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是第14个世界早产儿日,今年的主题为“有爱,有未来--早产宝宝更需要肌肤接触”。强调肌肤接触对所有婴儿都有好处,尤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及患病新生儿。
肌肤接触应在婴儿出生后立即开始,有助于提高婴儿对抚摸和情感的感知,并在促进母乳喂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2020—2023发布的关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及患病新生儿喂养与护理的最新指南,推荐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肌肤接触。
全球范围内,每年有3000万新生儿因为早产(胎龄小于37周)、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小于2.5kg)或患病需要住院治疗。这些特殊的宝宝更容易发生:
腹泻
乳糖不耐受
呼吸障碍
喂养困难
生长发育落后
体温调节不良和感染
肌肤接触是指将未包裹的新生儿放在妈妈裸露的胸腹部,让宝宝与妈妈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肌肤接触可以在医疗机构或家中进行,并每天给与8-24小时(时间尽可能长)。
如非新生儿病情危重,建议在出生后立即开始肌肤接触,同时给予宝宝纯母乳喂养。
小贴士
当母亲身体不适时,父亲或家庭成员也可以作为肌肤接触的替代执行者,这样可以帮助婴儿每天尽可能接近24小时接受肌肤接触。
肌肤接触的好处:
有助于调节婴儿的呼吸、心率、体温和血糖水平,对于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特别重要
来自母亲皮肤、粘膜表面和肠道的微生物在婴儿体内定植,有助于保护婴儿免受感染
有助于母亲与婴儿建立亲密联结(形成亲密有爱的关系)
让母亲和婴儿保持平静
母亲更有可能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且母乳喂养的时间更长
有助于刺激母乳的分泌和供应
从肌肤接触到实现纯母乳喂养,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五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肌肤接触
第二阶段:舔与嗅
第三阶段:轻咬与吞咽
第四阶段:有效吸吮母乳
第五阶段:完全母乳喂养
什么是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在妊娠37周前(<259天)分娩的新生儿。在此基础上,又可以根据具体胎龄分为4类:晚期早产儿(34周≤胎龄<37周)、中期早产儿(32周≤胎龄<34周)、早期早产儿(28周≤胎龄<32周)、极早期早产儿(胎龄<28周),其中胎龄小于28周的又称为超早产儿。根据出生体重可分为3类,低出生体重儿(1500g≤体重<2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g≤体重<1500g)、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000g)。
早产的原因
早产可分为自发性早产或治疗性早产。早产的原因是多样的:1、内科及产科的并发症:宫内感染、妊高症、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2、子宫、胎盘、脐带及附属物因素:双角子宫、子宫肌瘤、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扭转打结、胎膜早破;3、胎儿因素:多胎、胎儿畸形;4、生活方式因素:吸烟、吸毒、环境污染、过度疲劳、精神紧张;5、遗传因素:反复的早产、家族性因素、种族;6、助孕技术后妊娠;7、其他不明原因早产。
让我们共同关注早产儿的生存与发展,通过有效的行动降低早产导致的疾病与死亡风险。有爱,就有未来!给予早产儿更多的关爱与呵护,让每一个小生命都能健康成长。
推荐阅读:
备孕
孕期
产后
儿保