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季度简报(第三期)

旅行   2024-07-04 16:14   江苏  


#01

《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

5月23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火电行业是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开展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有利于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源头控制作用,推动火电行业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高质量发展。


“双碳”目标下火电行业已经进入绿色转型新时期,新增火电项目必须统筹考虑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工作,制定全国统一的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能够在同一尺度上约束企业环境治理行为,根据评价结果对标先进,寻找差距,推动先进低碳技术措施和管理要求的示范应用与推广实施,进一步提升火电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本文摘自生态环境部官网)


#02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国发〔2024〕12号)

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为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国务院于5月23日印发关于《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通知。


《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方面,部署了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行动等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在管理机制方面,提出了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核算等5项任务;在支撑保障方面,明确了制度标准、价格政策、资金支持、科技引领、市场化机制、全民行动等6项措施。(本文摘自人民网)


#03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

5月27日,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基本准则》),标志着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构建包括《基本准则》在内的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基本准则》的起草主要坚持“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的总体思路。一方面,以我为主、体现中国特色。《基本准则》在制定目的、适用范围、披露目标、重要性标准、体例结构以及部分技术要求等方面基于我国实际作出规定。另一方面,具体准则在议题上,覆盖国际准则提及的所有重要议题内容,为可比性奠定基础条件。《基本准则》的定位与ISSB发布的S1一般要求相同,在信息质量特征、披露要素和相关披露要求上实现与S1要求的总体衔接。


《基本准则》的适用范围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按规定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的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报告主体应当与财务报表的报告主体保持一致。报告主体为合并主体时,可持续信息披露所涵盖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应当与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保持一致。《基本准则》坚持双重重要性原则(财务重要性+影响重要性)。


《基本原则》中战略方面主要有四部分内容,分别为披露可持续风险和机遇、战略和决策、财务影响和战略和业务模式对可持续风险的韧性。(本文摘自生态中国网)


#04

《净零工业法案》

5月27日,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净零工业法案》(NZIA),正式获得通过。该法案预计6月底将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净零工业法案》围绕四个主要支柱展开:创造可预测的监管环境、确保更快的资金获取、提升技能以及促进开放和公平的贸易。


《净零工业法案》为一系列战略净零技术提供了全面支持,这些技术涵盖了太阳能光伏和热能、陆上与海上可再生能源、电池储能、热泵与地热能、电解槽与燃料电池、沼气/生物甲烷、碳捕获与储存(CCS)以及电网技术等。该法案详细规划了一系列行动策略,旨在推动这些技术在欧盟的发展,包括简化审批流程、在公共采购和拍卖中引入可持续性与弹性标准,并鼓励成员国建立“战略项目”以扶持净零技术的推广。


此外,法案还覆盖了对其他净零技术的支持,比如核裂变能技术、可持续替代燃料技术、水电技术、能源系统相关的能源效率技术以及任何有助于工业脱碳的革新性技术。法案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到2030年,欧盟地质储存地点的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至少要提升至5000万吨。


为了促进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净零工业法案》提出了创建净零行业学院的措施,计划三年内培训10万名工人,并倡导建立“监管沙箱”,以便在灵活的监管框架下测试创新的净零技术。最后,法案还倡导构建“净零加速谷”,旨在通过集结专注于特定技术的公司,形成净零为核心的工业活动集群。(本文摘自碳索未来TSWL公众号)


#01

生态环境部发布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为全面反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推动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的情况,增进各方面对适应工作的了解,持续推进各层级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分享中国实践和经验,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并于5月15日在“全国低碳日”上正式公布。


报告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全面总结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以来,我国各重点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本文摘自生态环境部公众号)


#02

联大主席:

可持续交通运输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4月17日,联合国大会第78届会议主席弗朗西斯在关于可持续交通运输的高级别会议上发出呼吁,要打造高效的供应链,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从而让所有地方的人们都能公平获取可持续交通运输服务,并共享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惠益。


他表示,不论是公共交通还是海上运输,都必须采用以创新驱动的方法来让可持续交通运输成为现实。这首先就要求直面交通运输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后果,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道路交通事故,以及高昂的海运物流成本。(本文摘自联合国新闻)


#03

联合国秘书长发起

“2025气候承诺”倡议,呼吁各国采取行动 

4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出席开发署“2025气候承诺(Climate Promise)”倡议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已迫在眉睫,并呼吁各国抓住机会,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共同努力,让下一轮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发挥作用。


“2025气候承诺”的核心是帮助各国政府制定符合1.5摄氏度升温限制的新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在此之前,该倡议已和128个国家开展合作,取得了令人骄傲的进展。此次“2025气候承诺”将拥有更多合作伙伴,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并更加注重将可持续发展与气候行动联系起来。(本文摘自联合国新闻)

#04

联合国论坛探讨实现全球森林目标及其挑战

5月6日,联合国森林论坛第十九届会议开幕,重点关注实现全球森林目标和到2030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联合国森林论坛是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下设的一个机构,旨在支持“国际森林安排”(IAF)的目标,并推动其他与森林有关的国际文书、进程、承诺和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将气候变化、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视为今天人类面临的三重地球危机。 森林在应对这一危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管理良好的健康森林有助于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提供生计和保障粮食安全。(本文摘自联合国新闻)


#05

Nature关注气候变化下的印度:

热浪未完,季风待续

印度正在热浪中挥汗如雨,首都一些地区的气温已经超过了52 °C。这是印度连续第三年在4月和5月出现致命高温,而气候变化正在进一步增加这种极端天气出现的可能性。


除了热浪更热、更频繁之外,预计热浪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据印度气象部门预测,异常高温将持续到6月份。


印度的季风季节即将来临。包括洪水和气旋在内的恶劣天气可能会接踵而至。印度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的季风降雨量将“高于正常水平”。印度即将举行大选,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影响必须成为新一届政府的首要议程。了解季风降雨量对人和经济都至关重要。去年,印度的小麦产量因严重暴雨而遭受巨大损失。(本文摘自ESE期刊公众号)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06

国际劳工组织:

全球超70%工人因气候变化面临多种健康威胁

国际劳工组织4月2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70%以上工人可能会遭受由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危害,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而现有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措施无法应对上述风险。


气候变化已经对世界各地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国际劳工组织基于现有的2020年最新数据估计,全球34亿劳动人口中有超过24亿人可能在工作期间暴露在过热环境中,这一部分人占全球总劳动人口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65.5%上升到70.9%。(本文摘自联合国新闻)


#07

世界气象组织:

2023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重创亚洲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3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显示,受天气、气候和水文有关的危险因素影响,2023年亚洲是世界上灾害最多发的地区。洪水和暴雨造成的伤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高,而热浪的影响则更加严重。


报告强调,地表升温、冰川消退和海平面上升等关键气候变化指标正在加速恶化,将对亚洲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2023年,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甚至北冰洋也遭受海洋热浪袭击。(本文摘自中国气象公众号)

全球海洋热浪等级图 图片来源:WMO


#08

移民组织:

前所未有的洪灾导致东非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5月8日,国际移民组织发出警告称,东非爆发的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的洪灾引发了大范围的流离失所。在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数十万人被迫离开家园。


移民组织表示,此次洪灾紧急情况是气候变化的“严酷现实”之一,导致了生命损失并使整个社区居民背井离乡。过去几周,暴雨引发了灾难性的洪水和泥石流,同时还严重破坏了道路、桥梁和水坝。超过63.7万人受灾,其中23.4万人在过去五天内流离失所。目前,官方尚未报告洪灾造成的死亡人数。(本文摘自联合国新闻)


#09

“将性别视角纳入中国气候与环境政策和规划的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6月5日,为庆祝世界环境日,由联合国妇女署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将性别视角纳入中国气候与环境政策和规划的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政府、智库、学界、民间团体和联合国机构的专家代表汇聚一堂,聚焦促进性别平等的气候和环境政策,展开双向对话与最佳实践的分享,并共同探讨了性别主流化在中国的环境和气候政策规划中的路径、机遇与挑战。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葛察忠、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公共和私营部门伙伴关系专家王楚乔,联合国妇女署亚太区性别和气候高级专家Amy Reggers出席会议。



未来,联合国妇女署也将携手相关合作伙伴,持续推进气候和环境政策的性别主流化,并通过项目试点和政策研讨,为气候和环境政策中纳入性别视角提供依据与建议。(本文摘自联合国妇女署官方微博)


#01

招募伙伴|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9国际冰冻圈馆期待参与

发布单位:

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


项目说明:

冰冻圈,地球上最独特的生态系统之一。由于气候变暖的冲击,冰冻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萎缩,对全球气候、海平面和生态系统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2025年国际冰川保护年的确立,即将在今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冰冻圈的研究和保护将成为重中之重。

联合国气候大会国际冰冻圈馆在助推气候谈判进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今年的COP29也将是中国力量首次参与国际冰冻圈馆的筹建,对外展示地球第三极的研究、保护经验和成果。我们无法与冰的融点谈判,但可以聚集社会的力量推动变革,共同守护地球冰冻圈,将气候变化的威胁转变为机遇。


申报资质:

合作伙伴关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气候变化应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气候与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等。


详情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0GMbyWBPCt8GpDveWgTsqg



#02

中国循环再生’100 ( CC’100)倡议 

【循环零碳校园】三项赛公益项目招募合作伙伴

(赛事时间截止到2025年5月30日)

发布单位:

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中国循环与零碳创新基金


项目说明:

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与中国循环与零碳创新基金于2024年6月1日共同发起【循环零碳校园】社会实践公益项目,旨在邀请初高中及大学在校学生,以项目团队竞赛方式,以自己所在的校园为实践基地,以【循环零碳校园】为主题,从能源、食品、塑料等产品的回收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的知识学习、传播,到零碳校园方案设计、规划和实践,分为知识、能力和创新三项活动,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并实践可持续理念,循序渐进,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以及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申报资质:

在校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至少3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


详情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2oqo50iRv6EJR0zSEJmgQ



#03

玲珑计划第五期开启招募!

(7月14日截止)

发布单位:

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果壳自然


项目说明:

玲珑计划——公民气候行动计划由自然之友、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果壳自然联合发起,聚焦公民气候行动者在行动计划设计阶段和开展初期的核心需求与挑战,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导师陪伴辅导、社群共学和讨论、在线资源中心、资金和平台支持等一系列方式,支持卓越的公民气候行动者和领导者更有效地解决气候变化领域的真问题,同时影响更多绿色公民关注、参与和回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问题和挑战。


申报资质:

玲珑计划只面向个人申请者,不限年龄与身份(企事业单位、NGO从业者、自由职业者或者学生皆可)。


详情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0pOXNBlt5OesmZsAOpGOQ



#04

“一个长江”青年环保行动者“跬步”支持计划

第三期开放申请

(7月31日截止)

发布单位:

华泰公益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项目说明:

2022年起,在华泰证券的支持下,华泰公益基金会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一个长江”青年环保行动者“跬步”支持计划,旨在支持已在生态环境保护公益领域一线做出一定实际贡献、并有志于在该领域长期发展且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助力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者与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申报资质: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989年6月5日及以后出生,且在中国境内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并已在环保公益领域一线全职工作累计2年及以上。


详情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fqDj3LwNGfNkFgGtvvzPA



除以上合作机会外,有兴趣者可持续关注以下曾开展项目/活动的主办方/组织者,未来的合作机会在向你招手哦~


#01

第三期CN计划来啦!

快来成为“碳中和”公益传播同行者!

(已截止)

发布单位: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


项目说明:

2022年,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发起了“碳中和”公益传播同行者支持计划(简称“CN计划”),该计划旨在提升中国社会组织及公益力量在气候议题下的传播能力,推动优质“双碳”传播内容的生产,并搭建多利益相关方的学习和交流的共享平台。


申报对象:

在我国境内依法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或其他非营利性组织。


详情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9wTwrSpBjNuNM63wcQJTQ



#02

项目征集| 2024年气候同行者计划招募开启

(已截止)

发布单位: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爱德基金会


项目说明:

气候变化需要系统性的变革,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然而目前中国的社会组织在气候行动面前面临三个核心挑战:人才短缺、缺乏实用的方法和工具、资金缺乏。基于此,2023年底,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爱德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共同发起“气候同行者”计划,以培育应对气候变化的民间力量为目标,致力于在未来3-5年内支持与陪伴本土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气候行动,培育并赋能公益伙伴,促进国际交流,共同探索多元的气候解决方案。气候同行者聚焦的议题领域包括企业减碳、公众参与、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社区韧性等,每年将聚焦特定议题来开展工作。


申报对象:

申请机构需为业务活动开展至少2年以上的机构,且能够提供近2年的年检合格证明。


详情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aM2qrZFcMTeCRJGsZQndw



#03

环境公益“新”力量培育项目

(已截止)

发布单位: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中华环保联合会


项目说明: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中华环保联合会于2023年度共同发起环境公益“新”力量培育项目。新力量项目旨在针对当前环境领域新生组织面临的困境,通过全国征集、区域枢纽组织协同、资金支持、核心成员实践、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手段,每年选拔和资助10个成立5年以内、具有明确目标和发展潜力的环境公益领域社会组织,全面助力初创机构做实战略核心业务,并重点提升初创机构核心成员的眼界与能力。同时项目也将联合多方力量,持续构建环境公益领域初创机构的行业支持生态系统和支撑模式,有效促进环境公益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


申报对象:

在中国境内注册,从事生态保护、气候能源、污染防治等工作的环境公益领域社会组织。


详情链接:

http://data.cega.org.cn/newforce/index.html



#04

“益起低碳”策略传播小额资助计划(四期)征集通知

(已截止)

发布单位:

中华环保联合会与能源基金会


项目说明:

“益起低碳”策略传播小额资助计划(以下简称“资助计划”)于2020年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与能源基金会共同发起,定位于促进社会组织以多元视角和创新策略参与“双碳”议题落地,并提升相关机构在“双碳”议题下的传播和倡导能力。资助计划通过选拔资助和能力建设的方式,汇聚“双碳”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优秀的传播倡导项目与模式,激发“双碳”内容的传播和公众参与气候行动的活力,推动社会在“双碳”目标下实现综合转型。


为激发社会组织在助力地方实现“双碳”目标中的积极潜力,引导社会组织关注落实“双碳”目标的更多领域,2024年度,资助计划(四期)将选定“推动地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气候变化与文化古迹”两个议题开展资助。申报机构可结合自身优势,选择一个或两个议题,设计申报文件。一份申报文件只能以一个议题为主。如希望同时获得两个议题资助,则需要提交两份申报文件。本期资助计划拟支持5-6个项目。


申报对象:

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等。


详情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XQiXwtdw3nFS5fIViLp9g



#05

2024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申报正式启动

(已截止)

发布单位:

保尔森基金会、清华大学


项目说明:

“保尔森奖”设立“绿色创新”和“自然守护”两大类别,立足于城市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征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奖项设立独立评审委员会,汇聚中外知名的建筑、经济、金融、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专家。评委将依据评审标准,着重从创新性、绿色和生态环境效益、示范推广性、资金机制、社会效益五个维度对项目进行评估,并对入围项目进行考察,最终在两个类别下遴选年度获奖项目。


申报资质:

在中国大陆依法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等相关机构。


详情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KV_Dx7H1Ke1Q3j889FGBg


深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筑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社会组织发展暨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工作坊在苏州成功举行



2024年6月27-28日,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中国民促会”)、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简称“绿色江南”)、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简称“陕妇儿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社会组织发展暨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工作坊在苏州圆满举行。来自江苏、上海、安徽、江西、山东等省市的30余家社会组织代表、高校学者及专家等50余人参会。



现场的嘉宾与参与者从深刻理解气候变化议题建设,到倡议转为实际行动的实践分享,还探索了性别视角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的不可或缺作用。通过多元化视角与深度交流,构筑了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坚固基石。


本次工作坊是促进气候与性别领域社会组织发展项目下的专题工作坊,后续还将为气候和性别领域的社会组织开展议题能力提升、机构发展能力提升以及议题融合等方面的培训与赋能活动。



#01

《气候变化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进展》

近年来,关于气候变化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然而现有研究缺乏针对新近研究进展的系统归纳。为更加立体、全面地展现气候变化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进展,本文围绕气候变化对女性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劳动收入、劳动力流动以及女性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就气候变化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述评。在梳理和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围绕该领域的研究不足之处和可供拓展的方向进行阐述,以期为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提供有益借鉴。


为更加立体、全面地展现气候变化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进展,本文尝试围绕气候变化影响女性劳动力市场的不同维度,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劳动收入、劳动力流动等多个层面总结归纳气候变化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以及二者之间产生影响的经济机理,并分析女性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政策和措施。最后,基于现有研究的未尽与不足之处提出未来可供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全面把握气候变化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与可靠参考。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商务研究所


报告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OSS0gkcjnoBKNPRUPH9tQ



#02

《全球变暖将导致北亚地区的气候型如何变化?》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一个传统而目前仍应用非常广泛的气候分类方法,具有分类标准简单、界限明确的特点。它根据平均气温和降水,将气候分为热带(A)、干旱带(B)、亚热带(C)、温带(D)、寒温带(E)和极地带(F)六大气候带,各气候带下又进一步分为各种气候型,对应森林、草原、沙漠、苔原等不同的自然景观。


北亚地区拥有大面积的冰雪和冻土,是对全球变暖响应最敏感的地区之一,也是影响东亚的天气和气候系统的上游,但目前较少研究对北亚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研究,特别是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应用方面。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亚地区的柯本气候将如何变化?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基于5个CMIP5全球气候模式及其驱动RegCM4区域模式得到的动力降尺度集合模拟,预估了在1.5°C、2°C、3°C和4°C不同全球升温阈值下,北亚地区的气温、降水以及柯本气候分类的未来变化。


结果表明,北亚地区未来将变暖、降水增多,亚寒带大陆性气候(Ec)将大面积被温带海洋性气候(Do)替代。在4°C升温情况下,气候类型变化最明显的为日本地区,约60%的面积发生变化;其次是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和朝鲜半岛,约40%的面积发生变化。由2°C升温到3°C时的气候类型变化最大。


作者单位:

甘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


报告链接:

http://u6v.cn/63mIXK



#03

《气候变化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来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证据》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行为,然而,尚未有研究提供气候变化与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据。本文使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 2010-2020 年的农户数据,系统考察气候变化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均会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率提高整体上增加了农地转出概率和规模、减少了农地转入概率和规模。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利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促使小农户增加农地转出、减少农地转入,但规模农户并不倾向于转出农地,反而会通过增加农地转入面积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会促使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转出农地,但对纯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较小。据此,本文认为,应该重视气候变化对农户农地经营决策调整的影响,优化农业支持政策,进一步增强不同类型农户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报告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0qNbmLJwsap20d8jlpq1A



#04

《气候风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随着气候环境的持续恶化,企业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所面临的气候风险不断加剧。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高碳密集型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气候风险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引入企业绿色转型对二者关系进行调节与门槛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气候风险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且这种影响关系存在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②企业进行绿色转型能够有效缓解气候风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③气候风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企业绿色转型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具体呈现出对融资约束的加剧效应升高、加剧效应降低、缓解融资约束3个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将气候风险纳入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加速企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中国高碳密集型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中国地市级气候风险指数的基础上,首次将气候风险与企业融资约束问题联系起来,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证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并引入企业绿色转型,探究其在二者之间所发挥的调节与门槛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报告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6xKRz0pqt_x9hsMJf40sNg



#0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屈侠:CO₂移除下的气候变化

碳移除(包括植树造林、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是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控温目标和净零排放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受到科学界广泛关注。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发起了碳移除模式比较计划,但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薄弱的方向。科学界基于碳移除模式比较计划中理想化的碳移除试验(大气CO2浓度以每年1%速度增加到工业革命前水平的4倍,之后以1%速度下降,直至恢复到工业革命前水平),开展了碳移除对气候影响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加强碳移除相关科学研究,正确认识并理解碳移除对全球及区域气候的影响,增强科学共识,对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及路径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碳移除的气候效应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难点和挑战。首先,未来各国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存在变数,增加了未来情景的不确定性,给量化未来碳移除的气候效应带来挑战;其次,碳移除情景下的气候预估研究主要依赖于复杂气候模式,气候模式框架和物理过程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会使预估结果多样化;最后,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也会改变气候的走向,导致碳移除下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因此,未来需要继续深化对碳移除情景下气候系统响应的认知,降低该情景下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结果的可靠性,以更准确地评估碳移除对气候系统影响,为气候减缓政策制定提供更准确、可靠的科学理论参考。(本文摘自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公众号)



#02

中创碳投董事长、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

唐人虎: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创碳投董事长、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唐人虎,在参加5月22日至25日举办的BEYOND 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时,发表了主旨演讲,深入探讨了清洁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能源转型的“四度”理论。


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度”来看,能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广度”来看,能源转型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从“深度”来看,需要落地闭环的清洁能源产品;而从“密度”来看,规模化的清洁能源技术才能更多人用得起。


在谈到新技术和规模化对投资的影响时,他提出了清洁能源技术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四对关系: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目标、长期与短期的平衡,以及政府与市场的角色。中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高达120多亿吨,而工业化利用的二氧化碳不超过1亿吨,这就是需要在整体与局部之间找到平衡的一个例子。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金融链的共同支撑,形成产业化的过程,以产生可持续的成果。他呼吁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摘自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公众号)



#03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殷盈:气候与性别议题融合尚在探索阶段

社会组织发展暨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工作坊在苏州成功的举行,标志着环保组织的发展进入了组织之间加强支持、彼此赋能的新发展阶段。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对社会组织走向国际舞台以及学习前沿、重要社会议题起关键作用。来自基金会、企业和高校等领域的专家和行动者们围绕社会组织传播与筹资、社会组织参与气候治理的挑战与需求、社会组织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现阶段,环保组织应对气候变化中性别意识的纳入与启发尚在探索阶段,需要更多的性别平等视角、解决妇女和儿童生活中的实际困境和勇于试错的创业精神。当然,环保组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及整体组织能力的增强,最终有赖于政府、市场改革的推进以及社会组织制度建设给环保组织“增权赋能”。


拓展阅读

促进气候与性别领域社会组织发展

项目简介


促进气候与性别领域社会组织发展项目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和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共同执行,项目自2023年10月开始,周期为三年,将开展一系列社会组织赋能、政策对话与倡导、国内外交流、人才培育等活动,加强社会组织在气候变化和性别主流化议题上的参与度与专业性,提升机构发展水平和政策倡导能力,进而促进社会组织更加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


(照片来源于网络)


地址丨苏州工业园区方洲路128号7区B幢4楼401室

电话丨0512-65960315、67286118 

邮箱丨lvse_jiangnan@126.com

官网丨www.pecc.cc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绿色江南
致力于帮助更多的企业积极承担环境社会责任,为了我们更美好的生活环境,给美丽的江山添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