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真正的竞争对手?在公务员考试中,真正的竞争对手并非所有报名者,而是那些准备充分、认真对待考试的人。
那些临时起意、缺乏系统复习甚至裸考的考生,虽然占据了报名人数的一部分,但他们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不应被视为主要对手。
假设我们报考的是一个录用人数为两人的岗位,报名截止前两天显示有二十人报名。
这是一个初步的数据点,但远非最终竞争态势的全部。为了更贴近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历年数据和经验对最终报名人数进行合理推测。
例如,我们可以将报名截止前两天的数据放大若干倍(这里假设放大十倍),初步估计最终报名人数可能达到两百人。
然而,这两百人中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在考场上。缺考率是衡量实际参考人数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多年的观察,广东省考的缺考率相对稳定,保守估计在30%左右。
这意味着,在初步估计的两百人中,大约有六十人不会参加考试。
因此,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减少到了一百四十人。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剔除那些竞争力较弱的考生。
裸考现象在公务员考试中并不罕见,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公告发布后才匆忙决定报考的考生来说,他们往往缺乏系统的复习计划,准备不足。
根据经验,裸考考生占比通常较高,我们可以假设这部分考生占总参考人数的50%,即七十人。
这意味着,在剩余的一百四十人中,有七十人是裸考或准备不充分的考生。
除了裸考考生外,还有一部分考生虽然参加了培训,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他们可能盲目依赖培训机构,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复习方法不当,导致实际水平提升有限。
这部分考生我们可以称之为“摆烂式培训生”。根据我对培训机构的了解,这类考生占比也不低,我们可以假设他们占总参考人数的另一半中的一半,即三十五人。
这样,在剔除裸考考生和摆烂式培训生后,我们得到了剩下三十五位认真备考、具备较强竞争力的考生。
这三十五位考生,就是你真正的竞争对手。
他们和你一样,做好了详细的备考计划,采用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每天自律地落实学习任务。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你需要面对的是三十五进六(或两,因为录用两人)的激烈角逐。
虽然这个比例看似仍然不小,但相比于最初的报名人数和初步估计的参考人数来说,已经大大缩小了范围,使竞争态势更加清晰。
当然,以上测算公式并非绝对准确,它依赖于多个假设和经验数据。
但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估算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竞争环境,从而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备考策略。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报名人数等显性数据,更要深入分析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最后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