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新报•今日特稿】任志民 | 又是大年初四

文摘   2025-02-01 08:54   河北  


又是大年初四


文/任志民


今天2月1日,是农历的大年初四,按照节气天气还处于大寒时节,这个时候北方的天气依然寒冷,再加上最近几天我国又迎来了春节期间最大范围和程度的降温及雨雪天气,所以这段时间也是甲流和流感的高发时期。


家家团圆,酒店火爆。我们一家人也要凑这个热闹,在年前就定好了“环境好、品牌优、口碑佳”的地方。每年春节,是家人团聚、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的高峰期,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大量人员在各地之间相互流动,在相对密闭的交通工具内,更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


同时,家庭聚会、朋友聚餐、庙会等聚集性活动的日益增多,人们在室内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增加,甲流流感病毒的传播忽然间就来到了。我出门在外,有时候参加应酬,发现戴口罩的人明显多了,尤其大家经过了漫长的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人们的保护防范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春节火热,清晨属阳,这几天“天天放假,日日吃酒”是阳气渐盛之时,被认为是非常吉利的时段,还适合进行送神这样庄重的仪式,以借助阳气让神灵顺利升天。下午相对来说阳气稍弱,阴气渐生,这个时段接神,被认为符合神灵从天界返回人间的气场和节奏,也有阴阳调和、顺遂平安的寓意。


“烧过纸灰都不扫,日斜人醉和衣倒。”时间过得真快啊,今天已经是2月1日,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初四了。这天也称“羊日”,相传女娲在创造万物生灵时,是依据“六畜”顺序进行,在初四的日子里创造了“羊”,也被称作“羊日”。因为“羊”和“祥”在过去是一个字,视为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象征着如意吉祥、顺遂平安。



“正月忌头,腊月忌尾。”这是民间流传的说法。春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一年的开始,各地有很多习俗和讲究,大年初四各家各户要“迎财神”“迎灶神”。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从天庭述职完回到了人间,为了表示对其感激,及祈求新一年的继续庇佑,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迎财神”因为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人们开始排队“抢路头”“争彩头”“跑第一”,把时间都提前到了初四,所以都在正月初四这天就开始了来迎接财神。


在我国民间,讲究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初六捏面团,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饭,十一十二八宝粥,十三十四窜汤丸,正月十五吃元宵” 的说法。其中,大年初四有“吃折箩”的传统,也就是将除夕到初三全家人吃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煮成大杂烩,寓意着勤俭节俭和新年丰收。



大年初四,在我们山西老家还有“扔穷”的习俗,就是要把家里过年期间积攒的垃圾、脏物等都要清扫干净,然后拿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倒掉,意思是将过去一年的贫穷、晦气、不如意等全部“丢弃”,我小时候就愿意干这事,高高兴兴地一步一回头,以崭新、清洁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期望新的一年能够远离贫穷困苦,生活富足、吉祥如意。


过年期间,在天津则有初一到初三不丢垃圾的习俗,初四的时候大扫除可以清洁家居环境,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有利于家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能让人的内心感到清爽、舒畅,有一种放下负担、轻装上阵的感觉,为新的一年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财神到,福星高照;灶神来,五谷丰登。祝愿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在新的一年中:财广进,诸事成,身无恙,喜乐顺遂。



战友新报
有情怀的战友文苑 有温度的战友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