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任雨彤
原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23级学生
现转入国际法学院
曾获大一学年学业二等奖学金
现任校学生会学术文化部工作部门成员
商学院排球队队员
写在前面的话:
一、关于转专业规定
开学时学校给每位同学发了一本《大学生成长手册(制度篇)》,这本手册涵盖了学校里大大小小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想要打破步入法大校园的第一层信息差,这本手册就可以作为一个权威的工具。其中,在转专业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到“申请转入法学专业人数不得超过本专业本年级人数的10%”,而择优10%的硬性条件就是大一上学期所有必修课的绩点排名,例如23级国际商务专业共68人,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计算,最终转入法学专业的人数为7人。师弟师妹们可以在大一学期结束后,在“智慧法大—我的成绩—成绩排名统计”中查到所有课程和专必课程的绩点和均分排名,其中【所有课程绩点排名】可以作为转专业排名的主要参考,因为一部分同学选了网络课程等选修课,会使所有课程与所有必修课的绩点有所不同,如果想要早点知道决定转专业的排名,可以询问一下本院的导员。
需要注意,每一个综合绩点都是根据学分加权算出的,所以如果一门课的学分越高,对最终绩点的影响就越大。所以追求高绩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以学分值高的学科为重点关注科目。
另外,虽然人数和排名方式固定,但并不是成绩排名在前10%才能有资格提交申请,而是系统开放后所有人都可以申请,在提交申请的人中取专业的前10%,进行下一步的面试。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会有极少数同学满足了排名要求,但选择继续留在本专业或者转去法学以外的专业,所以想要转入法学的同学,即使成绩排名没有进入前10%但比较靠前的,都不要直接放弃申请,避免错失机会!
关于面试,大家不必过于担心,根据以往的经验,面试是等额的,问题也不会涉及专业知识,氛围较为轻松。
在商院的培养方案中,一门高数占5.0学分,是学分值最高的学科,这也就意味着,想要绩点高,高数要学好。无论大学之前的基础如何,都可以把高数当做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从入门到巩固,一步步脚踏实地去做,即使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都有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考出理想成绩的潜力。高数(一)中,有很多内容是高中就学过的,例如函数、求导,但老师仍然会从零开始教学,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一定要抓住这个非常好的机会。学高数,搞清楚最基础的概念很重要:什么是映射、什么是连续、两类间断点……我在刚开始学高数的时候曾对那些耳熟的概念不以为意,没有在课堂上跟着老师重新了解它们,后来发现,那些没有打牢的基础都会在之后的复习中成为绊脚石。
根据我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每周对本周的课堂内容进行一次复习。我会根据同济那本教材和老师的PPT对照,先确保理解了理论知识,包括公式的推导、变形,再结合例题中体会运用(注意:PPT中的例题一般都是老师挑选出来非常典型的题目,应该重点掌握)。这些完成后,我才会开始做书后习题:除了着重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还会把这部分的所有其他习题也完成。参考答案用的就是与教材同样封面的那本书后习题,题号一一对应,非常方便。
第二,准备一个总结本。期末复习开始前,我准备了一个新的本子,每复习一章就先把概念、公式写在上面,然后开始过PPT中的例题和书后习题,将这几种题抄在本上并写出完整规范的解题步骤:每个类型的一道经典题、题干或解题思路巧妙的题、易错题。这个本子也能够有效的帮助我克服畏难心理,最后一轮复习时,只看这个本上的内容,难题就一道也避不开了。
第三,看答案,看什么很关键。就我个人而言,在独立思考时完全没思路或者耗时长的题,我会分析答案中,由题干是怎么想到切入点的、从一步怎么想到下一步的,由此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有很多人觉得看懂答案,或者合上答案书能把刚刚记住的答案过程写出来就算会了,实际上这样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看到题目第一眼——这道题我眼熟!第二眼——我只是眼熟……所以千万要停止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既然时间花出去,就要有所收获。
就23年的期末考试来说,高数(一)的考试范围并不会超出老师所讲的内容。就我的亲身经历而言,只需要把教材和PPT中的所有习题都弄会,不借助额外的资料,就能应对好期末考试中的每一道题。
23级的管理学是每位老师单独出题和阅卷,所以只需关注本班老师的授课内容和重点即可。我的管理学是王尧老师授课,她的PPT内容相对其他老师较为简洁,但是全部都是考试中最为重点的框架或者关键词。老师也会针对重点试验或者某种现象的发生提出思考性问题,在课堂上先与同学互动、交流观点,再进行总结,但课件上只会展示展示问题而没有答案。所以,上课认真听讲、参与讨论并适当做笔记对于复习来说是必要的,至少面对PPT上出现的一个孤零零的问题而没有答案时,可以通过深刻的课堂印象或者笔记进行总结。
关于教材,我们课上采用的是马工程作为参考,但是老师的授课内容与教材中有所出入,在借助时需要自己寻找对应的章节内容,根据老师所讲进行标注。
相较于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缺少对试验和对人的探究,所以略显枯燥。在摸索中我发现视频对理解记忆的帮助非常显著。例如难以辨析的相似名词,就在百度上直接搜索,秒懂百科一分钟的视频就能用鲜明的动画和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同时调动听觉视觉还能使印象更加深刻;再比如XX的影响因素、作用,一个问题就是三四条,记不下来还容易搞混,我就在任意一个检索网站或者b站这类平台搜索关键词,选择一个标题相关度最高的视频观看,不一定要选适合应试的网课,重点是带着“为什么是这样”这个问题去看,在视频讲解中找到答案。
期末复习第一轮,我借助了b站上“小卷毛爱学习”的政治经济学重难点精讲;然后将老师的PPT转化成思维导图和知识点归纳两份资料,在整理的同时进行第一遍整体记忆。第二轮,以思维导图为题纲,以归纳文档为答案,自问自答巩固记忆。第三轮,就是在小木船发送关键词或者从同院师兄师姐那里要到往年的期末题,在做题中查缺补漏。
由于商务英语的专业性较强,词汇和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有一定难度。线上与线下授课的方式对个人自律的要求会更高,建议大家认真听课,关注老师从课文中摘出的重点句。期末考试会从词汇、课文、阅读、作文四个方面考察,其中词汇和课文都是可以直接按照教材复习的。我复习的时候用的是师兄师姐传下来的课文电子版,上面有全文翻译。第一遍复习时,我先自己阅读原文并理解每一句话,把生词查出来,包括但不限于课文中加黑加粗,即单词表中的词汇,用word文档中的“插入—批注”功能做标注。然后再对照给出的翻译,将没有准确理解的词组用荧光笔标注并积累下来。这样阅读完每段之后,概括出这一段的大意,最后再把每段的串联起来概括全文,注意不要忘记联系文章的题目。期末考试中会出现对文章内容描述正误的判断题,往往是点出文章题目后,阐述文中提到的一种现象或者得出的结论,这对文章理解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在后面的两轮复习都会重复浏览全文,一遍结合中文,一遍纯英文,直到可以熟练掌握文章每段的要点为止。如果时间不充裕,就以课上讲的重点句为主进行复习。
读写考试的阅读部分可能会有一些生词或者长难句,遇到不确定的题不要纠结太久,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就好。作文的题目不会很难,我会将在课文中积累的词组和句子运用到文章中,写起来容易很多,也会成为阅卷的一个加分点。
在这里我要提到一个对于我来说十分受用的学习办法,就是找一个学习搭子。在我大一上学期的期末复习阶段,学习搭子的出现完美诠释了1+1>2的学习效果。我们每天督促对方上午到达图书馆,晚上学到熄灯前一起回宿舍,这样一来,偷懒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如果担心动力还是不足,可以做一些约定,比如迟到的人给对方买一瓶水。复习高数时,常常有题看答案看不懂,或者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存疑,直接将一个问题抛出去,有时自己死磕了很久的题,对方一句话就恍然大悟。在复习管理学、政经和思政课这类以文字背诵为主的科目时,厌倦了独坐某个角落闷头硬背,可以与搭子一起到开阔的地方散步,边走边给对方出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学习搭子也可以成为饭搭子,利用排队等饭和饭后散步的零散时间考知识点。当然,这个方法因人而异,推荐有兴趣的同学进行尝试!
三、学业与社团之间的平衡
转专业只是一种个人选择,每个人都可以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闪耀独特的光芒,重要的是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常怀一颗乐观之心,“人生本就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认认真真地做好一件事本身就可以是一种成就,也可以是继续向前的动力,在每一次经历中汲取积极因素的滋养,终会浇筑成一棵参天大树。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想给经验帖作者本人赞赏的可戳这里↑)
责任编辑:桥肉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