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县动态】武川县:“禁”“养”结合解决过牧问题

文摘   2024-11-11 20:30   内蒙古  


近年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旗县的武川县,围绕“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紧盯“人”“畜”“草”,努力从生态建设、产业转型、民生保障和执法监管四个层面解决草原过牧问题,通过“禁”“养”结合、“疏”“堵”同步切实解决全域过牧问题。

据了解,武川县位于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是首府北部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也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解决“养”与“禁”的矛盾中,武川县推广适合圈养的湖羊品种,每只种母羊补贴300元、种公羊补贴1500元,在肉羊产业链上建立集育种、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肉羊综合项目,制定了集中养殖、租用棚圈异地养殖、院内限量养殖3种养殖模式,建成3处高标准集中养殖基地,并投入2000万元实施棚圈补贴等举措,有效推进过牧工作,实现了从“过度放牧”向“牧而不过”的转变。
武川县坚持从遏制散养数量和提高生态质量上同向发力,疏堵结合,制定了7种疏导举措。一是由乡镇部门牵头,采取三级包联体系,逐门逐户“一对一”上门开展禁牧政策宣传。二是制定了集中、异地和自家院内养殖3种模式。三是建立了集育种、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金草原肉羊综合项目。四是谋划建设了3处高标准养殖基地。五是安排1000万元用于湖羊推广。六是谋划打造了14万亩饲草基地。七是为农户在金草原集中谋划了18栋圈舍,并给予每只羊90天饲草料补贴。同步采取5种“堵”的办法,一是对外地返场养殖户,提前“一对一”告知我县禁牧和防疫政策,明确了返场要求。二是对于大型重点养殖户,建立了“一对一”包联机制,实行“一户一策”。三是组建了禁牧工作队和禁牧考核组,实行月考核、季排名。四是健全了草原奖补制度,发挥了村集体自我管理作用;五是建立了由25名县处级领导联系对接9个乡镇,63个单位包联93个行政村的禁牧包联机制,全面推进了草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同时,武川县把提升监管水平作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必要举措,建立了“县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联动、乡镇主导、村委会参与”的五级禁牧责任体系,将加大生态建设作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有力抓手,建设111.7万亩三北工程六期任务,生态质量稳步提升,打造了万亩精品草原,完成5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
全县积极优化饲草料布局结构,将加强饲草布局作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主要出路,配套建设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原料储存、牧草超市等为一体的现代草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布局打造10万亩饲草基地和3个千亩燕麦草、苜蓿草种植基地以及3000亩草种繁育基地,为全县农户谋划了18栋集中养殖棚圈,并给予养殖户每只羊90天的饲草料补贴政策。
通过多措并举推动禁牧工作,全县违规放牧得到有效遏制,违规放牧率降到1.27%,实现1.68万只羊入驻金草原养殖基地圈养,累计清理取缔违规放牧扎场90个。同时,稳步推进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工作,完成5个村生态移民,清理羊1.2万只。

武川县紧紧围绕草原过牧试点的总目标、大方向,立足肉羊产业发展实际,以现代牧业园区为引领,通过遏制散养数量、提高生态质量,以及家庭牧场、人畜分离养殖场、集中养殖基地“三项”模式,使超载牲畜逐步转为舍饲圈养,草畜平衡得到严格落实,草原过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走出一条舍饲圈养、草原保障、生态建设、严格执法和培育主体的生态建设路。

来源 | 央广网
呼和浩特市农牧局新媒体中心出品

呼和浩特市农牧局
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公众服务和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