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贺新春 | 好听!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乐器不简单!

时事   2025-02-01 12:26   北京  


十番音乐(海南八音器乐)

海南这片热带土地,孕育了众多独特的文化瑰宝,每一项非遗都是历史与智慧的结晶。新春佳节之际,本网推出《非遗贺新春》系列专栏,让古老技艺与民俗文化在新春的欢声笑语中重新焕发光彩,连接过去与未来,让传统之美在新时代绽放异彩。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文化之旅,聆听海南非遗故事,感受穿越时空的韵味与温度,共同守护与传承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十番音乐(海南八音器乐)


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10件乐器演奏而得名。这种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在我国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广为流传。十番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调和哗牌(唢呐曲),同时也从戏曲、曲艺及歌曲曲调中吸取了不少养分,其演奏形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演奏时一般由掌板者充当指挥。


海南八音器乐是海南器乐的主要品种,因采用弦、琴、笛、管、箫、锣、鼓、铙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海南当地俗称所谓八音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


先来欣赏下八音演奏的魅力
一起在非遗声中贺新春


海南八音的乐器大部分是来自民间的传统乐器,为民间艺人所创造,具有浓郁的海南特色,如花梨木制作的唢呐,椰子壳制作的椰胡,竹制作的春封、调弦、箫、喉管,木制作的子鼓、梆板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据史书记载,海南八音往上溯与潮州音乐都源于闽,又与江西及江苏、浙江一带有渊源。其起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并伴随华侨传遍整个东南亚。明代琼州府琼山县(今海口市)就出了一位熟操八音而闻名京城的民间艺人汪浩然。


海口市美兰区是海南八音最早的发源地,其中的灵山镇是八音的重镇,灵山镇的儒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八音乐手,有的村民还保留着上百年历史的八音乐器和乐谱,佐证了海南八音和这个小村庄的渊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海南八音的乐曲异常丰富,其演奏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大吹打以双唢呐吹奏,配合大件打击乐器演奏《大开门》、《小开门》之类气势磅礴的乐曲;锣鼓清音分为两种,一是以小唢呐为主奏乐器演奏《庆丰收》等乐曲,二是以大唢呐为主奏乐器演奏《闹军坡》等乐曲。


清音采用“文排”的弦、琴、笛、管演奏曲调轻巧跳跃、流畅明快的《弄手花》、《送姑》等乐曲;戏鼓以用唢呐代替演员的演唱,吹奏海南地方戏曲唱腔联缀而成的《琼花怒放》、《普天同庆》等“联套曲”,而以其余乐器伴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音乐史角度来看,海南八音器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根植民间,乡土气息浓郁,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至今,海南收录有历史遗传下来的八音乐曲达500多首,其中包括汉唐以来汉族古乐的遗韵,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

看了这么多

老祖宗的这些乐器你都了解了么?

今年春节在海南

一起感受非遗的珍贵和魅力吧!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文艺 海南省文化馆
责编:刘瀚涛
编辑:潘惠文
值班负责人:席秀琴

人民网海南频道
人民网海南频道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