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马寺
文/贾文忠
战友们来洛阳,首先打卡的景点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天子驾六博物馆,这些年去这几个景点,真的说不清楚去了多少次啦!去白马寺应该是更多些,因为妈妈在洛阳居住的日子里,她信佛教,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都必去的,因为怕妈妈年岁大乘车不便,我也经常随她一起去,久而久之,对白马寺的印象更为深刻啦!但是有外地战友、朋友来,我还是请导游介绍,上个月中旬,几个战友来洛阳我就请了小李导游作讲解。据介绍小李导游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小伙子字正腔圆,用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开始讲解。
白马寺,坐落于洛阳市东12公里处,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它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白马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洛阳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
在白马寺山门前有两匹白马石像,小李导游指着左右两侧的石马像说,不少游客看到这两个白马石像便会想起“白马驮经”的故事,都把它想象为汉代驮经的白马。其实不然,我们眼前的两匹石马是北宋永庆公主驸马“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的神道石刻马,1935年德浩法师住持白马寺,将石马迁置于山门前。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因此20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
白马寺典藏文物主要有2颗释迦牟尼佛舍利、中华古佛、元代十八罗汉夹纻像等。每逢春节在白马寺举行一年一度的“马寺钟声”活动,是人类祈福、辞旧迎新的特殊象征,并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参加,也是“洛阳八大景之一。
白马寺自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到隋唐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白马寺达到鼎盛时期,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德高僧纷纷前来朝拜,这其中就有为中日友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武则天也多次亲临,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新中国成立后,白马寺先后于1952年、1954年、1959年多次拨专款重修。
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白马寺,曾留下了“白马驮经印度来”一首“七律”作为纪念。
1972年,洛阳市政府对白马寺进行了全面修建,这一次修建,前后持续十年,使千年古刹,面貌为之一新。1973年,正式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87年3月,又对寺院的山门、大佛殿、天王殿进行维修加固。1990年,对齐云塔院进行扩建。
小李导游带我们一行从山门进去边走边介绍,先后参观了钟鼓楼、大佛殿、天王殿、法宝殿、藏经阁、玉佛殿、六祖殿等,一直到最后的清凉台。
接着,小李导游又带我们一行参观了不同风格的缅甸佛殿、泰国佛殿、印度殿。
2010年,在白马寺举行盛大的印度风格佛殿落成仪式。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德维辛格·帕蒂尔和中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出席佛殿落成仪式,并为佛殿剪彩揭碑。
2014年6月,白马寺缅甸佛塔苑竣工。6月30日举行了盛大的“缅甸风格佛塔苑落成庆典暨安奉开光法会”,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一行72人,专程抵达白马寺出席落成仪式。
2014年9月28日,白马寺泰国风格佛殿落成庆典暨恭迎佛舍利佛像开光法会隆重举行。泰国副僧王、曼谷金山寺方丈帕蓬素提,泰国王室办公室主任哌娄哈德盖等700余人组成的泰国佛教代表团出席庆典。
之后,小李导游又带我们一行到白马寺山门外东侧200米处齐云塔参观,小李导游说围着齐云塔转三圈可以祈求平安,我们一行也半信半疑地跟随小李导游围着齐云塔转了三圈。接着小李导游介绍说,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金代重修。齐云塔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塔的造型具有唐、宋时期密檐楼阁式塔的特点,并采用了仿木结构做法,对研究金代建筑特征、尤其是中原地区金代砖塔结构特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从塔的造型和内部结构来看,该塔都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及齐云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我们一行从齐云塔院走出150米处,意外发现有“狄仁杰墓”。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东南碑亭内的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个大字,西南碑亭内的石碑,是块诗碑和记事碑,上面字迹隐约可见,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周围有形态各异的小狮子。南北都有墓碑,分别是“大唐名相狄仁杰之墓”、“大唐名相狄梁公墓”,都是古人原作,现代人重新刻写。墓的东南和西南侧各有碑亭,东南方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西南石碑则是“唐宰相狄梁公墓道诗拜序”。看不清落款,只能肯定都是古时的原物。
小李导游介绍说,关于这座墓的墓主人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很多人认为这座墓的墓主人应该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叫做冯小宝!因薛怀义生前也被封过梁国公。这薛怀义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很快飘了起来,他在朝中飞扬跋扈,都不把宰相放在眼里,后来因为争风吃醋,居然一把火把都城洛阳的明堂给烧了,因为火势蔓延的很快,导致天堂也给烧了。在公元695年,嚣张了十多年的薛怀义被武则天处死!
根据史料记载说,当年武则天除薛怀义以后,这尸首就被送到白马寺。也就是说,白马寺内肯定是有薛怀义的墓。而在史料中啊,没有狄仁杰葬在白马寺的任何记载,那么为什么说这是狄仁杰的墓呢?很可能在唐朝以后啊,当时的人们错认这是狄仁杰墓,现在墓碑上刻的是狄梁公墓。在当时说到梁国公墓,很多人会认为这是狄仁杰。
洛阳白马寺的狄梁公墓,究竟葬的是一代名臣狄仁杰,还是武则天的宠臣薛怀义呢?至今依然无解。
当我们一行走出白马寺,告别小李导游已经过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