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逆袭的概率究竟有多大,不仅取决于面试分数的占比。

旅行   2025-01-17 00:12   湖南  

见闻君首先告诉大家一个数据,通过多年的实例分析:笔试第一名成功录取的比例大概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这样的数据往往给后续的考生,尤其是第三名,带来一种普遍的认知——他们觉得自己的希望不大。

事实上,根据观察,大约百分之八十的第三名考生都会抱持这样的心态。

那么,一旦考生认为自己面试希望不大,他们接下来的行为模式会如何呢?

在接近两个月的备考时间里,无论是时间、精力的投入,还是金钱的支出,他们是否还会全力以赴呢?

作为家长,我们或许期望孩子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全力以赴。

然而现实却是,很多考生在得知自己是第三名后,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认为继续备考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担心如果最终未能上岸,那么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笔试和面试在公考中的权重。

在国考中,笔试和面试的比例是一比一,而在山东省考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四比六。

在广东选调考试中,这一比例又回归到一比一。

以国考为例,这意味着面试中的每一分都相当于笔试中的两分。

考虑到能够进入前三名的考生,其笔试分数差距往往不会太大,因此面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面试分数的分布。

以国考为例,面试的打分区间通常在七十五到九十分之间。

高分如税务局、海关等部门,面试分数能达到八十八、八十九分;

而低分也通常不会低于七十三、七十四分。

这意味着在面试中,考生有相当大的提分空间。

在这样一个十分左右的打分区间内,比别人高出三分、四分并非难事。

从公考机制的设计上来看,面试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考生提供逆袭的机会。

作为政策制定者,并不希望仅仅通过笔试来选拔人才。

面试环节的设置,正是为了选拔出真正具备能力和潜力的人才。

因此,公考机制的设计本身就是为了让考生有机会通过面试来逆袭。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考生在心态上过不了这一关。

他们一旦得知自己是第三名,便开始摆烂,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备考。

这样的心态和行为模式,无疑会让他们与他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要知道,备考周期通常长达五十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全力以赴的考生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考生之间的差距将会非常明显。

所以无论考生在公考中排在什么位置,信心都比黄金更重要。

如果你还沉浸在摆烂的心态中无法自拔,那么你将与他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因此,我建议所有考生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全力以赴地备考。

同时我也会在每天晚上与大家答疑解决你的公考难题。


基层见闻
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