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晚秋采风大峪村

文摘   2024-11-17 00:00   山东  

济南的南部山区有个柳埠镇,该镇辖区有个鲜为人知小山村,名曰:“大峪村

七月份,文友小范有约,他因工作需要,被将軍集团派驻到大峪村任第一书记,虽芝麻小官,但却肩挑着乡村振兴的大业……

我因诸多琐事,错过了秋的季节,却延宕于初冬时分,方才与尤荣、叶雨结伴成行。

出行前,小范曾在微信里给我简述了该村风貌,他说:“明洪武年间王氏在此定居。因建村在条大山峪之处,故称大峪村,又因有九泓泉水,又曰:九眼泉村。但后因修路建房已有两泉消失,现只存七泓涌流不息”……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且有七十二名泉誉满天下,或许你不知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在柳埠镇确有六处泉池,位列于七十二名泉之中。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泉眼,却隐匿于柳埠镇的山水之间,且数不胜数。

为了不走错山道,导航便定位于四门塔集合,概因此塔距大峪村相邻仅4.8公里吧。

四门塔始建于隋大业七年,距今已1400多年了,可谓历尽沧桑。

据记载,上世纪一九九七年,四门塔佛头被盗,经倒卖流落于台湾。被佛家弟子重金买到后,捐献给台湾法教山佛教基金会,该基金会于2002年将其佛头归还四门塔……

我想四门塔与大峪村乃毗邻也,在佛光普照之下,大峪村的风水焉能不山青水秀啊!

有媒体描述大峪村,抬头仰望,只见蓝天如洗,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洗净世间的一切尘埃……

沿窄窄的柏油山路,抵村委会二层楼下泊车,在范书记的引领下拾级而上,进会议室入座,在投影的屏幕上,书写着欢迎我们光临大峪村,与第一书记对话。这气氛太隆重了,却让我等受宠若惊,盖因离职埸多年了,此礼遇也早已遥陌了许多……

我对范书记说:“咱们都是老朋友了,别太客气"

范书记平时除周六周日节假期外,基本坚持常年驻村。他家住市区西客站,每天往返120多公里来此上班,也顾不上照料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可谓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啊……

在轻松的交流里,他描述着的对乡村振兴的理念,其归纳综述有六点,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二是交通兴村,三是产业助村,四是民生稳村,五是文化润村,六是生态美村。

在闲谈话语里,我粗略了知晓了大峪村的基本状况:全村共有106户,人口300余人。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民主要以种植果树为生,经济收入较低,人均纯收入约为3800元。近年来通过工作队的努力,大峪村逐渐走出了一条绿色养殖、民宿和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以上所述,仅是明面的概况,而实际状况更为堪忧。该村没有商店,也没有学校。百姓的家大都空巢了,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而只剩下一些老年人,以及为数不多的壮年苈力和妇孺……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自范书记掛职驻村后,他亲力所为,谋划筹措,在得到将军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被称为:修筑二期上山生产路的资金,业已基本落实。此举措深得民心……

游走在村里起伏蜿蜒的路上,举目望去,四面环山,一派晚秋萧瑟的景色,那挂在树枝上零零落落地金黄柿子,在微冷的风中摇曳着。

范书记时而驻足,在与路遇的村民亲切的打着招呼,不难看出,范书记已走进了村民们的心里。

来至一座二层小楼的村民家,书记熟稔的推门而入,院中小狗的叫声,便唤来一老妇人的笑脸相迎,范书记您来啦!我等便尾随而入。范书记是来送药的,老妇人年约八旬了吧,患严重失眠症。

室内收拾的窗明几净,这房子建得敞亮高大,即使与城里的高档住宅相比也绝不逊色吧。

老妇人的老伴已去世多年了,膝下虽有一儿一女,但都不在身边,女儿在镇上工作,儿子在济南某小学当校长。孩子们都很有出息。我心中暗念,儿女出息,这也成了现代社会老人的一种悲凉吧,倒还不如有个没出息的孩子留在身边呀!

出门后,我分明看得出,老妇人对书记那种依依不舍的眼神……

唉!这位"振兴乡村"挂职的村官,真不容易!不由叹喟;一个人做点善事并不难,难的是经常做善事,而不做坏事吧。孔子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漫步在山村崎岖不平的路上。忽见一幢欧式风格的别墅闯入眼帘,这村里竟还有这等高档的民居?书记接言道:“这家孩子在外经商,为尽孝心给他父母盖的,据说花了一百多万呢"

话音刚落,只见一对约花甲之岁的夫妇,昂首挺胸的扛着农具,出门往山上行去。

我有很多战友,家都是农村的,他们曾说过:“一辈子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也得盖上个大瓦房呀!”……

这趟大峪村之行,绝不敢说采风二字,因采风之说,那可是专业作家,以及文人墨客的雅事,而我充其量乃一介业余文学票友而已,也不会写什么官样文章,也只能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此这般地描摹出来。但我深深地知道这"乡村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待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还会再来的,那时这大峪村的山路应该修好了吧……

2024.119于泉城

                    投稿须知

山东金融文学公众号是以金融作家和各界文学爱好者为主体的公益文学交流平台,得到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赞誉。为进一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形式,扩大各位向山东金融文学公众号所投稿作品的阅读量,逐步增强作品影响力,规定凡向山东金融文学公众号邮箱发送的文章,编辑有权选择性转发到齐鲁晚报·壹点号或其他平台,无需另行告知。不同意此项约定者,请在来稿文章结尾另行注明,否则视同同意此约定。同时,审稿编辑有权根据有关法规对来稿的不当用语和标点在不违背作者基本原意的前提下适当删减或修改,最终决定是否采用。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大数据会自动过滤,以免编辑花费大量时间无法推送。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山东金融文学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投稿邮箱:gongshanglinyi@126.com

公司简介:

山东宣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编辑出版服务为主业的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山东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印刷服务定点供应商、山东省包装印刷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出版协会会员单位,具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和“印刷经营许可证”资质。

出书找宣艺,服务一站式。

成书时间短,价格且更低。

业务范围:

图书出版  单丛书号 

期刊杂志  志书年鉴

宣传画册  产品样本

设计印装  展览服务

合作电话:13853195760


山东金融文学
中国金融文化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