创新创业的全新实践基地,引导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党同心同德,献计出策、献智出力。
小里堡村强化党建引领,按照“党建引村,生态立村,产业兴村”的思路,通过“支部引,党员带,群众议”三项举措,切实抓“生态立村、产业兴村”促乡村振兴。统筹考虑区位环境、土地资源、产业发展、人口布局等因素,科学合理编制村庄规划,现阶段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民宿经济、火车餐车和露营等新型旅游经济,积极融入呼和浩特半小时城市圈建设,探索实现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 |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