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贺新春 | “南国乐坛的奇葩”——儋州调声

时事   2025-01-31 11:45   北京  


儋州调声

    海南这片热带土地,孕育了众多独特的文化瑰宝,每一项非遗都是历史与智慧的结晶。新春佳节之际,本网推出《非遗贺新春》系列专栏,让古老技艺与民俗文化在新春的欢声笑语中重新焕发光彩,连接过去与未来,让传统之美在新时代绽放异彩。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文化之旅,聆听海南非遗故事,感受穿越时空的韵味与温度,共同守护与传承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歌曲。儋州在汉武帝时为儋耳郡(前110),自古就有“歌海”的美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居儋期间曾以“夷声彻夜不息”之句赞誉此地歌风之盛。1962年,田汉先生到儋州视察时称儋州调声为“南国乐坛的奇葩”。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时,儋州因包括“调声”在内的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 特约记者吴文生摄


调声是“歌海”中最受群众喜爱的品种,是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儋州新闻中心 陈钟鹏摄


调声主要在农闲或逢年过节,男女青年聚会于山野赛歌时传唱,特别是每年的“中秋歌会”尤其热闹,参加者往往成千上万。唱调声时,男女青年相对排成两列或围成圆圈,互相勾住手指,两手及身体随着歌声节奏摆动,载歌载舞。调声有若干常用曲调,以此为基础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创造出更多新曲,从而常唱常新。历年搜集到的调声曲调已有六百多首,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有《天崩地塌情不负》、《祖国江山花百样》、《一时不见三时闷》、《单槌打鼓声不响》等。


儋州新闻中心 陈钟鹏摄


调声歌会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决定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调声节”,用以全面保护调声。


儋州新闻中心 陈钟鹏摄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责编:吴占桂

编辑:潘惠文

值班负责人:席秀琴


人民网海南频道
人民网海南频道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