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最新Nature!

学术   2024-09-06 09:21   天津  


iNature

与单结太阳能电池相比,双端单片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在功率转换效率(PCE)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然而,抑制宽带隙钙钛矿/电子传输层界面的界面复合,同时不影响其优越的电荷传输性能,仍然是钙钛矿-硅串联电池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2024年9月5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u Xixiang、Li Zhenguo、He Bo、Liu Jiang、苏州大学张晓宏、香港理工大学殷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Xiao Chuanxiao共同通讯Nature在线发表题为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bilayer interface passiva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利用纳米级离散分布的LiF超薄层,然后再沉积二碘化二铵分子,设计了一种双层交织钝化策略,该策略结合了有效的电子提取和进一步抑制非辐射重组。

几十年来,晶体硅基太阳能电池凭借其卓越的效率、充足的材料供应和长期的可靠性,一直在光伏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已超过27%,这是隆基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使用商用的CZ (CZ)硅片实现的。然而,硅电池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主要受到俄歇复合和寄生吸收的限制。为了将PCE提升到新的高度,在硅异质结(SHJ)底部电池上以串联结构集成宽带隙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载流子热化损耗,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钙钛矿/硅串联材料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最近几个独立认证的PCE超过了31%。
目前最先进的高效串联太阳能电池主要采用倒p-i-n结构,结合了低寄生吸收和面向太阳的正面触点上的梯度折射率薄膜结构的优点。然而,p-i-n型钙钛矿器件仍然在钙钛矿/C60界面处遭受强界面复合,导致不希望的大开路电压(Voc)赤字和由此导致的功率输出损失。已经探索了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通过掺入超薄的LiF或MgFx中间层,以改善波段对准和减少非辐射重组。此外,在钙钛矿表面使用界面封盖层,通常通过铵态配体或功能反应性化合物来实现,对效率和稳定性有积极的影响。
界面相互作用和电子特性(图源自Nature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展示了一种双层界面钝化策略,可以同时最大化电子传递和空穴阻塞,其中包括掺入薄的LiF层,然后沉积短链二碘化乙二铵(EDAI)分子。该研究在双面织构CZ基硅异质结电池上构建了钙钛矿-硅串联器件,该器件具有前表面轻度织构和后表面重度织构的特点,可同时增强光电流和不影响后部钝化。由此产生的钙钛矿-硅串联获得了独立认证的稳定PCE为33.89%,伴随着令人印象印象的83.0%的填充因子(FF)和48的开路电压(Voc),接近1.97伏。这是首次报道的双结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超过单结Shockley-Queisser限制的33.7%。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997-7

END

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love_iNature),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13701829856 或邮箱:iNature2020@163.com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iNature
专注前沿科学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