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陳文鴻
哈馬斯與以色列第二批交換手中人質,哈馬斯交出4名被俘的以色列女兵,換來長期關在以色列牢中的200名判處無期徒刑的巴勒斯坦人,不少是反以戰士,與上一次交換以色列放出的大多屬婦孺不同。這不會是以色列獄中缺被囚的婦孺,而應是哈馬斯談判得利,迫使以色列交出久困獄中的哈馬斯骨幹,他們正好補充在戰爭中哈馬斯損失的中下層領導與老兵。
從換囚時哈馬斯戰士列隊出巡,陣容鼎盛,雖缺重武器,已足以顯示以色列在加薩的種族清洗打不掉哈馬斯。一是戰士及幹部前赴後繼,死去的有人可替代。二是以色列斬首哈馬斯的領導層,也毀不了它的組織,一停火再經換囚便又是一支雄壯隊伍,下一輪戰爭還有力抗戰。三是地氈式的轟炸和攻擊下,哈馬斯還保住人質,顯然加薩地帶還有隱蔽之處,以軍沒法清洗侵佔。地面上的建築毀壞,更掩蓋地下的通道,也因此哈馬斯還有眾多戰士沒有在戰鬥中陣亡,組織結構還保存下來,堪與以色列再戰下去。
相反,以色列損兵折將,經濟大受打擊,雖有美國及西方援助,也難以久戰,種族清洗政策亦不得不休戰整軍。至於在加薩休戰,未必導致政治解決,且以軍同時在西岸佔領區大肆攻擊殺戮,顯示出其不甘心,今次休戰未必可帶來永久停戰。
不過,拜登下台,特朗普上任,美國的戰略不再是延續以至擴大戰爭,烏克蘭如此,加薩和巴勒斯坦亦如此,特朗普不做無利的買賣,也想報復打擊拜登代表的勢力,因此不會完全偏重猶太勢力。在烏克蘭戰爭爭取停戰談判之餘,特朗普亦應該要求以巴停戰,至少是戰爭不打下去,政治解決則可有所等待。
在敍利亞變天之後,哈馬斯應不願堅持戰爭,也門叛軍青年運動則是以牽制以軍為主,但內塔尼亞胡及猶太復國主義會否願意休戰,不勉強戰鬥來達到政治目標?現在不少人認為以色列戰敗屈服,內塔尼亞胡害怕會因此失去政府的控制,猶太復國主義勢力也擔心錯失決戰時機,未必再有如此好的機會來擴大領土、打擊敵人。且看特朗普能否抑制他們,能否用斷絕資助來迫使以色列全面停戰談判。
以色列不同於烏克蘭,未必容易就範,特別是特朗普停給烏克蘭經援軍援,但不停給以色列,顯見差別。以色列不服,特朗普也多會依從。
(原文來源:東方日報)
(圖片轉自網絡)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