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過年,儀式感必須拉滿。
眾所周不知
網友:還得是香港!
年味已經遙遙領先了!
有件注意事項要提醒各位
不該問的你別問!別問!別問!
禁問工作、收入、考幾分
禁止催婚、催生、催買房
已婚人士:只要結了婚,過年都要準備「利是」,而且,很多情況下需要準備兩封,寓意「好事成雙」。 PS:未婚人士無論幾歲,都可以一直收收收!!! 單位領導:新年開工第一天,單位領導都會向下屬派發「利是」。 長輩:家中的長輩要向未婚的晚輩派發「利是」。
港人「派利是」大有講究
年前港人會去換新鈔用來封「利是」;
「利是」的金額通常是雙數,寓意「好事成雙」; 金額大小不重要,重在好意頭。香港人派「利是」數量多,但金額不大,大多在20-50元不等,大家通過這種方式相互祝福; 香港「派利是」的時間從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過後,拆封時間到!通常認為,正月十五前拆利是會散財。
香港市民過年有個執念——買年宵花。
即便是平日不常買花的家庭,過年也要買一些花來裝飾,討個好彩頭。
最常買的年宵花,有的名字裏需帶有廣東話的吉祥話諧音,有的顏色艷麗,給家裏增添喜慶的氛圍。比如:
年桔:諧音寓意「大吉大利」,不僅名字好聽,而且果實金黃,顏色喜慶,特別受追捧。
桃花:廣東話「桃」諧音「圖」,象徵大展宏圖,而且桃花粉嫩嬌艷,擺在家裏特別好看。
蝴蝶蘭:這應該是年宵市場上最常見的花之一,不僅顏色好看,形似蝴蝶,而且花期很長,能開兩三個月。
還有蘭花、水仙、冬青等花卉,都為春節增添不少喜慶氣氛。
年宵美食,好意又好味
隨着時代變遷,年貨也在不斷更新換代,但有些東西是香港市民過年不能沒有的,甚至早就「波及」到了內地的許多城市。
關於那些香港年貨美食界的天王級存在,請見推文→香港市民最不想吃的年貨,前幾位「神仙打架」
首先是甜食類,為祈願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糖果、餅乾、蛋卷等是港人居家送禮的必備單品。
尤其是各類糕點,寓意着好運「糕」升!
每當春節鄰近,就是老字號餅店生意最好的時候,有的店家甚至清早就開始大排長隊。
送禮自用皆宜的乾貨,海參、鮑魚、瑤柱、花膠……既營養美味,又寓意吉祥,往往成籌備年貨重頭戲,需特別用心挑選。
香港的年夜飯又叫「團年飯」,不僅要美味,更要有「好意頭」。
香港市民年夜飯吃什麼?
在港人的團年飯中,盆菜是絕對的C位,鮑魚、瑤柱、花膠、發菜、蠔豉……層層疊疊,取其諧音「闔家團圓」「發財好市」。
若再添一道豬手,則寓意「橫財就手」,祝願新的一年賺得盆滿缽滿。
象徵「年年有餘」的魚,寓意「步步高升」的年糕、蘿蔔糕、馬蹄糕等,都是除夕之夜必備菜。
農曆新年,港人也會走親訪友,聚會吃飯。
逢人就說聲「恭喜發財」!
一定要年除夕夜12時整上香,才稱得上頭炷香?
答案是否定的,黃大仙祠曾對外澄清,由於早已於多年前全面對外開放,善信只要在農曆新年期間任何開園時段內,到黃大仙祠首次上香,就屬頭炷香。
正月初二是車公誕,不少善信會到車公廟祈福。
在車公像旁的銅製風車前,先輕敲風車三次,再順時針方向轉動風車葉,相傳這樣做可以運轉乾坤,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香港特色新春三天樂
花車、煙花和賽馬
年初一,新春花車巡遊。過年氣氛一下子就上來了!
年初二,維港煙花匯演。在璀璨夜空下,許下新年願望,來年好運連連。
年初三,農曆新年賽馬日。這是香港慶祝新年和催旺運氣的傳統節日。
在這裏,你可以看到不少人拿着報紙、轉運風車,還有筆和小卡片,邊看邊寫。
港人看賽馬、買馬彩,除了感受春節氣氛,更希望搏得「旗開得勝」的好彩頭,希望來年如駿馬奔馳一般,紅紅火火。
雖然香港、內地的春節
你值得擁有
農曆新年,香港走起!
審校:京辰
(原文來源:大公文匯公眾號)
(圖片轉自網絡)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