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客機斷成數截,殘骸散布河上。法新社
今次是美國本土16年來最嚴重空難。肇事編號5342航班為美航旗下PSA航空公司的龐巴迪CRJ700型客機,當時從堪薩斯州威奇托飛往華盛頓,在當地時間周三晚近9時(香港時間周四早上近10時)準備降落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時,在波多馬克河約數百呎上空,與一架美國陸軍UH-60黑鷹直升機相撞,隨即雙雙墜落河中。據美媒報道,客機斷成數截,殘骸沉入河中約1.5米至2.4米深處,直升機機身則呈現「倒豎葱」姿態,不過大致保持完整。
乘客包括美俄花滑運動員
事發後數百名救援人員趕到現場搜救,美國聯邦航空局宣布里根國家機場因「緊急情況」關閉。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潛水員已找到墜河客機兩個黑盒的其中一個,當局正調查事故原因。美國陸軍隨後證實,一架黑鷹直升機發生相撞墜毀,該軍機隸屬弗吉尼亞州貝爾沃堡基地,機上載有3名陸軍士兵,當時正進行飛行訓練。兩名美國官員表示,涉事黑鷹直升機隸屬的第12航空營,轄下的直升機已被臨時停飛,但未知停飛維持多久。
搜救工作持續至天亮。美聯社
美國花式滑冰協會周二發聲明稱,該協會有至少14名花滑運動員在肇事客機上,還有教練及運動員的親屬。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客機上載有世界花滑冠軍52歲的希什科娃和55歲的瑙莫夫,兩人曾作為拍檔代表蘇聯和俄羅斯國家隊參賽,並於1994年贏得世界錦標賽雙人滑冠軍。在職業生涯結束後,兩人便長期在美國從事教練工作。
直升機未回應控制塔警告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花式滑冰錦標賽於1月21日至26日在威奇托舉行,接着舉行國家發展訓練營。該訓練營邀請一批年輕滑冰運動員現場觀看頂級運動員比賽,並在國際賽事官員監督下進行訓練,為期3天的訓練營於周三結束。
據美聯社取得的控制塔通訊錄音,在肇事前不到30秒,控制塔人員詢問黑鷹直升機是否看見即將降落的客機。在數秒後,管制人員再次透過無線電呼叫,要黑鷹直升機讓客機從後方通過,但直升機對警告未有任何回應,兩機隨即相撞。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在社媒發文稱,客機正沿着「完美而常規的路線接近機場」,直升機「長時間一直向着客機飛」,「這是一個晴朗的夜晚,客機上的燈都亮着,直升機為什麼不上升、不下降也不轉彎?為什麼控制塔沒有告訴直升機怎麼做,而是問他們是否看到了飛機?這場事故看來應可以避免。」
美國本土對上一次發生重大民航機空難已是2009年2月,當時一架由科爾根航空營運、從新澤西州紐瓦克起飛的美國大陸航空公司班機,在降落紐約州水牛城機場前墜毀,造成49人罹難。
目擊者稱客機右傾逾90度 底部冒火花
一名目擊者表示,他看見客機突然異常右傾「超過90度」之後,機身底部冒出一串火花。
目擊者舒爾曼駛經喬治·華盛頓紀念公路,一邊開車回家,一邊欣賞飛機升降,「我起初看見那架飛機時,它看起來很正常。正準備飛向地面,距離水面或許有30多米。」豈料3秒過後,飛機「一直向右傾斜超過90度,我可以看到它的底部,下方有一串火花,看起來像煙火筒」,之後一切又回歸黑暗。另一名附近居民伊斯馬爾說,他聽到兩聲不尋常的爆炸聲,是他從未聽過的聲音,並說這聽來有點像「戰區」的聲音。
在機場的人士對撞機感到難以置信。路透社
墮冰冷河水15分鐘失知覺 強風加劇搜救難度
《紐約時報》指出,由於華盛頓氣溫相當寒冷,一旦乘客或機組人員落水,恐怕會有失溫等狀況,影響搶救生還者的機會,而現場颳起大風,亦妨礙搜救工作。
當局在事發後採取大規模搜救行動,但華盛頓氣溫約攝氏10度,波多馬克河的水溫更只得約攝氏1.6度。按照美國國家氣象局的說法,人在攝氏1.6度的河水中,可能在3分鐘內就會失去靈活性,並於15至30分鐘內失去知覺,在此條件下,存活時間估計在30分鐘至90分鐘,超過90分鐘後存活率恐大幅下降。
救援行動負責人稱,潛水員面對的是「強風、寒冷與黑暗」。華盛頓消防局局長唐納利指出,搜救難度很高,兩機墜落水域約2.4米深,現場風勢相當大,河面也有冰塊漂浮,水裏很黑又混濁,對搜救人員是極危險及難以操作的環境。
撞機客機兩個黑匣子已被找到
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0日,美國華盛頓特區撞機客機兩個黑匣子已被找到。
30日稍早時,美國參議員坎特韋爾稱,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已找到撞機客機的一個黑匣子。飛機一般裝有兩個黑匣子,分別為飛行數據記錄器和駕駛艙語音記錄器。
領導調查的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當天表示,黑匣子已泡水,但應該能夠進行數據分析。
空域繁忙軍民共享 早惹安全憂慮
美國航空客機在接近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時,與正在向南飛行的黑鷹直升機相撞。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軍用直升機和海岸防衛隊直升機經常在波多馬克河上低空飛行,與里根國家機場起降航線繁忙的飛機共享一片空域。多年來,機場周圍的天空及跑道上的擁擠問題一直引發安全疑慮。美國聯合飛行員協會發言人塔傑爾說,里根國家機場附近的交通流量很大,形容「這裏就像一個繁忙的蜂巢」。
而且不只是里根機場,相距不到48公里處還有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國內和國際航班往來頻繁。在非管制空域,軍事飛行員在航空交通管制員的嚴格指示下操作,但與民航機師不同的是,他們有偏離航線的自由,有義務「觀察並避開」其他飛機。
針對黑鷹直升機撞機前的飛行路線,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前調查員古澤蒂說,「這是一條允許直升機低空飛行的走廊」,這意味着兩架飛機的航線和高度為何在相撞前出現交會,成為焦點問題。
作為防止空中相撞的保護措施,美國客機配備了交通警報和防撞系統(TCAS),該系統會自動向飛行員發出口頭警告,以避免即將發生的事故。有專家分析指出,TCAS在約213米以下無效。在事故發生前,飛行員是否收到該系統的任何警告,軍機是否被系統檢測到,以及系統是否在如此低的高度和周圍有很多飛機的情況下發出警報,這些都將是調查的內容。
龐巴迪CRJ生產線售予三菱重工 黑鷹累計飛行逾1500萬小時
今次相撞事故涉及的兩架飛機,分別是龐巴迪(Bombardier)CRJ700飛機和西科斯基UH-60黑鷹直升機。龐巴迪是來自加拿大的飛機製造商,於1942年在魁北克成立,最初是一家雪地電單車製造商,到1970年擴展至鐵路業務,目前美國紐約市地鐵使用的許多列車車廂,均是由龐巴迪生產,該公司其後於1986年進軍航空業。
龐巴迪的CRJ系列飛機約於30年前推出。龐巴迪曾表示在截至2017年,從北美機場起飛的所有噴射機中,超過五分之一均是CRJ飛機,並指這些噴射機已接載超過16億人次乘客,飛行時間超過4,700萬小時。龐巴迪於2020年將CRJ生產線出售給日本企業三菱重工,三菱重工一直持有至今。該系列目前有4種型號,其中CRJ700可容納78名乘客。飛機長32米,翼展約23米。
西科斯基UH-60黑鷹直升機由美國國防承包商洛歇馬丁公司製造。該公司表示已製造逾5,000架黑鷹飛機,累計飛行時間逾1,500萬小時,其中戰鬥飛行時數為500萬小時,最多可運載9,000磅貨物和12名全副裝備的士兵。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
報紙編輯:林輔賢
(原文來源:香港文匯報)
(圖片轉自網絡)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