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四時許,尖沙咀海旁、文化中心附近已擠滿人群。大批市民及遊客提前來到霸靚位,希望拍下難忘的精彩畫面。不少人做足準備,帶備摺凳、拍攝腳架。大批攝影發燒友更提前六小時到場,捱着寒風亦要霸定頭位。警方設置鐵馬分開不同觀賞位置,每一個觀賞位置均已擠滿市民。
大年初二,香港舉辦「金蛇迎春慶豐年」煙花匯演,大批市民和旅客在維港兩岸觀賞。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市民提早數小時佔有利位置
港鐵尖沙咀站愈接近傍晚愈擠迫,警方及港鐵均加派人員維持秩序,警方亦開始在彌敦道實施人流管制措施。不少市民都身穿紅衣,喜氣洋洋地歡度春節,並順着指示往觀看煙花的有利位置——香港文化中心緩緩進發。
晚上八時正,3艘躉船有序地發放逾2.3萬枚煙花彈,綻放9幕煙花,依次為一元復始、花開富貴、福蛇迎春、家和年豐、盛演世界、心想事成、甜甜蜜蜜、添福添喜、瑞蛇豐年。
壓軸之一的第八幕「添福添喜」成為焦點,維港上空不斷綻放香港6隻熊貓的頭像,包括「安安」、「可可」、「樂樂」、「盈盈」及兩隻新生大熊貓寶寶,襯托着大量綠色煙花,象徵海洋公園的竹葉。同時灣仔會展的玻璃幕牆上,亦展現65米乘30米的超大型LED屏幕,現場直播煙花匯演盛事。
與太太結伴從山西太原來港旅遊兩天的嚴先生表示,今次特地來港看煙花匯演,會即日返回深圳的住處。他們俱認為昨晚的煙花很美,尤其最愛最後一幕「瑞蛇豐年」,「夠氣勢、夠澎湃!」
來自山東的香港城市大學碩士生張同學表示,來港半年,之前也曾看過跨年倒數煙花匯演,覺得蠻好看,這次特地帶前天從老家濟南來港旅遊幾天的媽媽看煙花,「媽媽挺期待的。」
城大張同學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被問到首次在港過春節,他說感覺與家鄉大不同,「家鄉的人主要待在家,與香港繁華的市面氣氛截然不同,但家鄉會有很多放煙花的場面,年味較香港重。」
他說,自己平日喜歡行山,家鄉的山地與城市涇渭分明,香港則更輕易行山,還擁有很多美麗的生態,值得推薦予友人來港旅遊。
遊客吳先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吳先生昨日從珠海乘跨境巴士經港珠澳大橋即日往返香港,他指有了大橋後十分方便,「從珠海出發,大半小時便到達旺角了,所以間中也會過來香港。」他大讚香港非常現代化,雖然物價比內地高,但無負購物天堂的美譽,「每次來港時,家人也託我買東西回去。」
遊客來港三天豪掃「戰利品」
東莞旅客王先生來港3天,前晚已到尖沙咀觀賞花車匯演,認為香港市面人流比深圳還多,他今次也花了逾千元購買日用品等「戰利品」。
遊客王先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雖然昨日到文化中心觀賞煙花的九成是內地旅客,但亦不乏港人到場,包括帶同一對分別12歲及5歲子女到場的張先生。他不諱言:「十多年未試過去現場迫(睇煙花)了!」他表示,年廿九至初二留港消費,但過幾天就會一家到廣東省遊玩幾天,並坦言基於性價比考慮,不時也會北上消費,間中亦透過「港車北上」方式前往。
新年願望方面,他認為最重要是身體健康,賺錢是其次。
數十年前移居美國的司徒先生早前回港約一個月,昨日下午與友人到現場等候觀看煙花,重拾兒時過春節的回憶,迫了差不多一小時才到達文化中心。他直言香港的住宿費十分高昂,入住賓館每晚索價近千元,因此早前也去了廣東省遊玩幾趟。
展望新一年,他祝願世界和平,香港特區政府施政暢順,香港未來更好。
李家超:新一年靈活應對挑戰機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昨晚舉行的香港賀歲煙花匯演前致辭時表示,新一年,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香港變革創新,靈活應對各種挑戰及機遇,繼續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加強內聯外通工作,讓香港在國際舞台不斷大放異彩。
李家超昨日在香港賀歲煙花匯演前致辭。
李家超表示,香港每年的新春煙花都有不同的新元素,為維港上空帶來新的璀璨,有如靈蛇象徵的靈活變通,與港人靈活應變、創新求進的精神互相輝映。
今年賀歲煙花匯演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贊助,主席王冬勝表示,今年是滙豐香港160周年,而3月是滙豐的生辰,將會舉辦連串活動,包括在M+的畢加索作品展,首次在啟德體育園舉行的國際七人欖球賽,雲集全球政商界精英的滙豐全球投資峰會,以及滙豐香港社區節等。
受惠「一簽多行」 店舖生意興隆
昨晚上演的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吸引了大批內地旅客來港歡度新春,尖沙咀彌敦道及廣東道一帶擠滿了人,其中一間正對着港鐵站出口的精品店舖不斷有旅客魚貫出入,其平民化價格的銷售策略顯然奏效。另一間主要售賣行李箱和相機的店舖表示,在深圳恢復赴港「一簽多行」簽註政策帶動下,銷情明顯上升了約20%至25%。
觀賞煙花的市民和遊客順便購物,帶旺附近店舖生意。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主要售賣行李箱和相機的店主譚先生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於疫後全面復常首年,光顧的旅客仍較2019年疫情前大減80%,之後逐漸好轉,上月市道明顯反彈,「相信明顯與上月恢復『一簽多行』政策有關,內地旅客不論人流及消費力也有所提高。」
譚先生又說,不僅是內地旅客,近兩個月的菲律賓訪港旅客的數量及購買力也明顯增加。整體而言,他希望聖誕及春節兩個長假期過後,銷情仍可保持約20%增長,「那時就可以正式說:旅客返嚟了!」
記者:聶曉輝、王僖
報紙編輯:郝原
(原文來源:香港文匯報)
(圖片轉自網絡)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