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学堂 你的新传备考能量小宇宙
结合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xxx现象或者事件,这种题型现在也考得比较多。遇到这类题目,你可能会疑惑:“是不是一定需要结合理论?能结合哪些理论进行分析?其实凡是题干明确要求需结合理论进行分析的题目,在论述时一定需要用到新传相关的学科理论,对题干要有最起码的尊重。这类明确要求需结合理论进行分析的题目,我们归类为“现象分析类”考题。这类的题目一般来说能结合哪些理论进行分析呢?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传播效果理论(如:使用与满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把关人等)之外,还有哪些好用又高级的学科理论呢?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些参考书中没有,既新奇又高级的小众理论。这类理论相对来说出现频率也比较高,用在新传的答题中,既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观点,又可以让老师看到我们宽广的学科视野。01
—
迷因与病毒传播
“迷因”一词是英文单词 meme 的音译,在词源上来自古希腊语 mīmēma,意为“模仿的东西”,因此又被译作为“模因”。
1976 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畅销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迷因”的概念,他认为在生物学上,基因通过自我复制、繁衍而不断进化,而与之相似的人类社会在文化传承中也存在着像基因一样具有复制遗传作用的复制因子(replicator),同时这些复制因子也具备生物学上的基因属性,能够通过自我复制、繁殖等生物行为方式传递信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化。
由此,道金斯将这些通过复制模仿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复制因子命名为“迷因”(meme)——一种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例如曲调旋律、概念想法、建筑、服装风格等都是一种迷因,他们在社会文化中都是以复制、模仿的方式而继续传承下去,是社会文化的迷因集合。
在互联网环境中,任何能通过模仿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复制,进而实现扩散、传播的信息单元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迷因。这些信息单元可以是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符号、音频或其他呈现实际意义的载体。在具有海量资讯的互联网中,各种类型的迷因被用户不断复制、模仿、变异后再传播,组合成了新的互联网文化潮流。
解析:这个概念可以用来分析“某某梗流行的原因”,以及某某现象流行的原因。
例如:2024年,一个典型的迷因与病毒传播案例是“小学生集卡”现象。这一趋势通过网络直播和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兴起,主播通过直播抽卡、展示稀有卡片吸引观众,而社交媒体的分享、点赞、评论功能让卡牌成为学生间展示自我、寻求认同的工具。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卡牌市场的繁荣,展现了迷因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02
—
“数字劳工(digital labour)”一词,从谷歌学术中输入关键词得出最早使用这个词的传播学者是N. Dyer-Witheford在1999年发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说明了在电子游戏行业出现的高科技劳动力的男女分工以及地域分工问题。2000年,英国学者蒂兹纳·特拉诺瓦(Tiziana Terranova)也提及到digital labour这一说法,她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劳动问题不能仅仅用资本家剥削这样的逻辑来分析……网奴也不仅仅是互联网的一种劳工形式,他们更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关系”。她将这种劳动关系定义为“免费劳动(free labor)”。
福克斯在其《数字劳动与马克思》(Digital Labor and Karl Marx)这本书中,对数字劳工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义:“数字劳工是电子媒介生存,使用以及应用这样集体劳动力中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一个确定的职业,他们服务的产业定义了他们,在这个产业中,他们受资本的剥削。”
例如:一个典型的“数字劳工”案例是某大型电商平台的算法优化事件。该平台通过算法调整,增加了对旗下数万名配送员的绩效考核要求,导致配送员为了达到更高的业绩标准,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这一变化实际上是将更多的劳动强度转嫁给了配送员,而平台则通过收集配送数据进一步优化算法,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配送员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数字劳工”,他们的工作被数字化监控和评估,而平台则从中获得了更多的数据和利润,这一案例凸显了数字时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新挑战。
03
—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前提是对两种世界 、两种生活的划分。第一世界是官方的 、严肃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 ,统治阶级拥有无限的权力, 而平民大众则过着常规的 、谨小慎微的日常生活, 对权威、权力、真理 、教条 、死亡充满屈从 、崇敬与恐惧。而第二世界(第二生活)则是狂欢广场式生活 ,是在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起的完全“颠倒的世界”, 这是平民大众的世界。
在狂欢式的生活里, 主人与奴仆、中心与边缘等二元对立全部消失,狂欢的参与者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特权阶级, 而“是人民整体”。“狂欢广场”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全民性 、大众性的象征 ,那是毫无顾忌的随便亲昵接触的状态与时空 ,是与他人产生绝对共鸣的场所。
解析:该理论可以用分析大型的“活动”,如双十一、世界杯、巴黎奥运会等等。也可以用来解释某个热点事件在某段时间内引起全民关注的动因。
04
—
以斯图亚特·霍尔与莫利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学派”,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理论。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文化产品生产过程和文化产品消费过程。前者是将社会事物“符号化”,赋予意义的过程,即编码过程;或者是将文化产品解读的过程,即“解码(释码)”过程。
讯息的符号化总是和一定的价值与意义结合在一起,受众的符号解读并不完全被动,存在着同向解读、逆向解读、妥协式解读三种,这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与各种从属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反抗的关系。
例如:当前的媒体始终呼吁、而大众也非常赞同的是:碰到摔倒的老人,及时施予援手。但实际发生的时候,我们看到更多的人是在围观,因为多数人担心自己的善举之后所要承担的风险。这其中固然有许多因素的印象,不过就妥协式解码这个角度分析,观众已经能够领会媒体的编码意图,但是他们并没有按照这种意图解码,在实际行动时,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妥协式解码。
05
—
文化盗猎者
詹金斯的《文本盗猎者》(2016)是传播学媒介分析和文化研究经典著作,他在此书中提出将“粉丝”看作媒体内容的积极消费者和熟练参与者,从挪用和重新混合的材料中建构粉丝文化的文本盗猎者。这也可看作是对话语分析人际意义参与性互动维度的扩展。
在詹金斯看来,粉丝是媒体内容的积极消费者和熟练的参与者,他曾有过精准的描述——粉丝文化是由迷恋和不满混合而成的。源于对某部电视剧的异常喜爱,粉丝利用电视剧的元文本进行二次创作,生产许多地下传播的同人作品。另一方面,由于流行叙事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要求,粉丝们必须与之斗争,努力向自己和他人表达原作中未能实现的可能性。同时粉丝在创作中不断参加同人展、粉丝俱乐部的聚会等,利用信件、复印件、录像带等进行互动,获得乌托邦社群的身份认同,从虚拟世界延伸到现实世界中,形成参与式文化。
读者们不仅是盗猎者,还是永远在运动中的游猎者,从借来的材料中建构自己的文化,争夺文化权利。他们不受永久性和私有制的限制,不断移动到另一种文本中制造新的意义。多数粉丝不会在一个粉丝圈耗尽热情就消失,会尾随他人进入不同的粉丝圈和流行文本,形成宽广的文本间网络。
例如:这个概念可以用来分析粉丝文化、网络亚文化等,此外也可以用来分析“淄博烧烤”的走红。“淄博烧烤”这一地方特色美食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迅速成为全国性的文化现象。网友们不仅在线上分享烧烤图片和视频,还创作了各种表情包、漫画和段子,将“淄博烧烤”这一文化符号进行再创作和传播。这些基于原始文化产品的二次创作,展现了文化盗猎者在现代数字环境中的活跃性,他们通过挪用和重新解读原始文化元素,创造出新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互动,体现了粉丝文化和网络亚文化中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表达。
06
—
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作为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广泛地产生于发达工业社会。它批量地制作和传播大众文化的手段和载体,操纵了非自发的、物化的虚假文化,成为束缚意识的工具和独裁主义的帮凶,并以较从前更为巧妙有效的方式(即通过娱乐)来欺骗和奴役大众,从而最突出地显示了启蒙向意识形态的倒退,进入了大众蒙昧的阶段。
其批判性含义包括两个层面:
A文化工业以艺术为名义,兜售的其实是可以获取利润的文化商品,使大众的闲暇时间变为另一种被剥削的劳动;
B文化工业具有浓厚而隐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人们忘乎所以地享受文化快感时,隐蔽地操纵了人们的身心乃至潜意识活动。这个概念暗示了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表明它不过是商品生产与消费体系的产物。
解析:文化工业是很好用的一个批判理论,文化工业的观点迄今仍然是对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有力批判。
概括而言,文化工业这个概念的批判性含义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文化工业以艺术为名义,兜售的其实是可以获取利润的文化商品,使大众的闲暇时间变为另一种被剥削的劳动。其二,文化工业具有浓厚而隐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人们忘乎所以地享受文化快感时,隐蔽地操纵了人们的身心乃至潜意识活动,使统治秩序变得更坚固的“社会水泥”。这个概念暗示了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表明它不过是商品生产与消费体系的产物。
07
—
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一书中提出了“单向度人”的概念。他认为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即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接受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像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解析:此前微博上有个讨论话题,关于“你们有没有觉得自己的灵气消失了”。楼主在帖子中写道:“现在,我看小说是能看进去,但几乎也就仅此而已了,很少会有看到某一行字,脑中瞬间迸发火花的感觉……我觉得我看不懂诗歌了,被公认很美的诗歌,我看着却不知所云,哪怕是虚无缥缈的一点联系,脑子里却再也产生不了情感共鸣。”
下方很多网友对此表达了共鸣,这种情况,正符合了马尔库塞的设想,单向度的人,即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
这种观点看似悲观,实际上也侧面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冰山一角,该理论可以用来批判当下的媒介环境对受众的负面影响,表达隐忧。
08
—
媒介奇观
“媒介奇观”由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在《媒介奇观》(2003)一书中指出,凯尔纳将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其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定义为“媒体奇观”。他认为,这种奇观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等。其具体表现一般为“盛大场面”“名人文化”“娱乐经济”等。
解析:2024年,贵州“村超”足球赛事成为媒介奇观理论的一个热点案例。这个草根足球联赛因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间自发组织的形式,迅速在网络走红。全网全平台综合浏览量超480亿人次,体现了其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乡村振兴和国际传播的鲜活案例。
09
—
景观社会理论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1968年在《景观社会》一书中写道, “在现代生产条件下无所不在的社会, 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剧集, 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景观”, 是德波这种新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关键词。原意是指一种表现出来的客观景色, 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
德波借助其概括自己看到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特质, 即当代社会主体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失而丧失自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和要求, 而资本家则依靠控制景观的形成和变换来操纵整个社会生活, “景观—观众”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秩序的牢固底座。
解析: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舆论的独特视角, 除了从批判的角度看待媒介景观给我们制造的虚幻外, 也可以看到舆论在与景观互动中获得的巨大力量。媒介景观是社会舆论的载体, 媒体互动加强了媒介景观的传播和定型, 社会舆论在与景观的互动中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在网络社会突发的公共事件面前, 政府应当积极看待媒体景观, 重视社会舆论, 利用意见领袖的力量, 去参与媒介景观与社会舆论的互动, 开展与公众的对话, 从而改革现存体制积弊, 重拾社会信任, 以防范社会舆论的极端化与媒介景观的异化。
该理论可以用到媒介控制、舆论、乱象治理等话题。
10
—
媒体奇观是对社会现象特征的指认称谓。凯尔纳关于“奇观”的概念非常接近我们所说的流行文化现象。这种“奇观”还带有鲜明的主体性,有明确的主体操控和表现。
两者联系在于凯尔纳的奇观理论是在景观理论基础之上的延伸——如果说,景观多少还能体现出媒介对于现实的照猫画虎似的重现,那么,在媒介的娱乐功能被放大到极致的今天,媒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已经离题万里。这正是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体奇观》这本著作中,舍“景观”而用“奇观 ”一词的用意所在。
常规广子位
模考班📃 / 刷题班🖊 / 专题笔记📕
👇
努力成为你的最强辅助!
👇
我是暑假开始练习评论和消息的,我这边是报了西瓜学堂的实务密训营,课程效率很高,从应试的角度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写作框架,并且无限次实务修改性价比超高,真的帮了我不少忙。考试是一次检验,如果发挥不理想,复习再好也是白搭,加上西财的题真的很难做完,所以多次模考是相当有必要的。参加模考一是可以提升大家考场应变能力,对于一些神奇的题目,是否能硬着头皮言之有理,大量的题目能否合理分配时间,其实也是考生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时,西瓜学堂五次模考,我从第22名一路上升到第1名,看着自己的进步,真的会更有动力。11-12月我参加了西瓜学堂的五套卷答题模考班,目的是通过大量的练习,让我找到自己答题的感觉,并且能够根据时间作答的习惯。另外西瓜学堂也可以会为我们提供每次的排名,让我能够知道自己大概的位置,有利于自己的备考调整。西瓜学堂对于模拟考的真题解析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根据参考答案修改完善的内容,并且根据学堂学姐的批改查漏补缺。前几次写不完是很正常的,但一定要及时的总结写不完的原因,因为西财的题型分散且题量较大,这要求我们要在写题的时候具备时间观念。考前的模拟考非常重要,电科的题目分值很高,题量也不算小,如果不经过考前闭卷掐点模拟,考试时很难完成整套试题。我是跟着西瓜学堂全真模拟了五次的,从开始写不完到能写完并且有了一个还算看得过去的成绩,在这其中看到进步的自己都被感动了。在训练中进步,等坐在考场的那一天,排版清晰、逻辑通畅的答卷自然会为你添彩加分。可以说,电科定制五套卷是我迄今为止最棒的知识付费体验。我的623/805分数分别是136/111,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实务(805)主要考察新闻实务理论+基础知识,会有一些比较偏的题,要结合院校老师的研究方向进行拓展把握,这里比较推荐跟着西瓜学堂的班次走,以练带学、实打实的能学到知识。暑假期间跟随西瓜学堂的实务课学习学习实务写作。西瓜学堂的无限次实务批改以及五套卷让我在备考后期获得了很大进步,学长学姐对我的实务写作认真批改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进。西瓜学堂五套卷的让我真实体验到考场做题的感觉,并训练了规范答题意识,可以说西瓜学堂的实务班和五套卷模考班为我的答题训练提供了最佳助力。实务写作在暑假期间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写作方面我不在行,因此我一直跟着西瓜学堂的实务班。课上学长学姐们会教写作方法,课下也会有不限次数的练习和批改,同一类型集中练习,同时要坚持手写作业提升速度。一开始不用在乎时间(第一篇作业用时两个小时😳),中后期开始限定时间20分钟内,长此以往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啦!暑假的时候参加了西瓜学堂的实务密训营,包含无限次数批改,跟着课程来就不必担心太多。大家在听课的时候不要因为是小众的题型就跳过了,建议课都听,小众题型练习一两次是最保险的。西瓜学堂的学姐批改速度很快而且都很好,每次都想被夸是我练习的动力。大家也可以多去看一下每次的高分作业,学习别人的思路和用词用句。这里还要提醒大家,成理的实务考得很灵活,真题里面实务考察还是很多样的,可以看到它很多类型都考过。今年还考到了赏析,所以建议大家要做全方位的准备,大家每个题型都要练习到。论述练笔我主要是通过西瓜学堂的成理五套卷,这些练习完全是足够了。建议大家每次模考完下来都好好复盘一下自己练习的题。不要只练习,不然练的再多都没用。五套卷还可以帮你模拟时间,虽然我考前3次没有一次写完,但是我在考场上多加了一页纸并且提前半个小时写完,我认为这跟我日常的练习关系也很大。大家还是可以先总结一下以往的真题来分析学校喜欢考哪个类型的论述题,像是技术类或者传统媒体的转型之类的。然后大家在网上着重看一些这些种类的题目,先模仿别人的框架题目,然后自己练习。同时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来收录一些好的替换词或者名言,切记在精不在多,然后在后面每天的练习中套用直至形成肌肉记忆,这样你考场上就可以信手拈来。很幸运能够在备考的路上遇到西瓜学堂。在准备初试的后期,西瓜的五套模拟卷帮了我很多,让我快速锻炼了写题的速度和技巧,考社科的小伙伴可放心冲西瓜学堂!社科院学硕的实务基本是考察消息改写和评论,实务板块我主要是每周花一天时间集中看各个新闻公众号发布的新闻评论学习写作,例如人民日报评论、光明论、新京报评论等,同时也会参考机构针对热点发布的评论写作,摘抄标注一些好词好句。实务一定要找靠谱的批改,多练习才能知道自己的薄弱地方来改进。与此同时社科院的学硕非常重视实务理论的考察,分数占比接近100分,所以采访学和写作学里面的知识点大家一定要牢牢掌握。实务则需要基础知识的学习再加上大量的练习。我备考时便跟西瓜学堂的实务班学习,基础扎实的知识点课程与多种题型多次练习的结合,一定能让同学们在考场上妙笔生花。平日里大量的模拟练习对同学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考试的三个小时时间非常紧张,且川社科的题量一直都较大,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在平时多加练习与模拟。在这里向大家强推西瓜学堂的五套卷,在五次全真模拟中训练自己有相当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该卷超高的押题命中率,那种在考场中看到许多原题的激动与笑容,只有真正经历过的同学才能感受到。西民的考题大家在看过后一定都会知道非常非常重视对实务的考查,消息和评论这两种最基本的类型大家一定要多练习。西瓜学堂针对西南民族有专门的实务密训营,包含技巧讲解和实务批改,包练包会,非常有用,还不限次加练,强烈推荐!只有写完作业有精细化的批改,大家才能更好发现自己的问题,才会有所进步。因为西南民族大学新传专业目前刚招生2年,所有的题型还没有考过一轮,因此建议大家在准备消息和评论的同时,也要学习策划,采访提纲之类的实务类型,以防不时之需。模考是我们考研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在真正的考场上,我们会遇到不会的题目,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三个小时的答题时间也非常紧张,大家的心态也会多多少少受到影响。因此,模考是我们在考前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部分,来提前适应考场上的各种情况。向大家强烈推荐西瓜学堂的西民定制五套卷,押题卷的风格题型都是根据报考的院校来专门定制的,不仅押题命中率高,同时还会有直系的学姐学长来批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给分点。练完五大轮,每次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满满的成就感,模考是个苦差事,不跟着班次走,自己真的很难坚持下来。西瓜学堂西民模考手写答题后期推荐报一个模拟考的班,押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让你适应这个考试的氛围训练自己的答题技能。我报了西瓜学堂的西华定制五套卷模考班,这个也是我中后期练题的大头,非常有用。模考最重要的是训练,不要在意模拟考排名,关键的是自己有没有每轮次都有进步。我模拟考也考过倒数,经过五大轮的训练,对于做题的节奏和手写速度、答题熟练度都有比较大的提升,最终的初试成绩也还不错,所以大家要保持自己的节奏,注重效率。实务写作方面,西华大学要重点掌握消息、评论、报道策划与采访提纲写作。西华第一年虽然只考了报道策划(30分),但其他三种题型也是新传人必备。其中评论写作最难,其他三种较易,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多练习提升会很快的!对于学习实务写作的方法论就是多练多练多练。ps:西瓜学堂的实务密训营不限次加练,可以满足实务方面的训练需求!实务的练习方面,一定要下笔写,可以多看公众号,但看了不代表自己会了。我建议先听课学习实务的基本知识,然后下手练,前几次练习不用在乎时间,重要的是如何去写,等自己掌握了实务类型的基础写法,就可以控制时间,进行拔高训练了,大家可以多多看其他院校的题型,每天花个几分钟去练习一下,比如速写一个标题,找准消息的逻辑等。实务的重点是练!西政有单独的实务卷,所以各种实务题型务必会写。我从7月底进行实务练习,在九月前一周一次作业,基本每个题型都练到了。
九月熟练之后开始一周两次,几乎持续到考前两周。(因为之后也有模拟考,实务一起的)
所以实务绝对不能自己学,自学效率太低,而且还无法练到写作技巧,实务每次练完之后学会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每次在学姐批改完后会自我反思,并且将优秀作业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学习。西瓜学堂有不限批改次数的实务班,训练的类型很全面,很划算,实务必须多练笔,熟能生巧10月中旬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进展,也不知道对手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就很焦虑。这时刚好看到西瓜学堂的5套卷模考班,于是果断地报名了,把它当作拉我上岸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第一次模拟里发现,完全不会写,从早上九点写到晚上八点,写得我反胃。第一套卷给了我很大打击,那也是我第一次写实务,成绩也是意料之中的烂。这使我发现,我在之前的几个月里自己埋头苦学是白学了,感觉浪费了好几个月。于是我开始更加认真地、加速地背专题,更加有针对性地面对各个题型来做训练,每一次模拟我都有在进步,最后一次模拟差不多能闭卷,论述和实务仍然写不完。12月的正式考试,我终于写完了!(实际上在考场上潜力无穷,往往会发挥的更好一些)。除此之外,西瓜学堂的模拟考还让我掌握了一些答题的基本规范的技巧,这些靠自己琢磨其实是很难的。所以说模拟考非常重要,不是一定要报班去模拟,但是自己一定要去模拟!(但是我比较建议找机构来模拟,因为一方面可以节约自己去找题的时间,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批改来发现自己的问题,掌握答题规范和技巧,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备考策略,再者来说,自己一个人真的很难坚持去模考。)而剩下两本《现代新闻评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理论部分可以不用下特别大的功夫,但也不是不用看哦,它们更多的占比是在实务上。在刷题和模拟上,大家可以报西瓜学堂的重工商定制五套卷模拟,诚推!利用限时模拟来保持自己的刷题手感与速度,保证在考场上能够游刃有余。专业课二我报了西瓜学堂的实务密训营,涵盖的类型比较广,建议2025级的宝子们实务题都可以看看。就像今年非常出其不意地考了之前从未考的全媒体矩阵规划和新闻评析。专业课二这科,重工商一整张卷子都是实务题,评论、消息、报道策划、采访提纲、脚本、广告策划、广告推广…(应有尽有,当时考试之前我还在狂背广告实务的模版)尤其是评论占分最多。评论最好暑假就开始练,保持每月两篇的手感。其他的我是暑假开始跟着西瓜学堂的实务密训营进程练题,然后也有学堂学姐的批改,最后实务考了129分。在我自己的专业课备考过程中,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通过西瓜学堂川外模考班对自己进行学习规划。我将自己的备考分为四个阶段,并且给每个阶段定下目标。625我一共模考了四次,第一次70分,最后一次模考133分,再到最后625考了140分。进行西瓜学堂几次模考的过程对于我既是差缺补漏的过程,也是提升自信的过程。第一次模考是我复习的第一个月以后,我的答题卡大面积空白,中新史的题一道都没写,名词解释也只能写个一两句,简答论述也是勉强编了点,再这种情况下还是超时了,最后也只有七十分。这次模考,帮我检验了前面一个月学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效果,也提醒我要开始学习其他专业课书了以及时间把控和卷面等问题。由于第二次模考开始时,我的背书进度仍停留在新闻学传播学,所以分数仍然不高,此次模考之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背书时间,因为川外的八本参考书基本上都需要背诵,而且可以说是背了就有分的,所以我必须放更多的时间到背书上面。我还是按照传播学-新闻学-中新史-外新史的顺序来背,每天早上七点半左右到图书馆天台背书,一直背到十点,然后是下午两点到五点。九月到十一月我都是在这个时间背书,每天大概四到五小时,这期间的第三次模考也向我证明了背书的成果。在正式考试前的第四次模考中,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分,极大的提升了我的信心,缓解了我的考前焦虑关于实务,我是报了实务班。作业练习的次数不再多,而在精,一定要彻底搞懂,因为之前去写新媒体营销稿把手写坏了,自己很担心。好在我后期写消息评论改变很大,被学长姐们硬生生掰回来了,感谢学姐学长!暑假阶段要开始系统性的学习实务了,实务部分可以通过看各种公众号推文写的评论性文章进行长期积累。多关注热点问题,以2w1h的逻辑思维,去思考某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去立观点想问题。消息,策划之类的实务类型比较重要,也相对比较主流,这个部分也要掌握到位,跟上西瓜学堂实务密训营的课程节奏,多看各类型的优秀作业合集,从这些优秀作品中,学习他人长处,提高自身能力。西瓜学堂的实务密训营不限次加练,训练类型覆盖的很全面,要好好用。暑假后,就来到了系统刷题的冲刺阶段。西瓜学堂的答题类课程有很多,跟上热点专题版、论述答题班的节奏,多练题,多巩固。同时西瓜学堂的定制五套卷模考班也超级重要,从9月到12月,每个月都有一轮模拟大考,每次是闭卷限时答题。第一次写10多页可能没话说,也可能太多话说,但无论如何都要逼自己输出。第一次的模考成绩可能不如意,没关系,每一次的考试都积极反思,下一次考试也就会更好。五轮模考下来会有特别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